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沿邊金改引人矚目 打造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

廣西沿邊金改創新成效引人矚目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訊 《人民日報》9月9日以《廣西沿邊金融改革激發新活力》為題,對我區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工作進行了報道。報道說,沿邊金融綜合改革是廣西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近年來,廣西加快金融改革開放步伐,多項先行先試的創新舉措引人注目。

在東興、憑祥、靖西等處於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一線的邊民互市貿易區,隨著互市貿易區引入正規金融服務,邊民不僅省去了現金交易的麻煩,還降低了他們分散結算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針對邊民參與互市貿易活動,柳州銀行百色分行設計研發了“邊民卡”“邊民貸”等創新金融產品,緩解了邊貿結算和融資等難題。

2015年10月26日,經外匯局批准,廣西成為全國首個開展經常項目下跨境外匯資金軋差淨額結算試點地區。政策實施後不僅降低了企業的匯兌成本,提高資金週轉效率,還減少了資金匯兌量,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經營實力。

近5年來,多項外匯管理新措施陸續在廣西實施,最大程度地幫助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內企業降低財務成本,有效避免匯率風險,提高資金運行效率,促進廣西跨境貿易便利化自由化。據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統計,截至2018年6月末,廣西轄區共有7家企業開辦經常項目跨境外匯資金軋差淨額結算試點業務,通過軋差結算,企業減少了92.9%的資金匯兌量,極大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此外,廣西區內金融機構積極支持試驗區內企業“走出去”,到東盟國家投資,與東盟國家企業開展經貿合作。2016年建設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作為聯合牽頭行,組建了10億美元的貸款銀團,目前銀團已為試驗區企業在馬來西亞關丹鋼鐵項目提供融資9.7億美元。2014年以來,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已累計為試驗區內企業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盟國家建廠、併購、承包工程提供銀團貸款、跨境擔保等融資服務近4億美元。

新聞鏈接:

廣西沿邊金融改革激發新活力(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

本報記者 龐革平

日前,記者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邊民黃達權正在電腦前操作結算程序,他向越南客商購買了一批海鮮,談好價錢後,黃達權通過線上付款的方式進行結算。“我們現在邊貿結算,不僅實現了人民幣結算,還通過‘互聯網+’,實現了線上交易、線上結算,在電腦上就能完成操作,非常方便。”黃達權很興奮。

“沿邊金融綜合改革是廣西對外開放的‘金字招牌’。”廣西金融辦主任範世祥說,近年來,廣西加快金融改革開放步伐,多項先行先試的創新舉措引人注目。

為外向型經濟添活力

無論是東興,還是憑祥、靖西,處於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一線的邊民互市貿易區,每天熙熙攘攘,人頭攢動。隨著中越兩國邊貿的日益興旺,互市貿易區“收銀臺”——邊民貿易結算服務中心應運而生。

互市貿易區引入正規金融服務,不僅讓邊民省去了現金交易的麻煩,還降低了他們分散結算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結算中心通過“邊貿服務平臺”與海關對接互市進出口數據,也解決了銀行對於真實性的審核難題,有效推動了互市貿易結算便利化、規範化。

針對邊民參與互市貿易活動,柳州銀行百色分行設計研發了“邊民卡”“邊民貸”等創新金融產品。邊民可通過“邊民卡”在靖西龍邦邊民互市貿易區進行貿易結算,並享有免收卡工本費、年費等多項優惠;“邊民貸”是柳州銀行專為邊民推出的36000元以下、3年內期限的小額免抵押貸款;截至2018年7月累計發放邊民卡2800張、“邊民貸”1700筆,共1360萬元,緩解了邊貿融資難等問題。

去年9月,中國人保財險廣西分公司推出的全國機動車輛出境綜合商業保險在憑祥口岸落地,填補了我國出境車險產品的空白。同年10月,廣西崇左設立跨境勞務人員人身意外保險試點,在中越勞務合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6月,桂林—越南下龍跨境自駕遊路線開通,跨境保險為中越旅遊合作開發提供了保障。

廣西企業走向海外,促進了外向型經濟發展。2016年11月,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成功為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在境外發行3億美元債券,這是廣西企業首次在境外直接公開發行美元債券。2018年伊始,該行又成功為廣西金融投資集團、中港投資有限公司在境外分別發行5億美元和2億美元債券。同時又陸續承接了廣西3家企業約9億美元的海外發債業務。

跨境貿易實現便利化

2015年10月26日,經外匯局批准,廣西成為全國首個開展經常項目下跨境外匯資金軋差淨額結算試點地區。

1個多月後,北海績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其境外交易對手績迅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協作,將其雙方貿易往來的跨境收入40萬美元和跨境支出33.75萬美元兩筆交易合併為單筆跨境外匯交易,成功完成貨物貿易項下跨境外匯軋差6.25萬美元。北海市首筆經常項目跨境外匯軋差淨額結算試點業務成功落地。

“這項政策實施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僅降低了匯兌成本,提高資金週轉效率,還減少了資金匯兌量,進一步增強了經營實力。”範世祥說,通過軋差結算為企業減少外匯資金佔用量的同時,也省去了企業頻繁到銀行辦理結算業務的“成本”,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

據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統計,截至2018年6月末,廣西轄區共有7家企業開辦經常項目跨境外匯資金軋差淨額結算試點業務,通過軋差結算企業減少了92.9%的資金匯兌量,極大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國有銀行的結算渠道比較安全,還能當天辦結、當天到賬。官方匯率比地攤銀行匯率普遍優惠20—30個點,大幅降低了結算成本。”作為金融改革的見證者和受益者,在靖西從事農產品跨境貿易的商人盧振新感到由衷喜悅。

近5年來,多項外匯管理新措施陸續在廣西實施,最大程度地幫助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內企業降低財務成本,有效避免匯率風險,提高資金運行效率,促進廣西跨境貿易便利化自由化。

為全面服務龍邦邊民互市貿易結算服務,柳州銀行百色分行先後與越南高平省多家銀行簽訂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合作,是首家在百色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城市商業銀行,也是第一家參與龍邦邊民互市貿易區結算服務的銀行。截至2018年7月,該行為龍邦邊民互市貿易服務提供的人民幣跨境結算累計4.7億元。

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

中國農業銀行廣西區分行以“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道”和“節點”項目為支持重點,統籌推進境內外、表內外、信貸與類信貸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投放貸款221.5億元,精準支持沿海鐵路、崇靖高速、貴港到隆安高速公路等一批具有帶動作用的重點項目建設。

該行還積極參與百色金磚城市發展基金、賀州市工業發展基金募集並實現投放資金18.86億元。“我們主動對接產業基金等創新金融業務,為沿邊城市基礎設施、公共事業、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提供金融的強力支持。”中國農業銀行廣西區分行行長梁毅說。

為加強靖西龍邦智能口岸建設,柳州銀行百色分行向靖西萬生隆投資有限公司投放4億元的項目貸款,支持龍邦萬生隆國際商貿物流中心的基礎建設,加快建設國家“一帶一路”重要開放門戶的跨境通道。

今年4月26日,廣西—東盟“一帶一路”產業投資基金(籌)在南寧舉行簽約儀式,國開金融公司、廣西投資集團、新加坡大華創投與法國凱輝基金四方正式簽署廣西—東盟“一帶一路”產業投資基金(籌)相關法律文件,參與基金的四方已就基金關鍵條款達成一致,廣西—東盟“一帶一路”基金已具備設立條件。

此外,廣西區內金融機構積極支持試驗區內企業“走出去”,到東盟國家投資,與東盟國家企業開展經貿合作。其中,2016年建設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作為聯合牽頭行,組建了10億美元的貸款銀團,目前銀團已為試驗區企業在馬來西亞關丹鋼鐵項目提供融資9.7億美元。2014年以來,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已累計為試驗區內企業在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盟國家建廠、併購、承包工程提供銀團貸款、跨境擔保等融資服務近4億美元。

今年,廣西沿邊金改試驗區建設即將迎來國家的評估驗收。如何在沿邊金改已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建設沿邊金改升級版,廣西金融業已著手進行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