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咬文嚼字》:這樣的文章真好



《咬文嚼字》的好文章很多,說不完,這裡僅從2017年第12期上優中選優選一篇說一說。

第25~27頁,登的是蘇培成先生的《多音字的增加和減少》一文。筆者讀了還想讀,因為,這樣的文章實在太好了!

首先,該文扣題扣得緊。既然寫的是多音字,開篇就讓讀者明白了多音字是什麼和不是什麼:本文說的多音字指的是多音多義字,指一個字用不同的讀音表示不同的意義,而不是指多音同義字(異讀字)。其下不枝不蔓,通篇說的都是多音字。“文章緊扣題目寫”是寫作的經驗,從這裡可知作者深諳寫作之道。

其次,該文分類清楚,層次清晰。從標題可以知道,該文是把多音字分為增加和減少兩類的。增加類,文章闡述了兩個主要原因——詞義的引申和漢字的假借。減少類,文章也闡明瞭兩種情況——改讀和改寫。文章依次一一道來,有條不紊。

再次,該文旁徵博引,知識豐富。文章先後引用了《說文》《韓非子》《左傳》《論語》《詩經》《墨子》《玉篇》《爾雅》《孟子》《醒世恆言》《金瓶梅詞話》《水滸傳》和李商隱的《李賀小傳》等古籍中的典型例證,還引用了新中國的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如《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簡化字總表》的有關規定。這些說明,作者學識淵博,通今達古,給了廣大讀者以寶貴而豐富的知識。

最後,該文選題精準,深中肯綮。多音多義字,既是漢語學習中的難點,也是重點。誰把它學好了,誰的文化水平肯定會有大的提高。作者選它寫它,正符合黨和國家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需要。這文章的作用可謂大而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