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犀種植方法及特點介紹

一:草木犀的種植方法

(1)種子處理技巧

新鮮草木犀種子外表皮較堅實、硬實率在50%左右,播前要把種子與沙子混合揉搓或用石碾子擦傷種皮,使種子易吸水發芽、出苗快整齊。有條件的地區可秋冬播種,利用春季凍融交替的溫度變化破壞堅實種皮,提高發芽率。

(2)草木犀的播種時間

中國北方地區適宜春播或夏播。春播宜旱。(土質解凍8-10釐米後即可播種)免受早春乾旱的影響和雜草的危害,且根系發育好有利於安全越冬。

(3)播種用量以及方法

條播撒播、點播均可,常見主要為條播,條播11.5-19千克/公頃;留種毋播量為8-14千克/公頃為宜。

二:草木犀的特點介紹

(1)形態特徵

高40-100(-250)釐米。莖直立,粗壯,多分枝,具縱稜,微被柔毛。羽狀三出複葉;托葉鐮狀線形,長3-5(-7)毫米,中央有1條脈紋,全緣或基部有1尖齒;葉柄細長;小葉倒卵形、闊卵形、倒披針形至線形,長15-25(-30)毫米,寬5-15毫米,先端鈍圓或截形,基部闊楔形,邊緣具不整齊疏淺齒,上面無毛,粗糙,下面散生短柔毛,側脈8-12對,平行直達齒尖,兩面均不隆起,頂生小葉稍大,具較長的小葉柄,側小葉的小葉柄短。

(2)分佈特徵

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南、西南各地。歐洲地中海東岸、中東、中亞、東亞均有分佈。中國各省常見栽培。生長在山坡、河岸、路旁、砂質草地及林緣。

(3)生長特徵

草木犀較耐低溫,種子在平均溫度3-6℃就能萌動,發芽最適溫15- 20℃。幼苗能耐-4℃的短期低溫。發育健壯的植株,在冬季- 30℃的嚴寒下能安全越冬。

草木樨根系發達,耐旱性強,幼苗期需水較少,在年降雨量400 - 500mm的地區生長良好,但在年降雨量不足300mm又沒有灌溉條件的乾旱地區生長則比較困難。耐澇性較差,在低窪地積水的環境下生長不良,地面積水20—30cm持續2 -3d就會受澇死亡。

草木樨耐鹽鹼能力較強,在0- 20cm土層含鹽量為0.2%左右時生育良好,在富鈣土壤中生長繁茂,重黏土到沙性土壤上均可生長。適宜,ph為7. 0- 9.0,耐鹽鹼極限為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