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展覽算是好展覽?

從反面來說:什麼是壞展覽?

1. 個展方面。

最近流行所謂“大師展”,上海就出現了莫奈、梵高、畢加索、達利、雷諾阿、魯本斯的個展。 壞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這些已經世界聞名的大師,展覽就是要看作品的。要以作品為核心。 既然知道大師的名頭會招來人山人海,就要保證觀展的質量。 上海新天地那個梵高展簡直災難。我為什麼要去那裡看梵高的PPT投影?自己在電腦上看不行嗎? 達利那個,上海同時期開了兩個,K11一個、外灘一個。一幅達利的正經名作都沒有(如果說名畫展在世 界其他國家,暫且表示理解),但是搞了一堆不是達利的作品,而是“受達利啟發”的一堆裝置算是什 麼? 所以個展方面,大師展要突出作品,限制人流、布展上突出作品。不要搞個噱頭,然後掛羊頭賣狗肉。 如果是當代藝術的個展,尤其是新媒體藝術作品,布展質量真的很影響效果。



2. 群展方面。

倉庫式展覽簡直災難。 倉庫式展覽的意思就是,拿來一堆作品(也許是個人收藏或者館藏),反正沒有一個核心的主題。整個空 間變成一個大倉庫,作品往那兒一扔,主題沒有、體驗沒有。 今年的典型有K11的《我們》和龍美術館的《她們》,簡直了,名字也類似,一堆東西放一起,生拉硬扯 地起了個名字,因為實在不知道起什麼名字了,就“我們”、“她們”,以後估計會看到《展覽》《群 體》之類的破玩意。

說說好展覽。

1. 個展方面。

能充分利用空間展示單個藝術家的作品。無論是藝術家的某個項目、或者生平回顧、或者為場館特定創作 的新作品。一定要和場館有互動,否則就變成倉庫。 如實撰寫策展理念。真的,胡編亂造的一看就能看出來。 RAM 的張奕滿的展覽就不錯,之前的陳箴也不錯。 龍美術館的埃利亞松也很好。 Leo Xu 的林明弘、劉詩園、aaajiao的那幾個個展都不錯。 CAC 的《靈賦》也很好。

2. 群展方面。

一個藝術界普遍存在的壞現象:作品拿來之後再策展,順序完全搞反了。 很多策展人都是這樣做的,質量可想而知。 應該是先有理念,再有展覽。並且策展理念能夠把不同藝術家的作品穿成一個好的故事和線索,並且強調 和場館有互動。

總結 所謂好展覽,就是觀者有良好的體驗。 一件作品好不好,除了作品本身,還要考慮到和空間的關係。比如錄像作品放50寸電視上播放和投影到5米高的牆上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別把觀眾當傻子,策展理念要真的表達你的理念,這個不是甩幾個“隱喻”、“內化”、“異化”、“嘗 試”之類的傻詞就能彌補理念的失敗的。 路線規劃也很重要。這個和場館的空間很有關係。餘德耀美術館做得可以說很好了,但是一個大問題是, 那裡的空間結構讓觀展的行走路線非常難受,經常需要多次折返,有時候還會忘記某個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