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堪培拉”,唯一裝備過的外國噴氣式轟炸機——B-57轟炸機

眾所周知,轟炸機是航空兵實施空中突擊的主要飛機,目前是大國才能玩的起的武器裝備。現在世界上列裝的轟炸機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冷戰時期研製的。提起美國在冷戰期間研製的轟炸機,可能很多人率先會想到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B-1B“槍騎兵”轟炸機、B-2“幽靈”隱身轟炸機,這幾款轟炸機雖然是冷戰期間研製出來的轟炸機,但是現在卻以及服役在美國空軍當中,成為美國空軍戰略核打擊力量。

其實在美國戰略空軍當中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戰略轟炸機,雖然是不知名的轟炸機,但是卻為美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比如B-45“龍捲風”轟炸機、B-50轟炸機等,不過這些轟炸機卻是美國自主研發的。其實在美國空軍當中還從國外引進了一款戰略轟炸機,這款戰略轟炸機就是英國的“堪培拉”轟炸機。從英國引進“堪培拉”轟炸機之後,美國便在這款轟炸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從而建造了B-57轟炸機。

英國的“堪培拉”轟炸機

說起“堪培拉”轟炸機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當時作為老牌軍事大國的英國可是有著雄厚的軍事實力,研製出來的轟炸機性能是非常的強。美國相中這款“堪培拉”轟炸機足可以看出是多麼的優秀。但是提起美國的B-57轟炸機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了,不過該機卻為美國在冷戰初期當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捋一捋美國的B-57轟炸機。

研製背景

在二戰結束之後,轟炸機開始以螺旋槳發動機為動力的轟炸機轉向噴氣式轟炸機,當時很多軍事強國都開始研製新的噴氣式轟炸機,畢竟噴氣式轟炸機在當時速度是非常的快,德國在二戰期間的Ar234型轟炸機給這些國家留下了深刻地印象,當時美國也在研製噴氣式轟炸機。在冷戰初期的時候,美國空軍開始列裝了自己國家研發的首款B-45噴氣式轟炸機,不過該轟炸機載彈量小,不能堪負重任。再加上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空軍迫切的需求一款能夠快速使用的輕型噴氣式轟炸機,當時美國空中當中的B-26轟炸機已經逐步退役,這時候英國列裝的“堪培拉”轟炸機進入了美國的視線,就這樣美國從英國引進了“堪培拉”轟炸機,並且對“堪培拉”轟炸機進行了改進,從而建造出來了B-57轟炸機。

美國研製的首款噴氣式轟炸機B-45

研發歷程

美國在轟炸機方面可是有著特殊的感情,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就知道轟炸機的重要性,為了能夠在轟炸機方面保持絕對的領先,美國這時候就開始借鑑德國的噴氣轟炸機資料等等。冷戰初期,美蘇兩國開始在轟炸機上展開了競賽,當時美國空軍當中並沒有一款可以全天候操作,用於戰場阻絕的轟炸機。美國知道這項短板之後,就立即對國內飛機制造商提供一種合適的轟炸機設計。

美國需要全新的噴氣式轟炸機後,並且為該機提出了一些需求,也就是新型轟炸機的指標。當時美國空軍認為新型的噴氣式轟炸機必須要裝備噴氣式發動機,以此能夠保障該機的速度。除此之外,該機巡航速度每小時需要達到740千米左右,航程至少需要為1850千米,升限最好能夠在12000米以上。並且該機能夠具備有低空轟炸的能力,在夜間和天氣複雜的情況下執行轟炸任務。這些指標提出之後,美國空軍更是表示儘快裝備部隊。

AJ-1“野人”艦載攻擊轟炸機

當時美國空軍提出這個指標之後,立即有幾個航空巨頭接下了艱鉅的任務,這幾個巨頭分別是馬丁公司、北美航空公司。馬丁公司、北美航空公司並且提出了方案,其中馬丁公司為XB-51,北美航空公司提出了兩種方案,第一種是AJ-1“野人”艦載攻擊轟炸機,另外一種是B-45噴氣式轟炸機的改進型。除此之外,美國空軍還將國外的兩款轟炸機加入了競爭當中,一款是加拿大的阿弗羅加拿大公司的CF-100,另外一款就是最後獲勝的英國電氣公司研製的“堪培拉”轟炸機了。

我們先來看下這幾種方案,北美航空公司AJ-1“野人”艦載攻擊轟炸機,該機裝備了三臺發動機,其中兩臺是活塞式發動機,另外一臺是噴氣式發動機,由於速度達不到要求,與美國空軍提出的指標相差甚遠,最先被淘汰。北美航空公司另外一種是B-45噴氣式轟炸機的改進型,當時B-45噴氣式轟炸機已經開始被美國下訂單,雖然北美航空公司對其進行了稍微的改進,但該機並不具備夜間作戰的能力,也被淘汰。而加拿大的阿弗羅加拿大公司的CF-100雖然速度上有優勢,但是在航程與載彈量方面非常的差,不能滿足美國空軍的需求最後也被淘汰。

馬丁公司為XB-51方案

最後剩下馬丁公司為XB-51方案與英國電氣公司研製的“堪培拉”轟炸機,馬丁公司為XB-51方案該方案是加裝了三臺噴氣式轟炸機,分別位於飛機的機身兩側,以及尾部,該機採用了變後掠翼設計,在當時可是非常的先進,速度上達到要求了,但是該機卻負載係數直接低至到了3.67G,該機在航程上卻不滿足了。這時候英國製造的“堪培拉”轟炸機在空中不加油就能飛越大西洋,到達了美國。美國對其評估之後,“堪培拉”轟炸機各項性能指標都要優於XB-51方案,除此之外,“堪培拉”轟炸機還能進行改進。

當時“堪培拉”轟炸機獲得美國空軍青睞之後,立即就開始向英國下達了訂單,但是由於英國當時生產的“堪培拉”轟炸機只能滿足自己國家裝備,美國只好選擇自己國家的公司進行生產。為了安慰馬丁公司,就讓馬丁公司在本土設立建造生產線,正式命名為B-57轟炸機。為了能夠讓B-57轟炸機早日列裝部隊,美國便對“堪培拉”轟炸機進行了重新設計,進行從新設計是方便讓該機換成美國的製造標準。

美國空軍列裝的B-57轟炸機

美國對“堪培拉”轟炸機的主要修改為,乘員修改為兩人,比“堪培拉”轟炸機的3人少了一人,增加了2個翼尖副油箱,這樣能讓B-57轟炸機的航程大幅提升。除此之外,還對彈藥艙進行了改進,並且加裝了旋轉艙門,這樣能夠讓彈藥艙更快地打開,從而更快的完成轟炸的任務。還對該機的機炮進行更換,並且更換了先進的瞄準系統,並且換裝了新型的動力系統,在動力系統上增加了冷卻空氣進氣口,從而讓該機在空中滯留時間更長。就這樣,首架B-57A轟炸機被建造了出來,並且在1953年7月20日進行了首飛。從此,B-57轟炸機開始進入量產階段。

馬丁公司建造的B-57A轟炸機

機體結構

B-57轟炸機是馬丁公司在英國“堪培拉”轟炸機基礎上進行改進而來的一款具有全天候作戰的轟炸機,該機的外觀大小基本與英國的“堪培拉”轟炸機。根據數據來看,B-57轟炸機機長19.96米,翼展19.51米,高度4.75米,機翼面積89.2平方米。由於機身並沒有多大變化,該機的機身結構運用了大量的金屬設計,其機身採用半硬殼承力蒙皮結構,副翼採用鋁合金打造。B-57轟炸機的佈局與“堪培拉”轟炸機的佈局也是相類似,該機採用了平直翼、懸臂式中單翼的佈局。這樣的設計能夠讓飛機的穩定性更加強,空中滯留時間比較長。該機擁有兩名人員,分別是駕駛員以及領航員兼炮手。在航電方面,該機加裝了計算機,轟炸導航雷達等。

美國B-57A轟炸機三視圖

動力設計

美國B-57轟炸機在動力方面使用了2臺阿姆斯壯系德利生產的無加力版賽菲爾式J65-W-1發動機,替換了英國的埃汶101渦噴發動機。據悉,J65-W-1發動機每臺推力達到了3.26公斤,使用2臺阿姆斯壯系德利生產的無加力版賽菲爾式J65-W-1發動機每小時時速更是達到了937千米每小時。除此之外,該機在進行改進當中,換裝了推力更強勁、更省油的發動機,從而讓該機的航程再次提升。

從側面看美國B-57轟炸機動力設計

武器設計

美國B-57轟炸機擁有一個彈艙,該彈艙既可以攜帶常規炸彈,也可以攜帶小型核彈。不過該彈艙的設計是加裝了旋轉艙門,從而讓該機更快的投彈。除了彈艙之外,該機的八個翼下掛架和兩個翼尖掛架都可以掛載炸彈或者是火箭彈。為了能夠讓該機具備有非常強的空戰實力,該機裝備了八挺0.5英寸機槍,以及四門20毫米機炮。該機的作戰力可謂是非常的強大。

正在降落的B-57轟炸機

升級改造

B-57轟炸機從建造是沒有原型機的,從英國引進過來之後,直接開始批量生產。該機一共發展了多個型號,其中有B-57A、B-57B、B-57C、B-57E、B-57G、EB-57A、RB-57A、RB-57D等等。B-57A型主要是為授權制造的,僅建造了8架。而B-57B型這是量產型,主要進行了更換髮動機,採用了平坦的玻璃,從而讓該機能夠實施夜間低空轟炸的任務。而B-57C型主要是教練型,用於飛行人員的訓練。B-57E為拖靶機型,B-57G是在B-57B型的機身上進行改進,加裝了紅外線及電視系統,從而具備了夜間轟炸能力。而EB型號開頭的則是為在B-57型上改進成的電子作戰機,RB型號為偵照型。其中RB-57D更加的先進,換裝了J57-P-9發動機,加長了翼展,該機的偵察能力非常的強。

性能參數

B-57轟炸機空重13.6噸,最大起飛重量25噸,載彈量2.7噸,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的時速達到了937千米每小時,實用升限為14000米,作戰半徑1500千米以上,航程3380千米。

正在執行任務的B-57轟炸機

最後的走向

縱觀B-57轟炸機,它是美國引進的一款輕型噴氣式轟炸機,同時也是美國空軍當中唯一一款引進的噴氣式轟炸機。該機是美國空軍應對當時局勢所採購的一種過渡型號,用來替換B-26“入侵者”。後來該機遇到航電等問題,在服役期間卻是發生了很多的事故,飛機事故率與號稱“機組殺手”的B-47轟炸機是不相上下,最後該機不得不老早的退役,改進稱電子戰機以及偵察機來用,到最後全部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是該機的偵察型號以及電子戰機卻為美國空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冷戰期間經常到世界各國附近執行偵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