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彝家婚宴

雲南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主人家都要在庭院,撒上松樹的松毛、拉綵帶、搭青棚,用歌舞伴餐陪客人飲酒、吃飯,俗稱“跳菜”。即跳著舞蹈上菜,唱著歌聲敬酒,客人回著山歌,互相喝著酒,嘮叨家長裡短。它是彝族民間一種獨特的上菜形式和宴賓客時的最高禮儀。

餐桌通常用方桌沿兩則一溜擺開,三聲過山調拉開“跳菜”序幕,民樂齊奏;在姑娘小夥“嗚哇哩——噻噻”的吆喝聲中,雙手各抬一個托盤的男子,後面一個女孩,兩人腳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緩,踏著舞曲入場;隨後,另一個人頭頂、嘴、雙臂各撐一些菜盤,後面一個女孩手拿紅絲巾緊隨其後入場。跳著歪來複去而又輕鬆、優美、流暢、連貫的舞步,一前一後登場。上完菜後,姑娘們又要唱著歌聲一桌一桌的去敬酒,勸酒,使賓客在歌聲中酒足飯飽,滿意而歸。

集體端酒唱歌祝福一對新人,宣佈酒席開始。



上菜時雙手各端一盤菜,踏著薩喇調,跳著彝族舞一桌一桌的上菜。




上菜時的最高潮是頭頂一碗嘴叨托盤手端四碗的三層塔,真是好功夫。


上菜人員集體端著酒碗唱著山歌給已上席正準備吃飯的來賓敬酒。



單獨一桌一桌的唱歌敬酒,酒儀提著酒壺跟在後面一一的添酒。





大碗的酒精度50度的小甑子包穀酒,好酒量。



來賓中會唱山歌的唱回酒歌,你來我回,歌聲此起彼伏。



聽的如痴如醉的客人們,不知不覺酒保飯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