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一戶一策”,上海外企復工率99.9%

“我們感受到來自中國政府的支持,我們外資企業也有責任用自己的方式繼續傳遞這份力量。”迅銷(中國)商貿有限公司財務沈纓介紹,疫情爆發後,該公司向32000名員工承諾“不裁員、不降薪。”

迅銷(中國)擁有知名品牌“優衣庫”,疫情期間向一線醫護人員捐贈了價值約252萬元的高功能保暖衣物。從稅務部門的支持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優惠政策推送中,沈纓瞭解到,這批捐贈物資可以全額在所得稅稅前扣除。

近期,“上海28條”等系列優惠政策和服務舉措持續落地。截至3月8日,上海外資行業復工率達到99.9%。

近日,港資企業臺巨紡織(上海)有限公司也收到了一份復工“紅包”,紫竹高新區主動找上門,為其提供了專項扶持資金250萬元。

臺巨紡織(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紡織製品批發、零售,以及紡織製品技術開發服務的港資企業,僱傭員工超百人。2月以來,閔行區稅務局依託稅收大數據,加強對復工復產企業經營能力評估,從企業收入、成本、費用、流動資金、工資薪金等維度出發,快速搭建數學模型,測算出資金流動性觸警企業。根據數學模型測算,臺巨紡織可能存在一定流動性緊缺跡象。

閔行區稅務局主動與企業對接,宣傳研發費加計扣除比例提高以及疫情期間專項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將企業稅收貢獻度、疫情影響測算等相關數據共享至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在獲取臺巨紡織等流動性觸警企業名單後,加快資金兌付審批進度,調配資金,確保兌付到位,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據瞭解,在閔行區,除了紫竹高新區這些產業園區,財政局、金融辦也陸續收到疫情影響測算等相關稅務數據,稅務部門希望通過“數據共享”助力企業發展。

交通運輸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之一。虹口區稅務部門對該行業復工以來的開票戶數和金額進行深度分析後發現,雖行業整體已呈現逐漸回暖趨勢,但“旅客票務代理”子行業開票數據卻明顯滯後。

“這引起了我們的關注。”虹口區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立即對相關企業展開排摸,通過與申報數據交叉比對,篩選出可能符合政策條件企業,然後‘一戶一策’開展‘滴灌式’輔導。”

意大利獨資遊輪船務公司——歌詩達郵輪船務(上海)有限公司就是稅收大數據定位到的企業之一。陽春三月本該是熱鬧繁榮的旅遊黃金期,因全球疫情的爆發和蔓延,遊輪市場運營跌至“冰點”。歌詩達取消了近期從中國母港出發的所有航次。

“我們很關心這次疫情期間新出臺的稅收扶持政策,恰好稅務局就找到了我們。”歌詩達遊輪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最新政策規定,相關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

作為中國內地吸收外商投資規模最大、外資總部機構最多的城市,外資企業在上海市的作用舉足輕重。上海市稅務局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逐項落實“便民辦稅春風行動”85條措施,不斷提升上海稅收營商環境,積極幫助外企復工復產的同時,進一步堅定外資企業投資中國、紮根中國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