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朝歲月沉浮無意 九百年風雲榮辱不驚 大同善化寺免門票看點


善化寺大門

耿彥波撰句,韓美林書寫的門匾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五方佛

近景

大雄寶殿內

大雄寶殿二十四諸天塑像——鬼子母

三聖殿

天王殿,現為山門

文殊閣,普賢閣

大門前五龍壁

大同善化寺,中國現存遼、金時期佈局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寺院建築。其中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三聖殿、天王殿、普賢閣為金朝初期,文殊閣為現代建築,四座遼金建築保存在一個寺院,在中國唯有善化寺,1961年,善化寺就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近善化寺,首先看到的是原大同市長耿彥波撰句,名家韓美林敬書的楹聯:

七王朝歲月滄桑沉浮無意閒看人忙

九百年風雲變幻榮辱不驚靜觀事變

此聯寫大同歷史,說滄海桑田,有哲理、論人生,蘊禪機,意境幽深,堪為佳句。

善化寺最大殿宇為大雄寶殿,遼代建築,殿內正中供有泥塑金身五方佛像,殿內東西兩側磚臺之上置有二十四諸天塑像,神態各異,性格鮮明。

左側的鬼子母,非常引人矚目。鬼子母神,是所有羅剎鬼中最殘暴的,而且,最喜歡吃人類的小孩兒專吃人間小孩,稱之為“母夜叉”。後被佛法教化後,成為專司護持兒童的護法神。

善化寺泥塑的鬼子母神,是鬼子母成佛後的塑像,慈祥和善,還被中國民間奉為送子娘娘。塑像旁邊,則是鬼子母成佛之前兇狠殘暴的模樣。一個神,兩個塑像,一個慈眉善目、一個兇狠殘暴,成佛前的殘暴和成佛後的善良,形成鮮明對比,它告誡世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能修的正果。

中殿為三聖殿,為金初代表性木結構建築,佛壇上的華嚴三聖為金代原塑,釋迦牟尼居中,左文殊,右普賢。三聖塑像前,二肋侍菩薩侍立,佛壇後有護髮韋陀塑像,手持降魔杖,威武雄壯。

天王殿為山門,門內有明代所塑四大天王,橫眉怒目,姿態威嚴。山門外懸“善化古寺”,內懸“威德護世”,皆為書法上品。

普賢閣為金代重修,但尚存唐代樓閣遺風。文殊閣與普賢閣相對,民國初年被毀,近年重建。

善化寺大門前的明代五龍照壁,原為大同興國寺龍壁1980年拆遷而至。雕龍形態之優美、雕刻之精細、意境之深遠,堪與大同代王府前的九龍壁媲美。

此外,善化寺還有諸多看點,大雄寶殿內的康熙年間190多平方米佛教壁畫,朱牟碑、王勃碑,均為稀世珍品。

為促進大同旅遊業的發展,大同政府對擁有諸多“國之瑰寶”的全國重點文物單位善化寺,免收門票,這對於熱愛旅遊的廣大民眾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