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調解顯成效 讓矛盾化解在基層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生產便道修通之後會極大地方便我們的生產生活,特別是對我們這些居家多為年齡偏大的老人有好處。”“每到黃果柑豐收季節,大家開著小三輪就能到田間地裡收果子,很方便。”……3月29日,石棉縣迎政鄉八牌村黨支部書記徐富剛跟當地村組幹部一起,成功調解了一起因生產便道問題引發的農戶糾紛。這是自3月27日,石棉縣正式成立全市首個“老兵調解工作室”後成功解決的第一起糾紛。

“要給老百姓講道理,從他們關心的生產生活方面入手才能取得理解。”徐富剛在這方面頗有心得,這段時間該村4組、5組、6組都在修建生產便道,涉及的糾紛不少。“這不是我調解的第一起糾紛,退伍23年來,我參與調解過的大小糾紛很多。”

“老兵調解工作室”是由石棉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迎政鄉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聘請了當地6位有威望和調解經驗豐富的退役軍人擔任“老兵調解員”。掛牌儀式當天,現場為“老兵調解員”頒發聘書,迎政鄉人民調解委員會對老兵調解員進行了人民調解相關法律法規、調解技巧等培訓。

“迎政鄉有180多名退役軍人,基於這一特點成立該工作室,能夠發揮示範帶頭作用,積極發揮退役軍人參與社會治理、發揮調解優勢,為群眾提供個性化服務。”石棉縣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進行專業培訓,還能為退役軍人提供相關的法律諮詢及調解服務,為維護區域和諧穩定發揮積極作用。

接下來,還將繼續做好對“老兵調解員”的調解政策和業務流程的培訓,大力培育老兵調解先進典型,挖掘老兵調解優秀案例,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記者 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