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做青少年籃球教練有出路嗎?

面對現實

在我國,參與籃球運動的青少年非常廣泛,但能夠接受專業系統訓練的人數卻非常有限。在籃球后備人才的實際培養過程中,青少年籃球教練員具有極其關鍵的作用和價值。

在運動項目發展的微觀層面,其擔負著為國家培養籃球人才的職責,而在人全面發展的宏觀層面,更肩負著教育和培養祖國下一代的重任。因此,籃球教練員的成長模式及自身的執教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籃球事業的未來發展。但是受到一些自身主觀因素及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成才模式還面臨著一些困境。

差距究竟在哪兒?

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成長模式分析

根據對相關文獻的查閱及與籃球教練員的訪談得知,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主要來自教育系統、體育系統

社會系統3個途徑,其成長模式呈現出多元化態勢,且存在各自的弊端。教育系統的教練員重視文化課程學習,缺乏專業籃球訓練和高水平比賽經驗的積累;體育系統的教練員受重武輕文思想影響深厚,缺乏對自身文化素養的培養;社會系統的教練員缺乏科學培養體系和考核 標準,水平難以保證。

因此,部分教練員存在文化程度不理想,缺乏良好知識體系的構建。而另一部分教練員,雖然有固定時期的文化課程學習,但缺少專業運動的經歷,呈現出文化以及理論知識比較豐富,卻缺乏實戰經驗以及運動經歷的情況。由此可見,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培養模式仍存在問題,不是缺少運動實踐經歷,就是缺少高等教育背景,能達到二者完美結合、相互促進的教練比例相對較少。

歐美青少年籃球教練員成長模式分析

一名優秀的青少年籃球教練員,一定要具備一個系統且完善的成長曆程,

籃球教練員的成長曆程與國家籃球后備人才的輸出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歐美國家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培養模式要遠遠優於我國,其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培養模式。歐美國家在籃球教練員培養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籃球運動的實踐,特別是美國主要以學校的大環境為基礎和背景,依託於學校的競賽大環境,教練員在青少年時期經歷過很多的籃球實踐活動;同時其文化課的學習與籃球運動往往是同步進行的,學習成績是比賽、訓練及執教的前提條件。通過這樣嚴苛的方式,不僅能夠保證教練員擁有非常高的文化理論知識體系,而且為教練員的未來生涯奠定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

同樣,歐洲國家青少年籃球教練員在中學階段培養與美國類似,但到大學階段, 歐洲國家就允許高中生直接進入職業俱樂部,成為一名職業球員。對未來想成為籃球教練員的運動員,可以直接進入體育類院校進行專業的訓練和學習,通過系統的學習、實習、考核等程序,取得相應的學位之後,方可申請教練員證,進而從事執教工作。

歐美國家在青少年教練員的發展期,有完善的進修、培訓和課程體系,確保教練員知識體系的不斷更新。 由此可見,歐美國家教練員的成長模式,既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又具備較高的教育經歷,更注重執教歷程中的知識更新,為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教育發展及理論知識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對成為一名複合型的籃球教練員作用甚大。

道阻且長

文化教育的困境

體育系統的青少年籃球教練員,通常是由運動實踐水平高的退役運動員組成,他們往往從小開始接受專業的籃球訓練,擁有非常高的籃球技能和實戰經驗,能夠教授運動員較高的技戰術能力。但是這些籃球教練員在學生時代卻缺少相應的文化課程學習,使得絕大部分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好。

根據我國現階段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整體水平來看,其具備碩士及碩士以上學歷的教練員人數有限,絕大部分的教練員都是大專或本科學歷,還有極少一部分的學歷在大專以下。

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受文化素養制約及工作精力分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使得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缺乏較強的創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籃球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管理體制的困境

現階段根據我國青少年教練員的工作屬性來看,其主要是以普通學校、傳統項目學校和體育運動學校為主。教育系統所培育的青少年人數佔主導位置;青少年專業隊、青年梯隊等屬於體 育系統,是為職業俱樂部、專業隊輸送籃球人才;

社會系統的籃球培訓機構,他們也吸收了大量的青少年參與籃球訓練,發揮社會資源的優勢,拓寬籃球人才的培養路徑。

我國教育系統和體育系統的教練員,多數都是事業單位編制, 籃球教練員在使用等級證書並通過相關考試之後,就可以從事教練工作,甚至一些教練員是退役後直接進行執教的,其工作的性質為教師,並且享受教師的編制,其不僅擔著籃球的教練職責,同時也擔任相應的體育教學工作。雖然這 種體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為教練員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也使得我國籃球教練的職位缺乏較強的競爭性。

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很多籃球教練員都缺乏緊迫感,所以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懈怠情況。由於中國籃協和管理中心並未將社會系統的教練員納入考核和監督體系之內,同時缺乏統一而科學的考量標準,導致社會上的籃球教練員呈現人數龐大、入職門檻低、執教水平參差不齊、培訓資質不一等亂象。

籃球教練員崗位培訓的困境

通常情況下,教練員的等級是其執教能力的直接反映。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水平和能力,國家體育總局也加強了籃球教練員的崗位培訓,並且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已逐漸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和健全的體系。 但是由於資金投入和教練員自身因素的制約,除了國家體育總局每年組織的教練員等級考核之外,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培訓少之又少,這是當前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所面臨的困境之一。

一方面,在實際的培訓過程中,培訓主體 (青少年籃球教練員)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專業能力比較低,在接受新鮮事物的時候,可能會花費較長的時間,再加上培訓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短時間內無法迅速接受和吸收太多的知識,從而導致培訓後效果和質量並不高,知識轉化效率不高;

另一方面,在培訓客體方面,我國籃管中心或者籃球協會每次聘請的大多都是大學教授以及著名的教練人員等,雖然其具有非常高的實踐經驗以及理論水平,但是其對基層青少年訓練的認知並不高,因此導致我國青少年籃球課程設置的目標缺乏一定的明確性。

課程內容部分與實際也存在嚴重的不符,即便是外來的講師,可以帶來先進的理論及實踐經驗,但是仍然存在中外青少年籃球訓練認知的差異,從而導致先進理論和經驗中國化的實效性,教練員在實際訓練過程中,依然應用原先 “填鴨式”及“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影響了籃球后備人員水平的提高。

我們該如何改變

一、重視培育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文化素養

當前,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文化程度不高,與我國籃球后備人才的輸送模式有著極大的聯繫。由於受我國傳統觀念的制約,使得我國重文輕武的現象一直存在,最終導致我國運動員在成為教練員以後,其自身的文化程度並不高。因此,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可以合理借鑑歐美教練員的成長模式,進一步深化體教結合模式,為未來從事籃球教練事業的人才提供更良好的專業文化環境和籃球實踐環境。

一方面,在具體的訓練和比賽期間,可以從整體的成長模式出發,全面 貫徹文化課程的學習,建立健全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知識體系,從根本上提升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綜合素質和水平,進而為將來從事教練員工作奠定堅 實的知識基礎和實踐經驗;

另一方面, 積極發揮高校的培養作用,設置專門的籃球教練員專業,保障退役運動員可進入專業體育院校,直接地進行教練員學習,通過嚴格的考評體系,進一步提升其文化知識和理論水平。

二、完善和健全青少年籃球組織的管理體制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我國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水平和技能,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應借鑑發達國家教練員組織管理機制,結合我國實際現狀,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制度,從宏觀上進行合理調控,保證其可以發揮出自身的監管優勢。

同時,具體的籃球教練員培養過程中,國家籃球協會應成立一個專門的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理事會,由中學生籃球 協會負責人、教練員、家長代表、青少年代表等共同組成,保證其可以發揮出主管及協調功能。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主要的任務是定期商討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培養情況以及管理情況等,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青少年教練員培養的有效性。

三、深化青少年籃球教練員的終身教育機制

在青少年籃球教練員培養的過程中,應建立健全的選拔以及聘任機制, 確保標準、依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教練員進行合理的評定,包括道德品質、知識結構、執教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管理能力等,保證籃球教練員的綜合素質。

同時,結合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引入良性競爭機制,對上崗以及終身制度進行合理的轉變,在後期發展階段,也應不斷地學習,積極地汲取國外先進訓練觀念和技、戰術,進而與我國現階段的運動員培養模式進行合理結合,保證可以更好地為籃球后備人才提供更加符合自身發展的訓練和教育,進而為我國青少年教練員奠定堅實的後備力量。

添加小院老師的微信17610344200,助力中國籃球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