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經濟——微度假的“化萌綿掌”

導語:在與行業的廣泛交流中,新旅界洞察到文旅消費正在朝一個新的業態發展,它出現在城市周邊,符合城市人群週末和小長假的出遊需求,具備文商旅等多種業態,可以與地產和商業聯動,並且投資體量不用很大。

我們將這種業態稱為微度假,並預測這種業態將成為文旅市場的一種重要產品模式。

為此,新旅界聯合行業知名投資機構和研究專家,組建了微度假研究院,我們將以此為平臺,陸續發佈相關研究成果,併為相關的產業發展助力。

潮流圈每年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新聞,而在去年六月,優衣庫憑藉與kaws聯名的T恤火了一把,眾人零點排隊、打架、扒衣、鑽門…簡直堪比動作大片,百米衝刺手機掉了也無法阻止他們的步伐。再往前回顧,二月份,星巴克中國門店推出的一款櫻花粉貓爪杯也成為了年輕人瘋搶的對象,被炒到原價格的10多倍;五月,《大偵探比卡丘》全國上映,上映十天持續穩坐單日票房第一的位置,這個生於1996年的“90後”IP已經至少吸金900億美元。

一個又一個的現象級網紅、動漫、萌寵的賣萌現象,揭示的是“萌文化”的滲透力,更體現出“萌”經濟的巨大潛力。

人生多煩惱,賣萌就會好

作為一個經常在網上衝浪的人,你可能正用著傑尼龜、可達鴨的表情包和朋友鬥圖,在抖音上刷到過“早安喵,午安喵,晚安喵喵”的插曲片段,然後在看到治癒小羊的時候打下“awsl”來形容那種心臟被狙擊的感受,並立馬下單。

“萌”究竟有什麼魔力迷得這群男男女女走不動道?其實,人們對“萌萌噠”事物的喜愛,近乎一種本能。生物學上的演化性適應讓人類天然親近可愛形象,即“幼體滯留”——喜歡一切有幼體特徵(大眼睛、大頭)的東西是人的天性

再者,在人口結構變化、人際關係重構的社會背景下,老齡人口、空巢青年、丁克夫婦、留守老人等人群逐漸湧現,城市化後冰冷的鋼筋水泥成為物理屏障,於是孤獨成為現代都市人的恆久情愫,感情的鬱結和宣洩誕生於這樣的時刻而恰恰是萌物按下觸發人們正面情緒的開關,讓人擁有安全感,卸下戒備、激發快感,成為人們情感投射的對象。

而最終,“萌經濟”的根本邏輯還是消費升級。40多年前,人們自顧不暇,普遍為自身溫飽而奔走,即使圈養動物也更多出於其功能性。如今,經濟發展帶動消費升級,形成驚人的消費購買力。早些年的民謠,現在的嘻哈搖滾,庸碌中人們更愛找些東西來標榜個性,以至於對“萌文化”的價格敏感度走低。

逃不過,連海明威也說“一個人不會被打敗,但是可以被貓毀滅。”

萬物皆可萌

“萌經濟”在萌寵、動漫、二次元的支撐下迅速崛起。《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萌寵經濟僅犬貓市場就已經達到1708億元的規模量級。萌物在“長椅實驗”中展現出的魅力和成年人內心抗拒長大的聲音被商家察覺後,就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品牌消費力量。

眾多熱門的背後都是“萌經濟”在發揮作用。自從去年發表了幾組“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和“康熙剪刀手”的照片,故宮便藉此一躍成為了文創IP的佼佼者,讓這些百年的文物開始“說話”,可風頭擋都擋不住。

“萌經濟”的崛起帶動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進一步推動了文創生產力的智慧增長,品牌“賣萌”真能賣出真金白銀。且不說Pokémon/寶可夢 “老少咸宜”“男女通吃”的強大能量,據CNBC報道,光是售賣表情包,靠臉吃飯的偶像天團Line每年就能入賬近2.7億美元。將各類賣萌式IP引進旗下的購物中心,吸引客群、引導消費,成了不少商業地產的共識。2014年,哆啦A夢展覽便讓西單大悅城“一舉成名”,商場單日客流達到14萬人次的歷史峰值。

萌IP商業價值排行(不完全統計)

一隻“萌熊”便能成就一個鎮。短短兩年時間,熊本熊便將熊本縣捧成了新晉旅遊網紅之地,國內外遊客紛紛慕名而來,為熊本縣創造了1244億日元(76.3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收益。萌貓也可以拯救小村落。角角落落裡總有某隻百姿百態的貓咪靜臥,走廊裡的銅鈴聲聲,貓行館、貓鋪和好多的卡通形象,讓落寞的猴硐有了溫和的天真味道。

貓行館(圖片來源:桐媽2017簡書)

“萌”元素商業價值的挖掘本質上是“萌”IP全產業鏈開發的過程。藝術授權增強了“萌文化”的可共享性,可愛營銷躋身業界新寵兒,製造沉浸式萌體驗成為增加用戶粘性的不二之選。

少不了,“萌文化”與商業運作的聯姻催生出一種新的文化經濟業態。

微度假,一“萌”打盡

可愛又迷人的萌形象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存在,並具有自營銷的特徵,與“微度假”的“微”核心完美契合。而恰恰難點也就在於人們追求精緻的微需求,並盼望使疲憊的身心得到慰藉。因此,萌系“微度假”該怎樣用新奇有趣的小點子制勝,打造一萌到底的深度體驗正待萬人解密。

微度假的“化萌綿掌”

手法以掌為主,要有“萌”人的氣勢。如何讓遊客在腦海中建立具體認知,為自己貼上可愛標籤,一個好的主題形象選擇很重要。

直擊心靈的武林“萌”主既可以是知名IP,也可以是完全無中生有的形象。當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胡斯卡鎮以盛產“與藍精靈小鎮很像的蘑菇”為契機,爭取到索尼影業授權時,油漆工用4000升藍色油漆把整個小鎮175座雪白的房屋外牆全部塗成藍色,藍精靈在胡斯安家了。

而那些沒有官方授權的,也能借助設計的力量塑造出獨具匠心的主題形象,正如平江石牛寨就藉著石牛山的傳說打造了原創IP波波牛,萌態可掬,大受歡迎。華僑城·歡樂田園則打上了萌寵的主意,將長頸鹿、羊駝、梅花鹿、綿羊、鵜鶘、奶牛、荷蘭豬以及各種各樣的兔子通通搬上場,加上野趣酒店裡的蜂巢房、帳篷房、樹屋房,成為人們週末出遊的絕佳選擇。迷人可愛的畫面勾起遊人期待。

華僑城·歡樂田園鹿溪牧場(圖片來源:OCT華僑城官方微博)

運轉舒展,動作連綿不斷,要將“萌”滲透到各個環節。微度假“賣萌”並非簡單地堆砌萌化元素,而是要在吃、住、行、遊、購、娛、的方方面面進行完美融合,讓人們不自覺地進入“萌”主王國。

在日本,萌系體驗從觀光車便開始了,“熊本—宮地”的Asoboy號以卡通狗“KURO醬”為主題,除了車廂內外無處不在的KURO形象,還特別設計了親子游樂車廂。在不同的主題遊樂中也可以看到“萌主”的身影,“SKP-S藝術實驗空間”中的“未來農場”便用一群軟綿綿的仿生羊來展現未來數字時代。羊群在圍欄裡溫柔地咩咩叫,小羊羔的頭抵住媽媽的下顎,吃草的羊群沒注意到你的驚愕,它們發出真實的叫聲,呼出溫熱的氣體……而曼谷的“TrueLove café”哈士奇主題咖啡廳則是將餐飲和萌物結合的典型,帶來超治癒的尋樂體驗。就住宿而言,萌物也能讓微度假目的地的酒店成為差異化的存在,亞朵酒店就曾與同道大叔聯合打造“亞朵奇妙夜”主題快閃房,客房裡隨處可見TongDao12”星座萌寵。全域化、全過的“萌”體驗不辜負每一次開始。

SKP-S未來農場(圖片來源:《安邸AD》)

勁力內蓄剛勁,外現綿柔,爆發迅猛,直接“萌”中要害。萌系“微度假”既要創新又要有市場接受度,如何設計出新奇搞怪的小點子,滿足消費者追新獵奇心裡的體驗設計成為制勝關鍵。

創意萌主題就在日本的阿蘇農場裡,形狀奇特且連綿成群的“饅頭屋”加上利用豐富溫泉資源設計出的不同風格療愈系統顛覆人們對於農場的想象。互動體驗的鬼點子則要像石牛寨的“騎牛”登山賽一般讓人印象深刻。騎著可愛的原創IP波波牛上山去,一邊欣賞沿途風景,一邊熱情衝刺。而產品設計的小心思正如人們一踏入臺灣南投縣溪頭的妖怪村,便是展開了一次和名字叫做“可愛妖怪“的小夥伴的探險之旅。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妖怪主題食物:妖怪竹炭冰淇淋、三眼怪湯圓、咬人貓麵包,光聽名字就讓人大呼驚喜。當然,

做到時時新,處處奇,屹立於大眾市場,應是萌系“微度假”的珍貴追求。

圖片來源:心感動包車旅遊團隊阿翔師傅微博


從需求端的萌心態到供給端的萌業態,“萌經濟”正在形成一種產業營銷的趨勢。“萌系”微度假讓資源不再是旅遊發展的唯一依賴,成為人們固定攝取庸常生活之外的一份安慰,風格鮮明,且戳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