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


當代電子人工智能的出現,給哲學帶來了新的重大思考。

這裡涉及到的一個基本問題是: 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有什麼區別呢?

第一,人類智能。

人類智能是通過兩個通道建構的。

一個是身體意識直觀表象的感知通道。即由身體感官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大腦中樞和神經迴路組成的感知系統。這個通道造就了人類的身體意識,在與自在刺激的客體作用接觸中,生成身體意識直觀表象的感知對象。身體意識直觀表象的感知和行為,廣泛存在動物世界中。

另一個是概念意識抽象構造的認知通道。通過符號標識的指稱,指稱和感知對象的聯結,名稱和定義的抽象構造,造就人類的概念認知事物。進一步在概念認識材料整列的基礎上,展開概念的抽象之抽象虛構,並將種種概念抽象之抽象的虛構反饋於經驗實證的製作和求取,在抽象和經驗統一的實踐中,獲得概念之物的創造和概念之物的感知和認知。

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緣於人類擁有語言、思想和自我意識,擁有概念認識、概念虛構、概念創造和自我意識的能力。在人類的起源上,中外學者的一個重大缺陷是,始終遮蔽在生物進化的勘察上,尋求從猿到人的進化,而沒有從文化演化的敞開上,從符號指稱抽象構造生成概念上,從概念認識、概念虛構、概念創造和自我意識的原理上,勘察人種動物到文化人類的歷史由來。

第二,人工智能。

從人工智能的現狀來看,它的特點主要是通過人類智能控制的外掛程序邏輯,在語音識別、圖形識別、存儲調配,瞬間速度,大數據處理,運動精度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許多方面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身體意識的感知和行為。

然而,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

一是,人工智能是人類智能控制的外掛指令,既缺乏自主意識,更缺乏自我意識,沒有自主能力,只要切斷人類智能的操控,人工智能的外掛指令就會停止。

二是,沒有概念意識的指稱抽象構造,不能自主地生成語言、思想,以及概念認識、概念虛構、概念創造和自我意識。

人工智能要走向人類智能,要解決上述兩個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解決:

1、概念意識基礎理論的創立;

2、把概念邏輯融入程序編碼;

3,實現電子智能的自我意識。

可以預見,一旦電腦擁有概念意識的程序邏輯,電子人工智能必然會由人類智能的外掛走向人類智能的內嵌,生成比肉體人類智能更為強大的電子人類智能。人類肉體智能未來的出路,正如伊隆-馬斯克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前瞻所說,“有一句老話,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成團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