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湖)長制,為抓手,推動水環境,長治久清

3月23日上午,光明區鳳凰街道召開2020年總河長會議,全面部署水汙染治理工作。會議要求強化面源管控,增強居民規範排水意識,以河長製為抓手,推動水汙染防治不斷取得新成效,實現轄區水環境全水域、全天候水質達標,保障轄區水環境長治久清。

據瞭解,2019年,鳳凰街道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在轄區“一河三水”(茅洲河、大凼水、鵝頸水和東坑水)全面建立河長制,在40處小微黑臭水體、3處水庫全面建立湖長制,通過採取面源汙染管控、強化排水監管、加大巡河力度等措施,切實提升水環境質量,在光明區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2019年度工作考核中榮獲“優秀”。

去年,街道級河長巡河525次、社區級河長巡河474次,解決巡河中發現的問題957個,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實現水環境質量達到地表水V類。開展河(湖)長制培訓和宣傳活動10餘次,培訓500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餘份,增強居民環境保護意識,營造全民參與、人人護水的良好工作氛圍。

鳳凰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水汙染治理成效鞏固提升年,街道從強化河長履職、鞏固治水提質成效、加強部門聯動等方面進一步發力。以問題和結果為導向,按照“高標準、全覆蓋”的總要求和“繡花式”精細化長效管理機制,持續鞏固提升水環境質量,逐步建立健全雨季水質保障工作機制,大力削減入河汙染,最大程度降低降雨對河流水質的影響,穩定保持轄區黑臭水體整治的成效,力爭實現轄區水環境全水域、全天候水質達標,推動水汙染防治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