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吸毒,妻離子散…緝毒警察付出的代價,柯震東一輩子都還不清




柯震東復出了!

時隔5年,吸毒藝人柯震東堂而皇之地現身電視劇《乩身》的發佈會現場。

面對記者的採訪,柯震東稱自己已經5、6年沒拍戲了,會珍惜這次贖罪的機會。


浪子回頭的人設一炒,竟然很多粉絲願意買單!

一條條評論看得我不寒而慄:柯震東的死忠粉已經“聖母”到這種地步了嗎?

支持偶像不論人品,就夠了;吸毒前科也以“不害人”為藉口輕輕帶過。



更有粉絲誇讚著“柯震東最棒”,叫囂著“誰能無錯”,連汙點都能因戒過毒被捧成勵志典範。



那些支持柯震東復出的粉絲們,醒醒吧!

放過柯震東,造成的惡劣影響你們承擔的起嗎?

看看汙點藝人掀起的不良之風,看著這些因過度崇拜而淪喪的道德底線,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重視,不去堅決抵制?!

柯震東,想重新做人,沒人攔你。

可你想重新做藝人,絕無可能!


為什麼我們要抵制汙點藝人復出?因為這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藝人站在閃光燈的聚焦點,一言一行都能對眾人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個翟天臨造假,讓無數人動起偽造學歷的心思;

一個范冰冰逃稅,無數人卻對偷稅漏稅不以為然;

一個柯震東吸毒,又將讓多少人視吸毒為合理?


知法犯法,作為一個藝人,柯震東吸毒造成的影響太惡劣了。


他以為道過歉,沉寂五年,一切就能重新再來嗎?

享受著娛樂圈最高的紅利,意味著承擔更重的責任,更意味著一旦出錯,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才是公正!

如今賣人設、博同情,非回娛樂圈不可,不是撈金又是為何?!

如若真視演員這一職業為信仰,又如何會鋌而走險,踏上吸毒這條不歸路?


濮存昕曾稱戒毒人員為“受害者”,呼籲要給涉毒明星一口飯吃。

可縱觀數位明星吸毒的理由,真的無法讓人和“受害”二字關聯在一起。







為了面子、為了工作、為了靈感、為了提神、因為好奇、因為失落。

就因為這些原因,明星接觸毒品,成為毒品的吸食者甚至傳播者。

如此,置那些為緝毒而奮鬥在生死之間,甚至以身殉職的警察於何地?

他們沒有一個人想死,更沒有一個人該死。

他們終其一生,只為給平凡人帶來一片沒有毒品的淨土。

可這些明星無聊時的消遣之舉,卻將他們畢生的心血輕易覆滅。


在我國,幾乎每天都會犧牲一名緝毒警察。其中,最小的18歲,最大的68歲。

中國的緝毒警察平均壽命只有41歲,比全國人均壽命低32.5歲

每年公安系統犧牲的緝毒警察,是其他警種的4.9倍,受傷率高出10倍之多。


這一串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隱藏的是無數個血淚交加的真相!

普通人可能會覺得毒品是“有錢人”的專利,離我們很遠。

其實不然。

毒品不止存在於高消費的糜爛生活,有些魔爪甚至伸到了校園。

生活中處處有陷井,一不小心就會誤涉毒品。



我們都聽聞過少男少女不慎吸食毒品,淪落為黑社會提線木偶的淒涼人生。

也都瞭解過美滿家庭因為一袋白粉而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絕望。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如今的我們得以站在陽光下生活,只因緝毒英雄為我們負重前行。


圖源:鳳凰網

“寧願犧牲在崗位上,好過讓家人不堪。”

——宋名揚

1983年,宋名揚成為北京市公安局的民警。

一次任務中,為了更快獲得線索,宋名揚進入販毒集團做臥底。為了快速獲取信任,被槍抵著的他,被脅迫吸食了毒品。


圖源:鳳凰網

警方成功搗毀了這一團夥,可宋名揚的一生也發生了鉅變:陷入吸毒、戒毒、復吸這一惡性循環,身體虛弱的他只得辦理了病休。

他在良心和壓力的雙重摺磨下,多次想要自殺;

妻子因得知他吸毒,精神崩潰進入精神病院;

兒子也在這樣的環境下,患上輕微自閉症。

即便後來他逐漸擺脫了毒癮,可生活早已一片狼藉。


54歲的緝毒警梁偉(化名)是一名內線偵查。

1993年第一次做臥底時,他就遭到多疑毒販的毆打。2014年,他被授予全國二級英雄稱號,可卻連一張像樣的工作照都沒有。

“這次不槍斃我,只要我能活著出去,你給我等著。”入行20餘年來,諸如此類的死亡威脅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不要管我,快追!”

——賈巴伍各

34歲民警賈巴伍各,搜捕在逃販毒嫌疑人時不慎中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緊緊握著槍,推開戰友攙扶的手,催促他們追捕逃犯。




他們一腔赤誠,即使前路艱難,卻永不言敗,每次都把明天當最後一天,死穴末路尋生機。




他們鐵骨柔情,即使心繫家人,卻心懷大愛,為了更多家庭的幸福,槍林彈雨不退卻。


廣西南寧緝毒警察甘科偉曾在去世前,留下一句話給人生收尾:“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

他的遺言,亦是無數緝毒英雄的人生寫照。


你知道這些因公殉職的緝毒警察,最終的歸處嗎?

他們連墓碑都沒有。

正因為他們生前盡職盡責,給毒販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以至於死後毒販恨到連前去祭拜的親友都不願放過。

這就是為什麼緝毒警察,被稱為“無名英雄”。


沒有誰生來就應該承受這些,也沒有誰生來就抱著英雄的使命。

踏上這條路,就意味著從此孤身一人:沒有朋友,甚至從戶口本上遷出。

他們不求功名,捨棄自我。

他們燃盡一生的血淚,給社會帶來一方淨土,去換國家的安康幸福。


吸毒從來不只是簡單的個人問題。

一個不負責任的選擇帶來的後果,不知要用多少緝毒警察的性命來彌補。

在毒品上花的每一分錢,都是打在緝毒警察身上的一顆顆子彈。

聽聞柯震東復出的消息,有位警察留下心酸的質問:“他吸毒了可以復出,我兄弟禁毒犧牲了能復活嗎?”

我們真的沒有資格,踩著無名英雄們的性命,對那些吸毒明星說出“寬恕”二字。

你永遠無法想象,每年清明,他們的朋友、家屬甚至不能在犧牲的至親墳前獻上一束花,傳達一份哀思的心情。

那該是何等的悲痛與虛無。

轉眼再看那些顏值即正義,無視現實、無視真相的粉絲,我總是不可抑止地恐慌。

或許,現在真的存在著“信仰危機”了。

從孩提時,我們就開始模仿。

模仿崇拜的人說的話、做的事,接受並採納他們的觀念和人生。

過往,我們的崇拜者是父母、是老師、是警察;如今,這些崇拜者變成了偶像、網紅、明星。

可現在這些“偶像”是什麼樣子?

未來,這些信徒們,又會長成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