如何打造具有“狼性”的企業文化?

作者:曾雙喜(人才管理與領導力發展專家)

本文於2016年3月11日首發於三茅網

為了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立於不敗之地,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注重企業文化的打造。現下,很多公司都在倡導"狼性文化",鼓勵員工在工作中具有野性的拼搏精神,遇到困難,鍥而不捨、團結協作、勇於克服。

在我國,最具代表的民營企業巨頭華為就是典型的"狼性文化"組織,很多公司開始紛紛效仿華為,但實際上只是照葫蘆畫瓢,僅僅學到了皮毛,結果弄的管理層一腔熱血,員工們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今天,就讓我們討論一下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具有"狼性"的企業文化?

一、什麼是狼性文化?

任正非歸納了狼的三大特徵:一是有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

一、嗅覺敏銳,善於捕捉機會。

在大草原上,狼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它們的主要目標——羊或羊群,窺視著羊的活動規律甚至牧羊者的狀況,一有機會,馬上出擊。難怪人們常常將覬覦者形容為“惡狼似的眼睛”。在商界,從行業的發展到戰略的制訂,從價格的變動到競爭者的動靜,也無時無刻不需要這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狼性。

二、富於進取心和攻擊性,且不輕言失敗。狼襲擊羊時,常常是死死咬住,不會輕易放棄。而且狼並不是咬死一隻飽腹而已,而是在最短的時間裡,能放倒多少就放倒多少。這種富有攻擊性、貪婪、執著的精神也反映了許多中國企業為爭取生存而不顧一切的心態。

三、最重要的應該是團隊精神。狼很少單獨出沒,總是團隊作戰,所以才有“猛虎還怕群狼”之說。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企業界,團隊精神的威力越來越受重視,這是中國企業尊崇狼性文化的又一個緣由。

二、狼性文化有什麼作用?

正因為狼性文化具備了以上三大特徵,因此具有狼性文化特徵的企業,有危機感,能持續保持活力和戰鬥力,搶佔市場先機,迅速地消滅競爭對手,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狼性文化”也是一柄鋒利的雙刃劍。在所謂“文化”的背後,狼性中深藏著固有的本質——殘酷無情,你死我活,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蔑視規則,無視人性等等,極易造成企業及員工在文化上的迷失。在與市場競爭對手的拼殺中,置對方於死地將是惟一目的,即使一方獲勝,也會因失血過多元氣大傷,形成“雙輸”的結果;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中,由於人性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強硬的剛性文化,員工與老闆之間以及員工與員工之間將以“性惡論”為原則,互相提防、互相猜忌,毫無信任感,必然產生巨大的內耗。

也就是說狼性文化也是有侷限的,我們在接受狼性文化理念時,肯定優先接受那些被認為最具有狼性特徵的要素。其實,文化本身就是具有多樣性的,包括狼性文化在內,都要兼收幷蓄。既然所謂狼性也好、羊性也好,都是一些隱喻,對於企業來說,就不妨將箇中有用的成分為我所用,將很多有用的東西,凝結成一種先進的文化,加以發揚。

三、如何打造狼性文化?

華為一直以“狼性文化”,而作為互聯網BAT三巨頭之一的李彥宏也提倡狼性文化,阿里巴巴雖然沒有公開提倡狼性文化,但實際上也是暗合狼性文化的:一、具備了非常敏銳的嗅覺和大格局的視野;二、活下去與進攻精神兼備;三、合作之道,馬雲長袖善舞構建了大淘寶生態圈。在公司架構方面,把一個巨無霸轉換成無數個小而美,從一個老虎變成充滿了飢餓感的有戰鬥力的狼群。很多企業紛紛效仿華為,大搞狼性文化。可惜的是,大多數企業沒有真正瞭解狼性文化是什麼,而是錯讀和誤讀了狼性文化。

其實,提倡“狼性文化”前,真的需要問自己3個問題:為什麼提出,學習什麼,提出後要幹什麼?很多企業一提“狼性文化”想要的是不達目標誓不罷休,對結果的血腥冷酷等等,有些企業學習狼的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群體奮鬥等。但在具體學習和要幹什麼方面,這些企業選擇的路徑都一樣,就是把狼性落實在具體行動的戰術上和員工的執行力上,並且要求大家學習狼的吃苦,這是很成問題的。

要打造狼性文化,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有完善的機制。早期創業之初,任正非管理華為公司的主要模式就是“三高”,即高效率、高工資、高壓力。由高工資推動高效率和高壓力。任正非只佔公司股份的1.42%,用賺來的錢給員工發獎金和福利,但每一個底層員工的工資都遠遠高於行業內平均水平。《華為基本法》中有這樣一句話“華為公司保證在經濟景氣時期和事業發展良好的階段,員工的人均收入高於區域行業相應的最高水平”。很多人只看到了華為的狼性文化,而忽略了背後的激勵機制。

二、要有一匹頭狼帶頭。如果把華為比作一群狼。那任正非無疑就是頭狼,一個強者,狼王是狼群的領袖,更是群體交流的紐帶,一個和群體之間沒有任何隔閡的狼王是永遠不會失敗的。“在華為堅決提拔那些眼睛盯著客戶、屁股對著老闆的員工,堅決淘汰那些眼睛盯著老闆、屁股對著客戶的幹部,前者是公司價值的創造者,後者是謀取個人私利的奴才。”再小的客戶,任正非都會接待,而對於投資銀行、對於政府高官、對於媒體記者,任正非卻常常閉門不見。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率投資團隊來華為,任正非只安排副總裁接待,事後對方說“他拒絕的可是3萬億美元的團隊”,任正非的回應是“他又不是客戶,我為什麼要見他?” 試問有幾個公司可以做到,試問有幾個公司的高管在第一次進入全球500強時,可以這樣宣佈“告訴大家一個不幸的消息,公司進500強了”。

三、不讓員工過得太安逸。關於華為不上市的原因,任正非答道:“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大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其實這正是暗含了狼的草原生存法則,一次不會捕殺大量的食物,來保持群體下一次的戰鬥力。安逸永遠是優勝劣汰的分界嶺。

在企業經歷前期的發展之後,就應該走自己特有的道路,華為的道路只適合華為,但這個世界上再無第二個華為,我們在學習狼性文化中的高效率,高執行力,高度敏捷的前提下,也要提防隨著帶來的狼的剛性,血性。只有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中國民營企業才能真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