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能做出什麼遊戲?也許是沒有上限的《綠洲》

大概在2008到2010年期間,遊戲眾籌開始進入遊戲界。在此前很少有人聽說過這種“向社會籌款來做遊戲”的形式。真要說鼻祖之一,磚家覺得,可能就是2008年的《騎馬與砍殺》了吧,這款來自土耳其的獨立遊戲依靠當地政府的投資做依託,基本上,也可以看成是一個眾籌遊戲了。在這之前,2D點陣遊戲時代,做一個獨立作品的成本不算太高,幾個人磨磨蹭蹭也能做出不錯的遊戲。而到了3D時代,尤其是2006年之後高分辨率遊戲來襲,遊戲的成本不得不上升,靠個人毅力已經很難做出品質合格的遊戲了。乘著互聯網支付的東風,眾籌的開啟也帶動了遊戲眾籌的發展。

騎馬與砍殺

十年過去了,最近,不少大家關注的遊戲都來自於眾籌。有的玩起來還不錯,有的則看上去讓人有些擔心。比如前KONAMI經典名作《惡魔城》系列製作人五十嵐孝司在推出公司後眾籌的《血汙:夜之儀式》,就被看成是《惡魔城》系列的真正續作。遊戲本身玩起來確實也不錯,雖然由於確實是小成本製作,在主機平臺的性能和匹配上出現了不少問題,不過瑕不掩瑜,遊戲本身的表現確實也擔得起《惡魔城》的名字。不論是改良之後的全新裝備系統還是完全3D化的圖像,都可以看成是《惡魔城》本身的一個延伸和發展。

血汙:夜之儀式

另一邊,同樣是名作續篇的眾籌,《莎木3》的情況就糟得多。不論是玩家超長的等待週期,還是看起來略顯過時的畫質,甚至連人設都有“歧視中國臉”的嫌疑而遭到國內玩家反對。在前不久,發售平臺的更改更是引發了眾籌玩家的激烈反應,不少人強烈要求退款,發行商方面做了很多妥協才暫時平息。

莎木3

不過,眾籌遊戲到底能做到什麼程度呢?

按照遊戲的規模來說,很有可能是“無上限”。2012年10月,有一個叫做Chris Roberts的人在網上開啟了一個眾籌活動,內容是一款名叫《星際公民》的大型航天模擬網絡遊戲。

只有個LOGO就開始要錢了

在募資期間,頭幾天就瞬間超過了預設的50萬美元籌資額度,在募資期結束時,總的募資額度高達620萬美金。這已經是做一款普通2線遊戲綽綽有餘的預算了。不過《星際公民》卻沒有就此停下眾籌,此後到2014年,募資金額還在不斷上升,當年吉尼斯世界紀錄以$39,680,576美金的紀錄承認星際公民創下了“透過群眾募資所獲得的最高單一款項”。換句話說,不單單在遊戲界,全世界的眾籌項目,也沒有一個有這麼高的籌資額度(本記錄現已被虛擬貨幣項目The DAO超越)。你以為到了這裡就結束了?遠遠沒有,2016年,遊戲籌資額度突破1億美金。2018年12月,這個數字達到了2億。

OK,2億美金是什麼概念呢?PS4上的《戰神》開發成本大約是1億美元,而神奇大作《GTA5》開發成本約為2.6億美元。《荒野大救贖2》開發成本據稱為5.5億美元。

這麼一看,好像也沒有特別高?且慢,以上游戲均為幾年難得一見的一線大作,並且其中的成本包含了大量的稅費、營銷(廣告)、人工工資和聘請高端遊戲製作人、導演、畫師、演員和音樂家的費用。而《星際公民》顯然要省掉其中不少開支,也就是說,2億美金,絕對能夠負擔得起一款遊戲史上有名有姓的超級大作。

那麼,《星際公民》最終要做成什麼樣子,才會需要那麼多錢呢?主創Chris Roberts可不是半路出家,在90年代初他就捉刀在電腦上推出了當時的大型科幻航天遊戲《銀河飛將》。

銀河飛將

這款遊戲從1990年到1997年的8年間經歷了十餘次的改版升級(或者續作),不但在PC上,還把觸角伸到了SEGA MDCD、3DO、PSP甚至GBA。

GBA版本銀河飛將

GBA版本銀河飛將

從遊戲畫面就能看出,作品還是很希望還原恢弘的太空場景的。哪怕是在GBA上也是如此。

PC版 銀河飛將

最初,《星際公民》的眾籌資金設定為50萬美元,開發團隊也只有42人,這個額度只能做一個類似下載版《烈火戰車》這樣的小遊戲。放眼看GBA和PSP版的《銀河飛將》,這樣的預算確實綽綽有餘。不過Chris Roberts曾經提到,眾籌的目的還是以此做出demo來展示給有興趣的私人投資者,從他們手上獲得真正的資金。

不過在2012年,對Chris Roberts的採訪中,他也確實提到,遊戲將分為單機和網絡兩個部分,採用CryEngine 3引擎,PC獨佔、支持NV的3D和Oculus Rift的 VR。不過與之相對的是,遊戲對電腦的配置將會比較親民,還鼓勵大家做MOD玩。

而到了2014年,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官方放出了遊戲首個測試版——《星際公民競技場》,在這個有限的地圖裡,玩家可以使用飛船進行對戰,來體驗遊戲的操作和基本畫質,同時測試遊戲性能和BUG。玩家發現遊戲對電腦還是有一點要求的,尤其是大量複雜的特效疊加之下,在如此封閉的場景之中系統就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從畫面可以看出來,在當時來說這款遊戲確實是眾籌項目的佼佼者了。也許是眾籌資金超過3000萬美元,讓團隊對遊戲給予了更高的希望吧。

星際公民 競技場

2015年,遊戲募資超過1億美元,併發布了一個測試2.0版本。這個版本增加了許多功能,像是星球、艦庫、私人土地、房屋等等。簡直就像是一個科幻生活模擬器。但與此同時,整個電腦的配置要求也變得非常可怕。經過媒體測試,即便用上當年最頂尖的平臺硬件,也無法在1080P分辨率下維持60幀,更別說遇到激烈戰鬥或者更高的分辨率了。網上好不容易等到測試的網友們叫苦不迭,於是,遊戲的另一個外號誕生了——“顯卡難民”

網民吐槽

系統測試,灰色是平均幀率

2.0放出的試玩

2018年,遊戲的資金池超過2億,最新的3.0版、3.5版測試程序也和大家見面了,今年,官方還釋出了遊戲的單人模式程序《42中隊》讓玩家脫機也能玩。遊戲中再一次加入了不少元素,整個遊戲看起來比《星戰前夜》還要宏大,這也讓整個遊戲的體量和系統配置都增加了不少。在玩家測試中,能“點亮”遊戲的最低限度也得要一張gtx1060顯卡,這和“親民”確實搭不上邊。不過考慮到遊戲整體的恢弘程度堪比《頭號玩家》的《綠洲》,這樣的配置還是能說得過去的——畢竟5年以後或許用1060的價格就能獲得2080的享受了呢?

全新的人物細節系統

超爽戰鬥

老外的工匠精神確實有時候讓人佩服,不過咱們國內也不差,前有《鯉》這樣的優秀小品,後也有《太吾繪卷》這樣開始逐步探索的作品,畢竟咱們起步晚,總得慢慢趕吧。不過這邊有人就喜歡邁大步子,結果扯著蛋了。就在2014年,《星際公民》眾籌登頂吉尼斯紀錄的同年,國內一個團隊也發佈了一款眾籌遊戲,名字挺起來很像咱們調侃人生時取的——《地球online》。

地球online放出的“實際畫面”

這款遊戲號稱要以《GTA》作為標杆,做一個全地球的模擬遊戲,起點非常高。作為一個國產遊戲,給出的藍圖如此宏大,此作在steam上也瞬間登上前幾位,受到熱捧。當時還有媒體採訪了製作人。這位製作人表示,不但做出來的遊戲要符合政策法規,還要達到甚至超過GTA這樣的大作,還信誓旦旦地說,2016年上線絕對沒有問題,自己的團隊“非常牛逼”。

網媒對作者的採訪

不過磚家也是玩過遊戲的人,2014年是《GTA5》和《the last of us》發售的第二年,也是這兩作話題性最高的一年。從當時放出的宣傳片可以看出,這個《地球ol》大概是怎麼回事、能不能成功。

以上是地球OL宣傳視頻截取的畫面

到了2015年,遊戲專門製作了網站,還有論壇、新聞頁面等等,甚至放出了更新日誌。從這個網頁的設計來看,也很難想象團隊的實力能夠支撐得起《GTA》這樣的作品,更別說“模擬地球”了。說不上來是好事還是壞事,總之,這個網頁永遠定格在了2015年,你現在再點進去看,也依然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