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現原形了

賺錢的邏輯,變了!

被訪者簡介:

張曉泉教授(Michael Zhang麥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和終身教授,擔任香港深圳聯合金融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同時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特聘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數字經濟研究所(MIT Initiative for Digital Economy)和德國萊布尼茨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的特邀研究員。

截止發稿當天,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86萬例,美國累計確診20萬例。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美股出現魔幻走勢,波音重挫超53%。人們一面擔憂它們可能帶來的慌亂,一面展現出當代人特有的幽默感——“一不留神,擁有了巴菲特75%的人生”。

一、任何時候,一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空間都不是虛的

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在人員、商品、服務、資金等方面早已經深度互聯,但因疫情的蔓延,讓這些隨時面臨中斷的風險,世界經濟增長,蒙上了一層陰影。從中國到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結構都被深刻影響和改變。

1、中小企業最需要的信用和流動性消失了

過去,企業遇到的問題是短期的,只要信用好,可以去貸款。但是現在,美國的金融機構不願意發放貸款,不願意承擔風險。

美國的評級機構會把公司和發行債券的機構分成很多等級,只有那些信用最好的或者評級最高的公司,才有可能在危機的時候獲得貸款渡過難關。但是,這些企業往往又不是特別需要錢,它們只要適度收縮一下規模,就能安穩度過危機。

而佔美國經濟體量50%以上的中小型企業,並沒有足夠的信用來拿到應對危機的資源。

它們手中握著少量的現金流,加上員工不能上班,業務很難展開,盈利情況堪憂。而這,還真是淺層的影響。一大堆疫情的連鎖反應正在發生——好不容易要復工了,自己的人不知道去哪了,供應商更不知道去哪了。

在一個備受衝擊的時期,中小企業最需要的信用和流動性消失了。

2、財富,現原形了

債王岡德拉克(Jeffrey Gundlach)今年3月19日在推特上說他平掉了自己最後的三隻空頭頭寸,這是他多年以來第一次沒有做空任何美國股票。做空的利潤實在是太大了,市場的恐慌情緒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預見。

2月27日,巴菲特入手了達美航空,他認為達美航空當時的股價46美元是遠遠低估了它的真實價值的。當然,我們知道前一段時間的恐慌拋售導致達美航空股價跌到了21美元,但是從巴菲特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這都是短期的波動,並不會影響達美航空長遠的估值。

可以肯定的是,金融資產在這一次危機之後,正在迴歸它應有的價值。在開始連鎖反應的時候,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就是,規避恐慌造成的大幅下跌的影響,同時在股災結束之後,尋找低估值股票的機會。

這是一個經典價格曲線走勢圖,無論是房子、股票、虛擬貨幣、比特幣、估值、市值等等,都會經歷這個過程。也就是說,很多財富都只不過是一場黃粱美夢,一旦到了價值重塑期,一切資產都會價值迴歸。

美股過去幾年長期上漲,形成了一定的價值泡沫,當價值被市場所高估的時候,股價會迴歸到本應該有的價值。這是客觀規律。

在疫情的顯微鏡下,財富,現原形了。

但是,歷史的鐵律告訴我們:每一個大波折,都會倒下一批人,也站起來一批人。

在筆記俠《深度對話》欄目專訪過程中,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張曉泉教授這樣說到:

這次股災對美國經濟的確會造成巨大的傷害。美股在過去幾年時間吹出了一個巨大的泡泡,但是,在巨大的泡沫面前,我們能看到一些實質的東西。

標普500指數的盈利增長中,很大部分來自五大科技股——Facebook(FB)、亞馬遜(AMZN)、蘋果(AAPL)、微軟(MSFT)、谷歌(GOOGL)母公司Alphabet。這5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長空間並不是虛的。

埃克森美孚、殼牌、摩根大通等8只萬億巨頭一季度跌超30%,逆市上漲的萬億巨頭只有亞馬遜、微軟公司等。

這些企業,本身都是數字化企業。數字化企業在金融風險和實體經濟的衝擊面前,更有抵抗力。

這次股災和疫情,給美國也帶來了很多創業的機會。

例如美國很多金融機構和大企業並沒有像中國企業那樣推進數字化的進程。原因可能是,美國的消費者並不習慣這樣的消費方式,但是這次疫情逼迫他們必須改變自己習慣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推動美國各行各業的數字化的進程。但是,這些機會比起美國整體的經濟衰退,要小的多。

二、今天,技術很重要,並將更加重要

1、技術發展可以緩慢,但不會止步

早在199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就在被譽為二十世紀信息技術及理念發展的寶典《數字化生存》中預言到了今天的數字化時代:數字化生存是現代社會中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的生存方式。

每一個小小的技術對社會的貢獻,都需要經歷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而每個科技型企業,同樣也需要經歷多年的掙扎才能飛速發展。

技術對社會的貢獻是長期持久的,並不是一個能很快實現的過程。Google、亞馬遜都是經歷很多年的掙扎才能夠啟動,飛速發展,而Uber、Airbnb這些模式,直到今天還在面臨舊的監管體系的種種限制。

從歷史上看,對技術的壓制往往是來自於舊的法律法規和舊的商業運營模式。

舉個簡單的例子,飛機剛發明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問題。當時的法律規定,土地擁有者也擁有土地上的的無限延伸的空間,任何東西要飛越一片土地,需要向土地所有者申請許可,如果沒有許可,就屬於非法侵犯他人的領地。飛機的運行,每天都在違反著這個法律,直到多年之後立法進行了條文修改,飛機才算合法的飛上了天。

反觀當下,疫情期間,我們看到各大科技公司在響應抗疫需求,紛紛推出新產品新服務。社會對技術的需求,已經今非昔比。

在股市上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盤所有公司的股票都在下跌的時候,有一家公司的股票會上漲,但是當大盤股票都在上漲的時候,這家公司的股票就會下跌。這家公司就是ZOOM(ZM)。

大盤跌的時候,人們覺得在線辦公很重要,所以會給它一個高估值。但是大盤又漲的時候,人們又覺得危機過去了,不需要在線辦公了,股價又回落了。

這一次金融危機和疫情,可能帶了一個好的副產品,那就是法律法規可能會針對數字化變革做出很多有利於數字化變革的改變。

讓數字化變革能夠順利地進入到下一個階段,雖然這種體制上的轉變會比技術上的發展要難得多,但是,這次的危機也許可以讓這件事可以比較容易地去辦到。

經濟發展是技術和金融相互作用的結果,上一波美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和技術的發展有非常大的關係。

其實回顧人類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次經濟的巨大發展都是和當時的技術有關。有巨大相關性的這一波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技術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而這種生產力是不會因為短期的經濟下行和金融危機就會被抹去的。

這次疫情,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技術帶來的價值,並不是由政府統計的GDP數字和這些技術的定價就可以衡量出來的。

例如通過微信通訊,我們可以用語音識別來輸入漢字,它給我們提供了便利,而這些服務往往都是免費的,並不反映在國家統計的GDP數字裡。

人工智能和5G也給這一次的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很多積極的影響。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沒有現在的互聯網普及,那麼獲取信息、遠程辦公、組織人力物力支援災區,是多麼難做到的一件事情。

現在即便是在偏遠的地方也可以通過網絡瞭解到最新的疫情信息,可以學習到最好的應對疫情的方法。而這些技術帶來的價值,會因為這次疫情導致更容易普及,而在未來提供更大的社會經濟影響。

這一切,都會催生法律法規的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會促進人才和政策制定者對數字經濟的關注,在疫情結束後會有長期的紅利。

2、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二合一,缺一不可

技術的每一個小小的發展都能夠從金融方面得到巨大的回報。

今天,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石。

越來越多企業以技術創新為先導,打破傳統框架,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新服務。不過,一旦技術創新的成果難以商業化,就會讓企業陷入困境。

典型案例便是摩托羅拉著名的“銥星計劃”。這一計劃耗資數十億美元建成全球衛星通信網絡,技術之領先毫無疑問,但因為技術開發用了10年,當技術完成之後,運營成本過於昂貴,終端產品服務費用太高,而移動通話應用則有了不完美但是便宜的替代方案(GSM技術)。由於無法大規模商業化運營,銥星公司最終破產。

另一方面,如果企業一味追求商業創新,忽視科技創新,也會導致發展沒有後勁。

只有科技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共振,以新技術打開視野,以新的商業模式、理念、運營方式使技術落地,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產生最大的價值。

金融永遠是技術最早的應用者。

硬件上講,之前從以物易物到紙幣的發明,後來信用卡、電匯、數字貨幣,都是技術導致金融發展。軟件上講,人類的支票、信用體系、信貸、量化交易這些金融手段都來自於技術進步。技術的發展在加速,金融應用技術也會加速。

金融場景大家都比較謹慎,大的銀行對很多技術都是非常保守的。

高盛等公司開始嘗試橫空出世的新東西,如量子計算,但是這樣的技術很脆弱,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完善。

其實技術可以是舊的技術,只要配備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就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例如二維碼對信用卡的顛覆。

縱觀當今世界的領先企業,都是將科技創新與商業創新有機結合,以科技研發的突破、商業運營的成功確保企業有持續盈利的能力,支持後續的創新。

無論是支付寶、餘額寶,還是芝麻信用,螞蟻金服的服務既植根於網絡信息技術創新,也依託於對傳統商業模式的顛覆。

三、數字化時代,每一個企業都認知數據的價值

技術不斷更迭,全球經濟化的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和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要想求得生存和長遠發展,就必須進行數字化轉型,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未來,通過強化自身的優勢,取得企業內部資源與外部環境的動態平衡。

對於企業而言,想要加入到數字化轉型的行列中,讓技術發揮更大的價值,必須要從三個層次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思考:

第1個層次,What。

我到底要做什麼?哪些技術能夠幫我去做什麼事情?

第2個層次,HOW。

我怎麼達到目標?是需要團隊自己開發,還是使用其他辦法?

第3個層次,Why。

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有沒有數字化的思維方式,能夠真正把所有的資源調動起來,去符合所在產業的步伐。這裡面可能根本跟技術無關,但是必須在你非常理解技術以後再去行動。

沒有數字化就沒有創新,沒有新的邏輯。

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企業蒐集到了很多數據,但是不知道怎麼用。

數據將怎麼變成價值?

數據首先要變成信息,信息變成知識,知識變成能力,能力變成策略,策略才能變成價值。這整個鏈條是非常重要且緊密的,每一步都不可或缺。另外,邏輯也非常重要。

傳統制造業,總是認為我造出一個機器,這個機器能賣多少錢。但其實,如果真的看到產業的發展,你後臺的數據才是你最值錢的東西。

我們熟知的ZARA、沃爾瑪等,它們就是憑藉數字的體系,做到快速響應。但是普通IT公司就很難做到。它們還是用過往的商業邏輯參與市場經濟。

一些開發系統的外包公司,它們的競爭優勢來自於會編程,但是,由於它們沒有數據,對行業的理解不深刻,它們很難與ZARA競爭,退一步,就只能做一些通用的解決方案,這樣的話就變成了跟微軟競爭。

平安科技與深圳航空合作,空姐只要拿一個iPad,就能知道哪一個旅客是常客,應該怎樣服務,哪一個旅客身體不適需要訂什麼餐。平安科技已經能做到了IT公司做的事情,那麼IT公司拿什麼跟平安銀行競爭?

我們知道星巴克有很多咖啡機,為了保證每一個咖啡機生產出來的咖啡口感相同,微軟和星巴克合作,通過咖啡機的硬件實時收集每一個咖啡機的狀態,幾點幾分什麼人去訂了什麼樣的咖啡,咖啡的溫度是多少,花了多少時間製作完成等等一系列數據。

它有非常大的一堆數據,這個是用硬件收回來的。而收回來的數據彙總之後,就可以變成一個非常好的後臺的分析軟件,預測哪一家店可能未來一個月內需要更換咖啡機。

收集數據,把數據變成信息,信息變成了知識,知識變成了能力,能力變成了策略,星巴克的優勢和價值就出現。

技術可以賦能,但是需要自身有基礎,不然會虛不勝補。需要有一整套方法論。

而數據跟人是一樣的。在一個公司裡,同樣是員工,一個人發一份工資,但是有的員工的生產力是另外一些員工的10倍。數據也是這樣,有的數據可能也就是幾條,但是它帶來的生產力是10倍的提升。

歸根結底,產業技術的發展,其實很多時候還是看管理者的思維方式,是不是真的是能夠看到這些價值。

所以,你要先有戰略。

這段時間,中國的大部分城市的色調依然灰暗,在採訪結束的時候,張曉泉說了這樣三句話:

保持情緒樂觀;繼續行動謹慎;這看上去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卻是那些想改變世界的人所能面對的最好的時代。

作者 / 牟小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