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噴火兵一到,越軍"地老鼠"被烤成焦炭,抱頭鼠竄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如期打響。而地處邊境的老街,則成為了我軍前進道路上必須拔除的橋頭堡。當日凌晨,在夜幕的掩護下,我噴火12班的戰士跟隨步兵團一道行動,自老街兩側渡過南溪河,迂迴該地。

這個出其不意的行動,使越軍在老街正面修築的碉堡工事失去作業,迫使其在側翼慌忙迎戰。我部尖刀連猛插敵陣,在小槽地區與敵人展開了奪取制高點的激戰。

小槽地區是敵人據守的兩山當中的一個山凸部,也是通向越軍縱深的必經之地。越軍在此瘋狂抵抗,使負責進攻的尖刀連進展甚微。連續11次衝鋒,都未能奪下小槽。

【如今的越南老街市。】

面對躲藏在洞窟、掩體裡的越軍,我軍炮兵的火力一時之間也難以發揮作用。步兵連長大手一揮,讓噴火兵吳聯邦帶著噴火器,去消滅掉猖狂的敵人。

在戰友們的火力掩護下,吳聯邦順利推進至距目標僅40米的地段,他冷靜地觀察了一下地形,飛速向前躍出十來米,敏捷地跳進戰壕裡的一處單人掩體,迅速出槍、瞄準,數秒內,三條火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鑽入了越軍掩體,燒的敵人哇哇大叫、抱頭鼠竄。

暗堡上的房子著火了,裡面的彈藥庫也爆炸了,越軍的機槍也成了啞巴。

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越軍的環形防禦工事,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殲滅頑抗之敵。】

殘存的越軍龜縮在9號高地的暗堡與地道內,妄圖阻擊我軍前進,繼續頑抗。2連連長張大學領著戰士們猛追猛打時,突然發現一個越軍鑽進了與交通壕相連的屯兵洞。

戰士們用越語在洞口向敵人喊話:"繳槍不殺,中國人民解放軍優待俘虜!"

洞裡沒有動靜,戰士們小心地向洞內探去,迎來的卻是致命的槍彈。越軍仍然在利用洞窟頑抗!張連長決定,讓噴火兵治一治這個"猴子兵"。

噴火兵烏以功受命後,拔腿跑到離屯兵洞僅數米的位置。由於地形原因,退半步,就噴不到越軍的藏身處;就近噴,又有可能傷到自己。

怎麼辦?烏以功沒有多想,跨步出槍,立姿噴射,一條火龍直撲洞內,燒的越軍嗷嗷鬼叫,再也無法動彈。而一部分從洞口反射回來的火苗,也讓烏以功掛了彩:他的臉被燒紅了,起了密密麻麻的水泡。但他沒有下火線,繼續跟隨步兵作戰,又連續滅掉越軍兩處火力點。

【條條火龍殲頑寇。】

經過三天的激戰,老街被我軍所攻克。囂張跋扈的越寇,再也不能仗著地堡工事,從裡面射來威脅我軍戰士的毒彈了。而對越自衛反擊戰,最終也以我軍的勝利收兵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