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看懂字節跳動8年創業史,從無到有,再到全球,太勵志了吧

字節跳動可以說是這兩年

最受關注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2020年3月12日

字節跳動已經成立整整8年了


8年時間,從0開始

到躋身互聯網一線大廠

外界都說它是


字節跳動火箭一樣的增長速度!


我們研究了一下

字節跳動這8年來的創業史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

這個年輕有夢想的公司


不管你了不瞭解他的過去

你可能都用過他的產品


字節跳動產品: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


想了解一家公司

就像去遇見心儀的對象

你要知道他走過什麼路

看過什麼書


為了夢想怎樣奮不顧身

睡覺打不打呼

然後愛上他


ByteDance


所以我們回到

夢想開始的起點

字節跳動走過很多路

最意味深長的一條叫知春路


字節跳動在知春路


這條路的生猛之處在於

它是眾多創業公司的搖籃


這麼說吧

曾經你隨便敲開一家的門

裡面坐著的很可能是未來的巨頭


字節跳動與其他獨角獸


字節跳動就在這條路誕生、成長

前後多次搬家

不斷擴張

但都沒離開這一片


字節跳動搬家史


一個30人的小團隊

從知春路上的一間民房出發

一路把產品做到全世界


他可能用實際行動證明著


字節跳動走向世界


字節跳動的故事

就從這條路說起


字節跳動的故事


故事回到2012年3月

創業的開始

要創業,很多事都要做


第一件就是租辦公室


於是張一鳴來到了創業大街知春路

租了一個民宅

這就是傳說中的錦秋家園


錦秋家園發家地


為啥選民宅

原因很簡單


剛創業人少

地方大奪浪費

還不用擔心停空調


生活也方便,有廚房

一日三餐完美解決



在這個小公寓裡

研發、財務、設計

分別在不同的臥室辦公


會議室只有五平米

年會時大家叫了8個海底撈

但只開了4個鍋,因為會跳閘



第二件是

取一個響亮的名字

取名這事兒要慎重

萬一取不好就尷尬了


所以張一鳴和他的初創團隊

是這麼想的


雖然咱沒幾個人出過國

但移動互聯網的空間很大

未來還可以往全球化發展


名字

要符合公司的科技氣質

也要國際範兒十足

那就叫——


字節跳動英文名


公司也是先有了英文名

後來才有的字節跳動




房子有了,名字定了

接下來呢?

別忘了,就是直接開幹


比如字節跳動當時只有兩個工程師

但一口氣做了12個產品試水

也是相當硬核了



然後發現有一個App脫穎而出

於是大家先集中力量做它

這就是今日頭條




啥意思呢?

有這個初心

源於張一鳴發現的痛點


逛網站就像逛超市

網上信息像商品一樣琳琅滿目

不管你喜不喜歡



問題來了

網上的信息越來越多

怎麼幫助每個人快速獲取

有價值

的信息呢


由此張一鳴提出了

一個開拓性的思路



於是

初創團隊在錦秋家園的陽臺

展開了討論



答案很明顯

想啥呢?幹就完了!

但是……



都不會咋辦?

張一鳴眼前一亮,找人學啊

於是他去請教了

《推薦系統實踐》的作者項亮



這本書寫的是推薦系統

可惜沒出版

人家不肯給……



哎媽,這奪耽誤事兒

張一鳴只能網上找資料學

自己敲出今日頭條第一版的推薦算法



偷偷說一下

現在項亮也加入了字節跳動



說到招人

字節跳動剛創業就想的很清楚

要招就招最好的


別光看成本,就像投資

回報很重要,ROI更重要

因為牛逼的人,能搞更大的事情



直到今天

早期高標準招的50個工程師

現在還有一大半還在


有了強大的基因、給力的隊友

到2013年底

今日頭條收穫了這些成績




接著,今日頭條發展迅速

團隊也噌噌擴張

錦秋家園就有點擠了…


2013年的字節跳動

迎來了第一次搬家

從錦秋家園搬到盈都大廈



隨著公司發展

字節跳動要考慮

做一傢什麼樣的公司呢


當時面臨被收購的誘惑

大家吃著火鍋唱著歌

定了自己的長期目標

長期偉大的公司



說幹就幹

但不能瞎幹

做大事得跟著潮流走


平臺最重要的是內容和創作者

2014年自媒體開始火

字節跳動做了一件事

推薦引擎+創作平臺



但萬事開頭

最難的是邀請作者

往往找幾百人,才有幾個樂意入駐

比談戀愛都累,咋辦呢?


最開始的時候

公司甚至全員動員去邀請創作者

甭管產品還是運營,只要能說話

全變身客服小姐姐



而且很快迎來了競爭

很多巨頭已經盯上

內容這塊紅燒肉了



在字節跳動眼裡

巨頭競爭不一定是壞事

這才說明市場有價值


硬核的很

在一波一波的競爭中越戰越勇



字節跳動很早就在探索不同賽道

比如視頻


2014年12月

頭條視頻出生

也就是現在你熟悉的西瓜視頻





於是2016年2月

字節跳動第二次搬家

搬到了更大的中航廣場

依然在知春路



新辦公室除了大

沒別的缺點

大到屋頂能停直升飛機

你感受下?



不過公司大了

張一鳴有自己的擔心

環境能影響心境


很多公司搬了家就膨脹

不好好幹活

為此,張一鳴寫了封全員信



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辦公室啥的都是浮雲

咱們字節跳動要乾的

要像第一天創業一樣


腦子裡想的是

產品、用戶、競爭對手、客戶……

也就是公司常提的Always Day 1

翻譯成普通話就是



另外有些公司大了

搬到郊區

咱們為啥一直在繁華的知春路呢?


很簡單

頭可禿,汗可流

生活品質不能丟




公司搬到中航,環境上了個檔次

但大家並沒有懈怠

因為一同搬過去的

還有那份原封不動的創業精神


果然

不久就鼓搗出了新東西

2016年9月抖音上線



抖音對產品的細節要求

是出了名的高

有個小故事


剛上線的時候

有用戶發現不對勁

聲音和畫面不同步



實際上

只有兩三百毫秒的延遲

沒點超能力的人

很難發現的有木有


而且當時同類產品普遍有這個問題

怎麼看都沒啥影響

但抖音團隊還是決定解決它



畢竟細節決定成敗

技術團隊針對這些瑕疵

細心研究

每週都能發個小版本迭代



抖音運營還拉了個群

專門技術答疑,技術和用戶直接能聊

手牽手心連心,再說不清

請用戶來辦公室,邊吃邊聊



三年多時間,到現在

每天有4億用戶

在抖音上記錄和分享生活




對技術的極致追求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

其中不乏國內外頂尖的技術大牛


2016年10月

字節跳動AI Lab成立了

字節跳動也成了

大量技術人才的跳槽首選地



也就是在這裡

字節跳動誕生了更多的產品

圍繞Inspire Creativity,Enrich Life的使命

在各個賽道探索



但是

這還不夠

字節跳動覺得




先有英文名ByteDance

再有字節跳動

從一開始

這就是一家國際化公司


關於國際化

還有個小故事


有一天

說要加快國際化的腳步

有個同事很積極



結果好幾天過去了

一鳴給他打電話

發現他還在知春路……



原來他本來想去印度

卻拿了一張印尼的證件



結果海關都沒過去......



當然

兜兜轉轉,歷經艱難

他還是踏上了印度的土地


在印度,他做了行業分析和調研

招到了很多候選人

別管什麼方法

總之他取到了一些經


所以他是誰

你應該知道了吧?




字節跳動的海外產品

成績都很好


TikTok

多次登頂各大應用市場

和全球社交媒體下載量排行榜榜首



現在

字節跳動在全球

已經有240多個全球辦公室


產品和服務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佔據應用商店總榜前列



8年時間

從⼀個⼩屋⼦

到240多個全球辦公室


現在字節跳動

已經有6萬員⼯了

而且⼤部分都是90後


疫情期間

這些年輕人也沒閒著



目前已資助了2000+名

奮戰一線醫護的人員

看來這家年輕人主導的公司

不僅生猛還挺暖的


總之,8年只是個開始

更多故事還在繼續上演

說了這麼多

通過故事我們可以總結出他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