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僑令來襲,董卿“崩”於“雙標”,“父憑子貴”陳凱歌何去何從

據外媒報道,隨著全球疫情的日益嚴重美國發布了所謂的“撤僑令”。

呼籲在世界各地的美國人迅速回國,否則後果自負。

據有關報道,4月9日,美國疫情感染人員已經超過了40萬人。

美國地廣人稀,或許多埋幾個人影響不大。

這則消息傳出後,眾多網友拍手叫好。

限籍令和撤僑令雙管齊下,那些國內撈金,克服萬難赴美產子的明星們,是時候做出抉擇了。

憑兒子“雙翻車”的董卿


董卿一直是大眾眼裡的“央視一姐”。

她知書達理,氣質優雅,主持過的節目都帶著一股哲學的氣息。

她是“知性”的代言人,然而在限籍令剛頒發的時候,董卿就被推到了群眾的對立面。

如今加上美國剛頒發的撤僑令,“雙翻車”的情況下,董卿徹底的站在了風口浪尖。

3月15日,劉信達在社交媒體公開叫板董卿。

開篇他就直奔主題:

“董卿,請問你兒子是什麼國籍?如果他不是中國國籍,請你以後不要在中國撈金了!”

此前董卿多次樹立愛國形象。

在每次開學時學生們要看的《開學第一課》中,董卿教育孩子們說:

“你們要熱愛祖國,愛我們的五星紅旗。”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董卿也常常說:

“要傳承中國文化,把古詩詞流傳下去,這些都要從娃娃抓起”。

前後的反差讓董卿成為了眾矢之的。

對此,董卿回應說:

“孩子是美國國籍,只是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教育,這跟她的愛國之情並不衝突。”

可是觀眾們並不買賬,認為只要是加入外國籍,就是看不起自己的祖國。

這句話,我們要從兩方面去理解。

第一,作為母親,董卿卻是隻想讓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試問哪一個母親想要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第二,董卿是央視主持人,在觀眾的心裡是國家的門面人。

而董卿也經常在節目中說。

要傳承中國文化,把古詩詞流傳下去,這些都要從娃娃抓起”的人。

這樣一看,如此“雙標”的董卿做的是不是有些打臉?

而再一次,美國發出的“撤僑令”,董卿的兒子是美國籍,既然是美國籍就一定要回到美國的國土上。

董卿會作何選擇?是放棄兒子的美國籍,帶兒子回國?

還是讓兒子回到美國,骨肉分離?

這一下,“雙翻車”的董卿恐怕要面臨兩難的抉擇。

“父憑子貴”陳凱歌

1952年8月12日,中國北京。

著名導演陳懷皚家裡又添了新丁,取名凱歌。

1978年陳凱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1984年陳凱歌帶著他的第一部作品《黃土地》,拿下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一舉成名。

1993年陳凱歌的代表作《霸王別姬》,是第一部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

成為電影界的一部久經不衰的經典之作。

這麼多年,觀眾仍對哥哥的"程蝶衣"這個悲劇人物感到難以釋懷,"不瘋魔不成活"

近十年來,陳凱歌導演的作品反響不是很大。

不過,在限籍令和撤僑令下,陳凱歌憑藉他的兒子“火”了一把。

作為標準“00後”的陳飛宇無疑是含著“金湯勺”長大的

陳飛宇也沒有辜負陳凱歌的厚望,完美的繼承了陳紅的優秀基因。

在拍《妖貓傳》時,讓兒子作為導演助理全程陪伴學習經驗。

雖然在這部影片裡沒有給陳飛宇角色,但是專門拍攝了電影幕後花絮。

作為"花絮男一號"的陳飛宇,憑藉自己的帥氣,還未出道就吸引了一大波的迷妹粉絲,為陳飛宇進入娛樂圈開闢了一條好的道路。

17歲的陳飛宇在拍《秘果》時,陳紅陳凱歌親自陪兒子對臺詞、指導戲。

18年是陳飛宇“勞模風範”的一年。

2018年6月,參與錄製優酷出品的親子綜藝節目《想想辦法吧爸爸》

2018年9月,在由黃偉傑執導、根據蝴蝶藍同名小說改編的古裝玄幻劇《天醒之路》中飾演男主路平。

同年10月31日,搭檔胡軍、倪大紅、鄭少秋主演電視劇《將夜》並獲得“超級IP新人演員”獎。

2019年是陳凱歌、陳飛宇的熱度年。

陳凱歌攜手剛入行的兒子頻頻登上熱搜榜。

陳飛宇更是進軍新晉流量小生的行列,備受喜愛。

在去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陳凱歌更是讓兒子搭檔劉昊然,作為男主拍了其中的一個單元。

不得不說,作為陳紅陳凱歌的兒子,陳飛宇的資源十分豐富,讓多少小鮮肉羨慕。

事業剛在國內起步還沒站穩定的陳飛宇,不知道會不會受到這波撤僑令的影響。

但不知道看到撤僑令的陳凱歌,該如何為兒子選擇接下來的路。

他曾經在20年前讓兒子沒得可選,20年後,也要繼續負責兒子的人生。

03

這些明星們赴美產子,有的打的是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有的則是打著綠卡的如意算盤。

不得不承認,在前幾年看來,這些想法真的很“前衛”,並且對自己,對孩子百利而無一害。

但人算不如天算,疫情的突然爆發讓國家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處理這些事情。

限薪令和撤僑令的雙管齊下,這些赴美產子的明星們該如何打算呢?

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涉別人的決定,但是自己為自己決定買單的道理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