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做自己人生航路上的掌舵者

第一次看《三傻大鬧寶萊塢》時還是高三,當時英語老師特地跟別的老師調課,就為了能讓我們一口氣看完影片。課後覺得不過癮,便又看了一遍,順便寫了一篇觀後感。

時光荏苒,時隔九年,再看這部印度經典電影,還是被影片中的某些片段所感動,看溼了眼眶。經典值得反覆回味,或許多年之後的某一天,我還會不自覺打開電腦,重溫這部電影,可當初擠在同一間教室中看電影,伴著歡聲笑語的你們在哪?是否安好?

打住,不煽情。看完電影,我便回到QQ空間,重讀當年寫下的文字:


昨晚看了印度影片《三個大傻》,百感交集,思緒萬千。從中看到的有搞笑,有悲涼,有感動,有浪漫,有詭異,有辛酸,有奇蹟,有幸福。

蘭徹是影片中的喜劇人物,是一個很具喜氣的角色,有幾分神似憨豆,自始至終都非常樂觀,整部影片也因他而更生動。他與眾不同,從開學到畢業做了很多別人不敢做的事,充滿懷疑精神,甚至與教授唱反調。但歸根結底還是那病態的教育體制讓人們變成一臺只會工作學習的機器,陳腐不化,而他恰恰是時代的“叛逆者”,試圖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改變現實,最終他的成功也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喬伊洛沃則是影片中的悲劇人物,是教育體制的犧牲者。和蘭徹一樣,他也痴迷於工程學。他傾心所做的項目換來的卻是教授的不屑一顧,他的境遇沒能得到同情,只能在夜裡拿起吉他,唱出內心對時代的控訴:“我活了一輩子,做了一輩子別人,就這麼一次,讓我做我自己。給我些陽光,給我些雨露,再給我個機會,我要再次成長。”蘭徹目睹了這一切,也深深地同情他,試圖幫助他走出陰影,可惜喬伊最終選擇放棄自己。

I QUIT

整部影片充滿了濃厚的印度文化魅力,充滿了新鮮的青春氣息。裡面的歌曲或清新悠揚,近乎天籟;或情意綿長,扣人心絃;或隱藏對社會、對未來的迷茫。另一個閃光點則是富有特色的印度舞蹈。有時在浴室中,看似很滑稽,其實是大學生活使他們只能以“無聊抵抗無聊”;有時在水塔前,唱出他們對煩惱、對朋友、對未來的態度;有時在舞會上,唱出自己對純潔愛情的渴望;有時在風雨裡,在很唯美的背景下,伴著輕快的音符,浪漫地舞動著。

影片在使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帶給人們些許感動,催人淚下。在得知拉朱的父親需急救時,蘭徹毫不猶豫地把他父親送到醫院,使他父親轉危為安;在拉朱跳樓入院時,蘭徹不離不棄地陪在他身邊,用盡辦法鼓勵他;在法漢要去面試時,蘭徹給他勇氣,讓他克服心中的恐懼,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理想……而最讓我感動的是在暴風雨中所有人幫助莫納安全產下寶寶的情節,似乎大家都在此時覺悟了,真正的知識並不在教科書中,而在生活中,他們把學到的知識都用到實踐當中,拯救了一條小生命。

寶寶出生那一刻,眼眶也跟著溼了

影片中也有一些很勵志、很有趣的臺詞,這裡摘抄幾句:

你們都陷入比賽中,就算你是第一,這種方式又有什麼用?你的知識會增長嗎?不會,增長的只有壓力。這裡是大學,不是高壓鍋……

斷了兩條腿,才讓我真正站起來,好不容易獲得了這種態度,我不會改變的。你們留著這份工作吧,而我保留我的態度。

如果邁克爾·傑克遜的爸爸逼他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後果會有多恐怖!

我們學到了人類行為學的一課,你朋友不及格,你感覺很糟;你朋友考第一,你感覺更糟。

你要記著,信在手上,出租車就在門外,只需一點點勇氣,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轉個身。

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出其不意地找上門。

這麼害怕明天,今天怎麼過?

觀看完影片後大概有三點收穫:

原來朋友是可以這麼鐵的,為了朋友可以惡作劇使飛機迫降;差點把別人父親的骨灰倒進馬桶;幫朋友把心上人帶離婚禮現場......甚至十年之後感情依舊如初。十年見證了他們真摯的友情。只是對我來說,朋友就像展館裡的奢侈品,隔著玻璃,看不清楚,也摸不著。

當你感到害怕恐懼時,把你的手心放在胸口,哄哄你那膽小的心:“Aal izz well” ( All is well)

其實接吻是不會碰到鼻子的。

莫醒

2011年5月15日


片名說是三傻,但我相信看完影片,沒有人會認為他們三個人是傻子。他們是落後教育體制和保守家庭觀念的受害者,是衝破思想藩籬的叛逆者,是生命奇蹟的締造者,更是自己人生航路上的掌舵者。是啊,自己的人生,為什麼要任由別人定義呢?

旅途中的我,不正是在定義自己的人生嗎?

莫醒

2020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