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 播種“希望”——延川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春風浩蕩,萬物復甦。不誤農時,方得先機。泥土的芳香,那是農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味道。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延川縣的鄉間原野、田間地頭,那些慣常的勞作如整地、搭棚、育苗、上肥、覆膜、下種等,都在有序地進行著,似乎這場疫情帶來的陰影在人們的忙碌中漸漸淡去。也是,當人們掌握了科學的防控知識和理性應對的智慧,誰還會慌亂地談“疫”色變呢。

不錯,這場突發的疫情給今年春耕備耕帶來了諸多困擾和不便,但面對疫魔的洗禮和考驗,春耕春種不誤農時則更是一場大考,既考驗著我們統籌兼顧、防疫生產兩不誤的能力和智慧,又以刻不容緩的緊迫感逼迫我們用實際行動作出回答。

防控不放鬆 人勤春更早

如何把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延川縣廣大黨員幹部立足當地疫情防控實際,堅持防控疫情和積極組織春季農業生產兩不誤,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統籌兼顧,靈活精準施策,贏得了主動權。

疫情擋不住春天的腳步,隨著氣溫回升,延川縣一方面持續強化科學防控、聯防聯控,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努力做到不誤農時、不誤農事,有序進行春耕備耕,積極開展農業生產。今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預計19萬餘畝,其中玉米6.3萬畝、豆類4萬畝、穀子4萬畝、馬鈴薯5.4萬畝。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幹部和廣大群眾同心協力,克服困難,把希望的種子種植在廣袤的山鄉大地。

受疫情影響,延川各地少了一些“大會戰”的做派,多了一些各自奮戰的孤獨身影,自然看上去沒有往年那般熱鬧。果樹種植戶忙著為果樹鬆土、施肥;大棚種植戶忙著給大棚裡新栽的菜蔬澆水、授粉……一切農活在農民的手裡,熟練而充滿挑戰。熟練的是慣常的勞作,挑戰的是每年都有農技員送來許多似曾相識又陌生的農業新技術、新要求、新理念。

村民田浪浪是賈家坪鎮田家川村的一個普通村民,這天一大早他就開著旋耕機來到了自家地裡,準備早早翻完地好下種。往往靠人力翻地,他總是要動員家人,人多力量大,可自從有了這個新機器,他就信心大增,效率大為提高,就再也不用勞煩家人了。只見他穩穩地把控著旋耕機,伴著旋耕機隆隆作響的聲音,身後露出一片片新鮮的泥土。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土地瞬間被激活了,他的眼神裡閃著興奮的神色。

趁著休憩喝水之時,田浪浪發表了自己的農情感言:“季節不等人,農事不用等公家催,自家的事,自己得操心。防疫時,我們聽從政府號令,不扎堆、待家裡,勤消毒、勤洗手,搞好自己的衛生,內防病毒傳染擴散,外防病毒輸入感染,沒給國家增加負擔,也沒給政府添亂。現在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了,正好把耽誤的時間補回來。這不用動員,大家心裡都懂。令人高興的是,現在務農各種鐵疙瘩‘幫手’很頂事,就說手裡的這臺鐵疙瘩吧,對我們來說真的是省心省力,人不受罪不說,效率也比過去提高了不少。老話說得好,土地不哄人,只要好好幹,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

同樣勞作的情景也出現在延川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裡,工人們也忙得熱火朝天。栽培室裡,起苗、澆水、移栽……各個工序緊張有序地進行著;院子裡,工人們將碼放整齊的秧苗裝車,一輛輛裝滿秧苗的配送車正在等待發車。

“為了滿足春耕備耕需求,我們進行了充足的種苗儲備。目前,我們7個大棚裡大概育有360萬株秧苗,西紅柿、辣椒、西瓜、小瓜、茄子等各類瓜果蔬菜都有,基本能滿足全縣農戶的種植需求。”示範園總經理趙福泰說。

為確保疫情防控和育苗工作“兩不誤”,在育苗過程中,該示範園把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工作中除了採取穿戴口罩和防護服、對工人進行體溫檢測登記以外,還將工人合理分散在不同的大棚裡作業,避免人員扎堆勞作,防止出現密切接觸。

趙福泰說,秧苗培育不能耽誤,但工人安全同樣重要。他指著棚內張貼著的《疫情防控通告》說:“我們按規定製定了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不符合要求是嚴禁進入園區大棚的。嚴格落實這些科學防控措施,就是我們做好育苗工作的最大底氣,我們教育大家提高認識,讓人們理解:這些科學防控經驗是人們用生命和血換來的,它究竟有多值錢?那得用你的行動來回答。”

線上直播搞培訓 農民“充電”更便捷

延川縣農業農村局不僅提早印發了春耕備耕通知,還組織技術員以多種形式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疫情當前,來不得絲毫鬆懈和麻痺大意,技術員通過網絡直播、微信授課等形式給農民“充電”,耐心解疑釋惑,幫助村民掌握新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技能,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歡迎。

“這幾天氣溫回升快,要注意及時給大棚通風,抓緊時間澆水……”近日,聶家坪大棚種植戶王小平每天都會在微信群裡收到農業部門的技術指導信息。王小平說,往年這個時候,縣裡的農技專家常來地裡指導。現在受疫情影響,現場指導沒那麼頻繁了,但線上互動更加有針對性,更方便互動,跟技術員增加了親密感和友情,效果更好。

“今天,我為鄉親們講的是紅棗種植管理中如何科學施肥、灌溉、修剪及各種病蟲害防治知識,如果鄉親們有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在微信裡互動交流,有問必答,根本別擔心會誤事,相互尊重的意識就是這樣培養和建立起來的。”3月2日,縣紅棗站技術員通過微信群,為全縣棗農開展了網上授課培訓。棗農在技術員的指導下,按照修剪要點對棗樹進行修剪。學到新技術的村民白峰說:“經過專家指導,我終於學會怎麼更好地修剪棗樹了,希望今年紅棗的產量和質量都好於往年。”

在文安驛鎮白家塬村的果園裡,縣果業局副局長楊延收通過“快手”直播給全鎮果農帶來了一堂直觀、實用、精彩的網絡培訓課。在1個多小時的直播中,楊延收重點從春季果園的修剪、塗白、拉枝和防病蟲害等方面作了詳細講解。在和果農在線視頻互動期間,對果農的一些疑惑逐一進行解答。十里八鄉的果農們在自家果園裡觀看直播,大家的目光一直追隨著楊延收的剪刀,生怕錯過每一個知識點,觀看人數達到500多人。如此受關注,果農們如此求知若渴,這讓講課的楊延收感到很有成就感,在果農的心中他已經成了真正的“網紅”。

“平時‘快手’上我就是聽聽唱歌、看看段子和陝北說書等,沒想到現在不出門還能學到實實在在的蘋果管理技術,以後這樣的直播可以多組織幾次,這樣我們果農就能隨時學到更多技術了。”白家塬村果農樊建設說出了眾多果農的心聲。

在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為避免開展人群聚集式培訓,該縣農業農村局架起網絡橋樑,通過信息發佈、網絡課堂、專家視頻、電話諮詢等方式,指導農民進行設施農業栽培、農機操作、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截至目前,通過網絡直播舉辦農技培訓班10期次,培訓農民達1300人次。

線上線下銷售忙 春季生產步履急

為做好春耕備耕工作,保障農民用上放心農資,該縣在春耕農資儲備中實行早計劃、早儲備、早供應,採取微信、電話直購等便捷靈活的購銷方式,加強與農資生產廠家、供應企業的聯繫和合作,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採購到農藥、化肥等農資;農業農村局架起“綠色橋樑”,發放“綠色通行證”191張,確保疫情期間農藥、化肥、種子等農用物資買得到、拿得回、用得上,蔬菜、瓜果、畜禽等農副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縣蔬菜站積極做好果蔬銷售點和農戶的產銷對接,打通蔬菜生產基地與市場的流通渠道,確定全縣14家蔬菜門店為應急供應點和4個主要蔬菜市場為定點採購地,有效解決了蔬菜銷售難問題。

溫室大棚裡,翠綠的辣椒掛滿枝頭。李海濱正在忙著採摘新一茬的西紅柿。“今天又預訂出去400多斤西紅柿,咱的西紅柿品質好,縣上各大超市都搶著要。”李海濱得意地說。

和現在的緊俏市場不同,剛過年那會兒的西紅柿市場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客商進不來,自己沒銷路,眼瞅著西紅柿就要爛在地裡了。“我和我老婆站在這個大棚裡,看著一棚西紅柿,心裡直髮愁。”李海濱說。

縣蔬菜站的幹部在檢查大棚疫情防控工作時,瞭解到村民為蔬菜銷售問題發愁,積極協調延川幾家大超市從村民的大棚裡進貨,並在果蔬供銷合作社專門開闢了蔬菜門店,村民可以把菜送到門店完成銷售。為了方便村民送貨,縣農業農村局為進出送貨的車輛辦理了“綠色通行證”。

“現在辣椒基本都銷售完了,整個疫情期間,我大概賣了4000多斤西紅柿,收入1萬多元,多虧蔬菜站幫忙,要不這一年就白忙了。”李海濱說。

此次疫情正倒逼著幹部轉變服務方式和理念。“通過線上銷售平臺和產銷對接模式,我們為全縣100多戶大棚種植戶銷售西紅柿、黃瓜、西葫蘆等各類蔬菜4萬多斤,累計收入12萬元。”縣蔬菜站站長李瑞鋒說。

“多虧了劉潤林主任幫忙打開銷路,要不然我這些草莓就要爛在地裡,我們一年辛苦就要打水漂了。”永坪鎮聶家坪村草莓種植戶呼金葉心情大好。此刻,呼金葉最想做的就是向劉潤林道一聲謝謝。

呼金葉在村裡種了2棚草莓,眼看到了豐收的時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草莓這個曾經的“香餑餑”成了滯銷品。錯過了季節肯定賣不上好價錢,甚至還會爛在地裡。呼金葉一籌莫展,如坐針氈。

作為段家圪塔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的劉潤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疫情期間如何把草莓賣出去呢?“當前外賣這麼方便,這麼好的草莓為啥不能和外賣平臺合作呢?”劉潤林隨即便拿起電話和朋友進行了溝通。很快,電話那頭有了回覆,延川賓館總經理劉海波願意提供幫助,同意把草莓掛在延川賓館的商家頁面上進行銷售。原本賣不出去的草莓瞬間成了搶手貨,第一天就賣了200多斤,收入4000多元。

面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複雜嚴峻形勢,如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為今年的農業農村發展工作下好先手棋,對此,該縣主管農業副縣長劉顥有清醒的認識。他說,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重點抓好五項工作:一是要按照抓實抓細要求,防集聚、防輸入、防擴散,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二是要發揚善作善成韌勁,採取“分時下地、分散幹活”的方式儘快投入生產,全面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各項工作;三是要保持決戰決勝姿態,抓清零、防返貧、促增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四是要堅持求真求實作風,抓項目、抓產業、抓振興,全面推進各項工作不折不扣落實;五是要推動德治法治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目標。(通訊員 曹苗苗 記者 杜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