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隨筆】 法國疫情防控壓力大,“禁足令”期限再次延長

零時差工作室記者 劉玲玲

自3月17日開始實施的“禁足令”如今已經進入第四周,疫情頂峰仍未到達。何時“解禁”、如何“解禁”等成為目前法國各界熱議的話題。法國總統府8日宣佈,4月15日之後仍會繼續維持“封城”等管制措施。

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於13日晚就疫情發表第三次全國講話,輿論普遍認為這次講話將明確管制期限、經濟重建措施等細節,是“一場關乎未來的重要演講”。

管制措施是應對疫情的“關鍵”

當前法國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據法國衛生部最新數據,截至4月9日法國經醫院確診的病例為86334例;在包括失能養老院在內的社會醫療機構中,確診或疑似病例累計31415例。法國死亡病例累計12210例。

數據顯示,全法重症患者人數4月9日首次出現減少,但仍高達7066例。疫情最嚴重的大巴黎地區和大東部大區的醫療系統仍承受著空前壓力。“法國仍處於疫情上升期,疫情尚未見頂。”法國衛生部長韋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法國官方組建的應對疫情科學委員會主席德爾弗拉西指出,繼續實行“數週”管制措施是應對疫情的“關鍵”。自“禁足令”開始實施以來,法國就按下了暫停鍵。除停課、雲辦公等“常規操作”外,法國政府還要求民眾出行需攜帶證明文件,違者將面臨135歐(1歐元約合7.69元人民幣)的罰款。從4月8日開始,法國多地的管制措施變得更加嚴格,民眾的出行被進一步限制,巴黎等地從10點到19點禁止個人戶外運動。

不過,“關不住”的法國人讓政府傷透了腦筋:不僅衛生部官員每天在記者會上都會強調“待在家裡”的重要性,埃菲爾鐵塔在夜間點亮時塔身也曾被打上“待在家裡”的口號,馬克龍總統的社交媒體賬號背景也是“保護生命、待在家裡”的醒目大字。

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內透露說,自開始“禁足”以來,法國警察在街頭實施了950萬次檢查,共開出了56.8萬張罰單。在巴黎市政府宣佈10點至19點期間不能進行戶外運動之後,又出現了10點之前和19點之後“扎堆”跑步的景象。

疫情讓人們因為關心而更加緊密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民眾對疫情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樂觀心態已經被現實擊碎,他們對疫情狀況也愈發擔心起來。一項針對3011名18歲及以上法國大城市居民的民調結果顯示,81%的法國民眾擔心身邊親近的人感染新冠肺炎,62%的人擔心自己染病死亡。在超市採購時記者也注意到,戴口罩或用圍巾矇住口鼻的人多了起來。

不過,法國人仍然希望可以儘量保持正常生活節奏,避免生活有太大改變。不能去公園曬太陽,那就在樓下草坪享受片刻春日陽光;無法和朋友相聚咖啡館暢快聊天,那就每天電話粥煲個痛快;不能貼面吻和擁抱,那就碰碰腳或者來個飛吻;吃不到法餐叫不了外賣,那就自食其力更加關心糧食和蔬菜……

還有,每晚8點陽臺的掌聲和歡呼聲、埃菲爾鐵塔夜晚整點時塔身閃耀的璀璨燈光,法國人用這種方式表達對醫務工作者的敬意和感謝,這也是“禁足”以來每天最熱鬧的時候了。疫情拉遠現實距離,卻讓人們因為關心而更加緊密。

對不少人來說,每天早上去麵包店買一根法棍,是與疫情帶來的焦慮心態抗衡的一種方式。作為“維持法國生活不可或缺”行業,全法大約有3.3萬家麵包店在疫情期間仍維持營業。很多人不厭其煩每天帶著出行證明去麵包店,就像無數個清晨他們曾經做的那樣。

“這讓我覺得生活還在繼續,一切都充滿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鄰居奶奶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