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人數上百,柬埔寨“封城”的時候到了嗎?


截止4月1日,柬埔寨累計確診病例人數已達109例。雖然比起鄰國泰國的上千例尚屬緩和,但確診病例與日俱增,並存在較高的社區感染風險,預計疫情很有可能將大範圍爆發。

如今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紛紛“封國”,菲律賓馬尼拉“封城”並實行“宵禁”,中國幾乎禁止外國人入境,各國紛紛實行措施,防範輸入病例。

而與柬埔寨疫情情況相似的越南,自4月1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社會隔離。

工廠要確保安全距離,佩戴口罩,按照規定進行消毒處理。

洪森總理日前表示,不排除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的可能,《緊急狀態法》草案最快本週就會通過。近日,柬政府也接連下達了多項新舉措,遏制疫情擴散。

28日,柬埔寨政府發佈最嚴入境令,遊客入境需持有至少5萬美金保額的保險單、居住國指定衛生機構開發健康證明卡,以及取消免籤政策。

此外,從4月1日起,將關閉全境賭場,減少人員聚集,且恢復開業時間將另行通知。洪森還呼籲房東降租或減免租金,與商家共克時艱。為保證糧食供應,禁止出口白米和稻米。



但洪森也在會上表示,柬埔寨還沒到封城、封國、關閉市場、關閉餐廳、關閉咖啡店和其他商店的地步。

◆ ◆ ◆

確診人數過百,應該“封城”嗎?


  
相比於周邊其他國家,確診上百例,而且過半數均為外國人,輸入性病例高。柬埔寨既未“封國”,也未“封城”,一方面可能是出於經濟考量,另一方面亦有可能是考慮到封城後的狀況是否可控。關於是否應該“封城”的話題,大家也各執己見。

柬單網APP對此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顯示,有接近80%的用戶都建議柬埔寨封城,從而從渠道上遏制疫情發展;有13%的用戶認為不建議封城,或可能出現更多意外狀況;另有9%的用戶覺得做好自我防護已足夠。



支持封城的用戶認為,柬埔寨輸入性病例多,應該效仿中國的做法,管控好出入境人員,控制好流動人口,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另外對於回國的人員應該進行強制隔離,防止大規模擴散。


不支持封城的用戶則是站在大多數民眾的立場上考慮,認為“封城”似乎迫在眉睫,但是“封城”也意味著經濟發展的停滯,柬埔寨不一定能承擔經濟的壓力;

而且本地民眾普遍沒有存款,“封城”後是否能繼續生活下去也是個很大的問題;對於在柬同胞而言,柬埔寨高度依賴進口,“封城”最擔心的則是物資儲備能否供應充足。

餐飲業、旅遊業、房地產、教育業等在此次疫情中無一倖免。如果再遇到“封城”的致命一擊,很多行業或將“死”在這次浪潮中,後續引發大規模失業,對治安等問題也是一個考驗。


還有少數部分人認為,“封城”並不能阻止疫情擴散,最重要的還是人們的防護意識,能不能做到勤洗手戴口罩,不外出。只有讓大家對疫情重視起來,才能真正和病毒對抗。


封城成本也是巨大的 – 即便我們不考慮經濟損失,封鎖地區的供應鏈受到了嚴重破壞,對整個社會機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不在少數有緊急需求的人們絕望地在家裡死去,求助信息甚至無法被超負荷的社會承載所留意到,這些情況在武漢、威尼斯和米蘭等地區都很常見。如果這些發生在欠發達的國家,又會陷入怎樣的混亂?

“封城”模式在武漢得到了成功的驗證,但未真正實施大規模隔離的韓國也明顯可見感染案例下降的趨勢。

其實流行疾病控制不僅涉及病毒本身,更是公共健康、人們的生活、社會運轉間所需取得的平衡。

每一種選擇都需要付出代價承受壓力,怎麼選擇,一個國家必定要經過一番慎重的考量。《緊急狀態法》草案最快本週就會通過,柬政府將如何應對危機,答案即將揭曉。

【延伸閱讀】

關注柬單⽹,瞭解柬埔寨,更多柬埔寨資訊、創業投資、同胞社區,可下載柬單⽹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