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中的網紅歌曲——《生僻字》,中國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生僻字》是一首紅遍網絡的歌曲,在抖音中也是很受網紅歌手的青睞,《生僻字》是由陳柯宇填詞,陳柯宇譜曲,陳柯宇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於2018年11月14日以單曲的形式發佈。這首歌中共有70多個生僻字,而創作靈感來自於網絡熱詞“又雙叒叕”。陳柯宇認為,也許很多人都像他一樣並不熟悉“叒叕”這樣的生僻字的讀音,但是又會經常見到或者使用這些字,“那時候,我就想能不能用這些生僻字創作一首歌曲,一方面可以讓成年人認識這些字,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們從趣味中學會這些字。而在這些生僻字中,每個字都有著自己其中的奧妙,它的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1.煢煢孑立 [qióng qióng jié lì]

煢煢孑立出自於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煢煢孑立也有著它的典故,在蜀歸晉後,蜀地的先後兩名的地方官都曾推薦李密做官,可李密卻故國難忘,不肯致仕,都藉故謝絕了。而司馬炎格外看重他,特地下了一道詔書,要李密任職於宮廷的郎中,李密未允。後又改為顯要的太子官屬洗馬,李密仍藉口推辭。司馬炎火了,又親手下令,指責李密傲慢。地方官日夜嚴逼,聲稱如再遲緩,就要逮治下獄,甚至按律問斬了。經過深思,他就寫了一篇《陳情表》,呈給了司馬炎,文中以“以孝治天下”為主旨,說他幼時,多虧了老祖母把他撫養長大。而如今,老祖母已九十六歲,又長年臥病在床,沒有他,祖母怎麼度過晚年!他才四十四歲,報效國家的日子還長,而孝敬祖母的時間已不多了。懇請司馬炎體諒他的苦衷,讓他先盡孝再盡忠。司馬炎看了很感動“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無法怪罪,又為了籠絡人心,派了不少僕人幫他侍奉老祖母,並且說可以等到他祖母去世後他再出來做官。



2.沆瀣一氣 [hàng xiè yī qì]

沆瀣一氣,語出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原比喻氣味相投的人連結在一起,後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一起。

唐代盛行科舉制度,當時的讀書人都爭著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就能做官。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 , 在京城長安舉行一次規模很大的考試, 許多讀書人紛紛來到長安應考。考生中有個人名叫崔瀣,頗有才學。 主考官崔沆連日批閱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為讚賞,連聲叫好。發榜那天,許多人圍榜觀看,有的還高聲地念著名單。突然,有個人向站在他身旁的崔瀣連聲道喜,原來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當時規矩,科舉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崔瀣不免要以門生的身份,鄭重其事地前去拜謁“恩師”崔沆。 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門生叫崔瀣,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間的水氣、霧露, 如今剛好在兩人的名字上合到一塊,實在難得。一時,許多人聚在崔府門前,看個熱鬧。人們指指點點,津津樂道,於是,愛湊趣的人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編成兩句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他們師生兩人像是夜間的水氣、霧露連在一起。本來這是一句玩笑話,並不含貶義,崔沆、崔瀣也不存在營私舞弊的情況,不過後來有人聽說崔瀣中舉後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職,遭到他人質疑,於是便把“沆瀣一氣”的說法暗指他們倆後私人關係。漸漸地,"沆瀣一氣“從一句玩笑話變成了一個含貶義詞的成語。



《生僻字》每個字都體現了中國五千年曆史的漢字文化,中國漢字的一撇一捺都是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