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夯實黃金坑 外圍衝擊放緩後A股將率先走出陰霾

原標題 調整夯實黃金坑 A股配置窗口漸近

科技股顯著調整

全球市場的動盪仍在持續。截至北京時間3月16日18∶12,英國富時100指數跌逾6%,法國CAC40指數跌逾8%,德國DAX指數跌逾7%。

16日A股市場高開低走。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下跌3.40%,報2789.25點,上證指數跌破2800點;深證成指下跌5.34%,報10253.28點;創業板指下跌5.90%,報1910.77點。兩市成交額超過9500億元。

從盤面上來看,Wind數據顯示,昨日兩市上漲個股數為318只,其中漲停個股數為47只;下跌個股數為3433只,其中跌停個股數為184只。行業板塊方面,申萬一級28個行業全線下跌,跌幅最小的紡織服裝行業下跌1.32%,通信、電子、電氣設備行業跌幅居前,分別下跌8.14%、7.54%、6.30%。概念板塊中,口罩、流感等少數板塊上漲,網絡優化、射頻及天線、網絡規劃建設等板塊跌幅居前。

科技板塊顯著調整,一批核心科技股跌停。Wind數據顯示,通信、計算機、電子行業在16日單日市值分別減少1089.21億元、1821.64億元、3777.92億元,科技板塊市值合計減少6688.77億元。從個股情況來看,通信行業板塊內精倫電子、東土科技、南京熊貓、中通國脈、中興通訊等30多隻個股跌停,電子板塊內乾照光電、立訊精密、蘇大維格、風華高科、韋爾股份、兆易創新、晶方科技等30多隻個股跌停,計算機板塊內東方網力、中科信息、中科創達等近20只個股跌停。以核心科技股中興通訊為例,16日中興通訊跌停,截至收盤仍有16.5萬手封單封住跌停板,全天成交143.2億元。立訊精密跌停板上仍有7.1萬手封單封住跌停,全天成交56.0億元。

分析人士表示,在當前全球寬鬆以及自身估值優勢下,A股並沒有走壞的跡象。當前國內市場仍是資金相對理想的去處。

北向資金連續淨流出

在全球市場持續動盪的背景下,資產價格的快速縮水引發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齊跌,流動性危機進一步蔓延,北向資金近期也呈現持續淨流出態勢,曾經助推A股市場上漲的北向資金成為一把“雙刃劍”。

Wind數據顯示,上週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出417.95億元,創北向資金單週淨流出紀錄。上週5個交易日僅有3月10日淨流入30.96億元,其他4個交易日均為淨流出,其中3月13日淨流出147.26億元,創北向資金單日淨流出紀錄。16日北向資金繼續淨流出,淨流出金額為98.07億元。

從昨日滬股通、深股通十大活躍股情況來看,中國平安遭北向資金淨賣出8.15億元,貴州茅臺)、五糧液分別被淨賣出超5億元。此外,恆瑞醫藥、中國國旅、伊利股份均遭逾3億元的淨賣出。邁瑞醫療逆勢獲北向資金淨買入2.07億元,中科曙光、格力電器、光環新網也被淨買入。

對於北向資金的持續淨流出,淳石資本執行董事楊如意表示,目前來看,流動性造成北向資金流出還將持續,主要原因是這輪全球股票市場大跌,油價大跌,而A股沒怎麼跌,北向資金還是會依照自身的風控原則減配權益類資產。

平安證券表示,相較全球市場,A股市場具有相對韌性優勢,一是流動性相對充裕,二是風險敞口較低,可以被認為是全球權益市場的避風港。

A股配置窗口漸近

在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出,大盤與科技股出現顯著調整的情況下,機構對於當前市場如何判斷?

中信證券認為,本輪全球市場動盪源於資產端的短期流動性風險而非金融機構的融資流動性風險,美歐日央行積極的舉措基本阻斷了市場流動性風險向金融機構的傳導路徑,不會因下跌本身誘發額外更大的系統性風險。美國進入緊急狀態標誌著全球資本市場情緒已經見底,但嚴格防控措施落實後,預計市場情緒拐點尚需2-3周才會出現。

中信證券表示,在全球市場動盪的過程中,A股市場擁有充足的韌性,表現在:第一,中國經濟以及A股上市公司的全球敞口相對有限;第二,當前國內政策工具相較其他國家更加充足;第三,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仍然偏低;第四,A股市場增量流動性階段性放緩但整體仍然充裕。預計全球資本市場情緒的拐點與國內經濟修復、產業資本入市在二季度形成共振,全球投資者此輪風險資產集中拋售後再配置的過程中,A股的權重將明顯上升,成為經濟修復和產業資本入市以外驅動A股市場的第三股力量,助推A股在二季度開啟年內第二輪上漲。因此,3月下旬既是全球疫情的觀察期,也是A股的最佳配置窗口,新舊基建及相關科技龍頭依舊是全年配置主線。此外,重點關注政策推動下穩就業及促消費相關受益行業。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積極配置A股,短期看海外,中期看景氣。海外低迷是配置的良機,中期景氣是配置的主線。配置邏輯從供給轉向需求,綜合產業鏈景氣、逆週期政策,沿“成長價值螺旋”佈局。結合九大產業鏈、20個細分行業進行:第一,放眼短期,風格切換,建議超配傳統行業,如建材、機械、汽車、家電;第二,展望中期,成長價值螺旋,不可忘科技,如新能源、計算機、通信、電子。

方正證券表示,外圍市場衝擊放緩後,A股將率先走出陰霾,不必過度悲觀。投資堅守兩條主線:一是逆週期政策加碼相關的基建、地產和金融,關注建材、房地產、工程機械、建築、券商等;二是成長,對於近期調整到位,具備業績和景氣支撐的成長股可積極配置,關注TMT、先進製造、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

北京時間3月16日凌晨(金麒麟分析師)5時,美聯儲打出“王炸”,決定將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降至0-0.25%,並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摺合人民幣約5萬億元)。同時,年內中國央行第二次降準落地。在這樣的背景下,16日滬深兩市高開低走,核心科技股顯著調整,上證指數下跌3.40%,深證成指下跌5.34%,創業板指下跌5.90%。

中航證券表示,雖然全球疫情風險尚未釋放完畢,受外圍市場拖累,A股可能還將延續一段時間的震盪,但著眼中長期走勢,則不應過於悲觀。未來一旦全球形勢出現明顯緩和,A股有望領先於全球其他主要市場,率先走出震盪格局,啟動新一輪上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