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夥人》激勵著我們在生活中不斷進步

最大的騙子其實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總是想改變別人,而拒絕改變自己.

——《中國合夥人》



其實相比於“中國合夥人”這個片名,我其實更喜愛被替換之前的“中國先生”,簡潔、含蘊又沒有那麼多商戰範兒,正因從這部電影裡,你不僅僅能看到合夥追夢的經歷,還有那段2B的青春歲月和深刻的兄弟之情,這或許比那部中丹合拍片,更適合“中國先生”這個名字。說到青春歲月,我們貌似剛剛致敬了青春,《致青春》裡說: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然而此刻我更欣賞陳可辛對於青春的解讀,他說他不喜愛《致青春》的全稱,正因我們的青春,永遠都不曾逝去。此刻的青春,是一種心態,就像電影中的三個人,他們把最輝煌的時段用在了合夥創業上,即使人到中年,也能一齊共事,一齊拼搏,當初的激情還在,青春就永遠沒有逝去。我一向在說,我走過的,正是青春,或許這句話裡有年輕人的一股傲勁兒,但仔細想想,誰走過的,又不是青春呢?再一次致敬,為了這永不逝去的青春。 



“你有過夢想嗎?”這是在這部電影中我覺得最為鏗鏘的一句話,鄧超在濟南宣傳時說他兒時的夢想是當科學家,我笑了,我笑的不僅僅僅是大夥兒時夢想雷人的相似度,還有對“夢想”這個詞的種種無奈。單純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我們都在變得複雜,可就在這條前進的路上,誰還記得“夢想”的存在,是我們對“夢想”漸漸陌生了,對迷茫的未來畏懼了,還是說沒有夢想就是我們最大的夢想。電影裡說,夢想就是一種讓你堅持就會幸福的東西。雖然“心靈雞湯”喝多了容易反胃,但追夢永遠都不是一個落後的話題。我想,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想,也有追逐自己夢想的權利,只是有些怕被現實擊垮,有些怕被譏諷嘲笑,或許你沒有從36塊賺到63億的本事,但你永遠主導著你的生活,不被嘲笑的夢想沒有實現的價值,而不去付諸行動的夢想,永遠只會是夢想。



影片最後,伴著一曲《光陰的故事》,眾多成功創業者的圖片被連續播放,柳傳志、馬雲、張朝陽、楊瀾、李開復等等,一個個我們熟悉的商業精英出此刻我們面前,很激動,也很動容,或許我們沒有他們那種白手起家的經歷,但誰又能確定他們的故事不是在講述未來的我們?其實對於成功,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或許你覺得你離成功遙不可及,但當每次你走出一小步,時刻久了,再回首時,你會發現你已走出如此之遠。電影中孟曉駿說他們那一代人最重要的是“改變”,我想“改變”已經成為我們每一代人人生中的關鍵詞,只有改變,才會有創新,才會突破去創造新的生活,然而正當我們還在思考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的時候,現實早就給出了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