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漲,美元下跌,外媒:中國買家擬將用人民幣大規模購買石油

3月24日,隨著美聯儲宣佈史無前例的無限量的刺激措施促使交易員拋售美元,美元指數從歷史高點下跌,脫離三年高位,原因是美聯儲無限制的量化寬鬆政策促使投資者押注可能會緩解美元流動性緊缺的問題,並降低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一般情況下,全球中央銀行的流動性增加對該國貨幣而言是負面影響,不過,顯然現在是不正常的時期,因此,美元的前景將更多地取決於金融系統的流動性壓力程度,換句話說,貨幣市場壓力越大,投資者越有可能恐慌性買入美元,美元或將重新走升。

上週,市場由於對新冠狀病毒的影響越來越大,投資者拋售了除美元以外的包括黃金在內的幾乎所有資產以獲得現金。

在美聯儲承諾購買大筆資產以支持市場之後,原油價格也扭轉了跌勢,目前美布兩油均上漲4%,在美國原油創下自1991年以來最糟糕的一週之後開始反彈 ,近幾周以來,美國油價已累跌逾30%,並使得美國近50%的頁岩開採企業處於破產的邊緣,按高盛稍早前提供的數據模型顯示,如果油價低於45美元,那麼美油企業就會出現利潤問題,目前美油報收25美元/桶左右。


北達科他州新鎮附近的一名石油鑽探工人

而就當美國頁岩油巨頭還在為全球原油產量和油價喋喋不休之際,目前,包括中俄及歐盟在內的多國在能源交易領域去美元化或繞開美元進行結算的舉措已經出現。

特別當中國版的人民幣原油期貨橫空出世後,已成為亞洲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貨,最重要的,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深入,尤其是原油人民幣體系的成形,這將逐漸替代部分亞洲市場或削弱石油美元的市場份額。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正在擴大用人民幣購買原油的定價能力、從而繞開美元在石油結算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要知道,近幾十年以來,世界各國石油市場一直遵循著“要買石油就需要美元”這一原則來交易,但是,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就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點燃了去石油美元的火苗。

BWC中文網財經團隊也多次強調,目前,許多產油國已經非常樂意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因為,在當前美元荒的背景下,他們既不需要用大量的美元儲備來購買,更不需要支付美元兌換匯率差費來購買石油。

據路透社統計稱,目前,人民幣原油的國際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6%,比如,在推出的頭一年,其表現已好於以美元計價的布倫特原油,後者在1988年首次推出那年從占主導地位的WTI手中才佔得3.1%的份額,而人民幣原油期貨僅用了很短時間就迅速躋身世界原油交易所前三之列,最新的成交量更是迪拜的49倍,該外媒更是直言不諱的稱,”不論是俄羅斯還是迪拜,此前對石油美元發起的挑戰都失敗了,但中國成功做到了迄今為止別人徒勞嘗試的事情“。


更早些,中國煉油巨頭中國石化也已經簽署了首筆以人民幣原油期貨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且計劃簽署更多此類合約,報道稱,相關部門已非正式要求一些金融機構為擬人民幣大規模結算進口原油作準備,以充實戰略石油儲備,特別在目前國際油價因受新冠肺炎和沙俄石油價格戰而使得原油價格較去年高點跌去一半的背景下。

而對於讀者朋友們比較關注的油價來說,原油人民幣定價功能初顯及人民幣國際化加快後,更意味著將有助於從主要的國際原油基準手中佔有部分定價權來對沖油價上漲的風險,但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這對誕生才兩年的人民幣原油期貨這顆石油貨幣新星來說,仍然任重道遠。


對此,摩根大通期貨首席執行官Rochelle Wei進一步表示,隨著中國繼續開放期貨市場並推出新品種,將會有更多海外投資者加入,而接下去,按盛寶銀行的最新預測,目前,許多產油國已非常樂意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由於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目前,人民幣定價功能已經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