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新人換舊人,肖戰救了蔡徐坤?

漁網透視上衣,藍色貂絨外套,漆皮小高跟,黑色緊身褲,眼線飛出天際的煙燻妝。這樣的偶像放在韓國絢爛的舞臺上,輔以失去摯愛的歌詞,再搭上各種絢麗的舞步非常合適,可在《偶練》的舞臺上,我總是覺得哪裡不太對勁。舞臺很成熟,可是不吸引我。後來仔細想想,那個時候蔡徐坤真的太拘謹了,他就像一根崩了好久的彈簧終於能恢復彈性了,可是他不知道這次的出發會不會跟以前一樣,再次回到原點。



蔡徐坤的出道經歷非常豐富,那個漏掉了易烊千璽跟王俊凱的《向上吧,少年》在失去這二位之後,同樣失去了蔡徐坤。

我第一次見到蔡徐坤是在2015年的《星動亞洲》,那個時候,他是全節目裡最小的。頂著一張沒有長開的臉在節目裡暴風成長。《星動亞洲》餅畫的特別大,反輸出韓國節目,中韓同時出道。還請了張佑赫,李玟,金鐘國,鄭淳元等兩國頗有聲望的藝人助陣,每期甚至都有不同的韓國當紅偶像來助陣,聲勢之大,史無前例。

蔡徐坤在節目裡不是最有實力的,但他是成長速度最快的,這個節目裡,他的話比在《偶像練習生》裡多的多,也更加接近一個真實的他。會偷懶,會哭,會撒嬌,會下狠心瘋狂練習,也會因為未來而感到迷茫。不能否認雖然我不喜歡他這一款,但是他真的很吸引人,沒有人會不喜歡業務過關的男孩子,更難能可貴的是,當時的國內綜藝還沒有“立人設”“搞惡魔剪輯”這些操作。練習室裡開一臺攝像機,少年們就開始練習。沒有故意引導的話題,沒有重複放大拼接的眼神,有的只是少年們的努力。也因為此,這節目才會在後來的許多年裡,成為粉絲的執念。

我是從這個節目裡知道蔡徐坤的,自然也知道後來他們組合的那些悲慘故事。經濟糾紛不做判斷,但是坐地起價的行為確實令人不齒。

等我再見到蔡徐坤他就變成了《偶像練習生》的“巨c”一開始眾人就把他捧上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他成了各家的“活靶子”,但因為前期粉絲數積累巨大,自身的舞臺又挑不出毛病,他又圈了一波粉。人氣出現斷層,就算愛奇藝曾經在某一天想要讓他拿“祭天劇本”也無可奈何。他是民選的奇蹟,他能出道是“庸無質疑”的粉絲能力,《偶像練習生》時期,各家粉絲常常會在微博提出對於某家票數的質疑,但是蔡徐坤的票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這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粉絲行為,偶像買單”

且不說這個命題到底正不正確,但就觀感來說,ikun戰鬥能力強是有目共睹的,於是蔡徐坤也不免被貼上“小學生偶像”這類標籤,粉圈的事情不予置評,真正讓事態發生變化的是B站廣為流傳的自我介紹梗。

“我是練習時長兩年半的個人練習生,蔡徐坤,喜歡唱,跳,rap,打籃球”

伴隨著“只因你太美”的音樂,他相繼做了投籃與幾個舞蹈動作。

Pr是原版《produce101》的特色環節,這是練習生第一次與大眾見面,為了能從101個人裡脫穎而出,他們各出奇招,wink ,唱歌,舞蹈是基本,情景劇,魔術,特長是進階,剩下的就是各出奇招了。

蔡徐坤的這段自我介紹我看不出問題在哪裡,大概是因為我混圈的時間太長了,於是我轉頭問了一位從來不追星但是在朋友圈模仿蔡徐坤打籃球的男性友人,他說“菜是原罪”。

我不知道蔡徐坤籃球打得怎麼樣,可我知道我這位朋友籃球打得也不怎麼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沒錯,可是拿別人做的不太好的事情來嘲笑總覺得本質上跟嘲笑女孩子長得不好看男孩子個子矮一樣缺德。

這段視頻經過B站鬼畜區的大規模創意產出之後大規模出圈,大家都在嘲笑,大家都很開心。視頻是真的做的很好,不少不明就裡的路人都會跑來詢問“蔡徐坤到底是誰”這本是一次極好的出圈機會,可蔡徐坤給B站發了律師函。

幾乎所有的營銷號都說蔡徐坤惹怒了全互聯網最有創意的一群人,沒氣度,沒氣節,看看隔壁吳亦凡,這才是頂流該有的樣子。

李誕說“什麼是名人,就是你罵我,我不能罵回去,可憑什麼,我們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網民”

《偶像練習生》裡的蔡徐坤是“巨c”,幾乎沒有私下練習的鏡頭,甚至連禮物解鎖環節都很不走心。他被塑造成了一個天才,整個綜藝裡沒有屬於自己的人物故事線,甚至不曾出現在別人的故事裡。他孤獨的站在全季的c位,寵辱不驚的看著下面的廝殺,雲淡風輕。因此外人自然以為他一直都是這樣的得意,卻忘記了他也是從下面一步一步爬上來的。我們都不是巔峰上的人,自然無法知道從上往下面看的恐懼。他不能低頭,因為A不能掉下去,否則會遭到全網嘲笑,他變成了節目裡的一個人設,這人設屬於他自己,但不是他自己。

B站的蔡徐坤是素材,是笑話,是嘲笑對象,是眾多UP主意會不可言傳的會心一笑,這是他的一部分,可依然不是他。

當他不再是選手而變成了pd,當他不再是素材而變成了蔡徐坤,不用畫很濃的妝表現自己的舞臺爆發力震懾對方,清清爽爽的小男生,在一眾前輩面前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可能是最接近蔡徐坤的蔡徐坤。


他是導師中最先注意到lisa語言問題的人,他會自嘲自己原來也擅長籃球,他會告訴Lisa自己會幫她翻譯,他會特別禮貌的做眼神迴避······這些在過去的兩年中或許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可在無數標籤掩藏下沒有人會注意到這些,因為蔡徐坤是誰一點也重要,大家只是選擇了自己好奇的一個標籤貼了上去而已。B站的用戶說肖戰救了蔡徐坤,可本質上這完全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行為。

蔡徐坤活躍於B站鬼畜區是因為那段Pr,而肖戰是因為“227飯圈大團結”。關於蔡徐坤的創作在律師函之前大多是鬼畜區自發創作,帶著對於偶像文化的蔑視與嘲諷,創作者把蔡徐坤單純的視為一個素材,進行二次創作,雖然最後傳播出來的效果確實引發了不小的歧義,甚至成為了一個群體對另一個群體的文化凌辱工具,但從創作者角度出發,惡意的成分沒有很大,這也是為什麼在律師函到達之後B站選擇了保護創作者,但肖戰就很不一樣了。



肖戰粉絲舉報A03基本上波及了全部的小眾文化圈層,創作者自身權益受到損害,自然揭竿而起,又因為粉絲的不知進退,直接火上澆油。於是,創作者們紛紛發聲。B站鬼畜區湧現了大量的新人鬼畜up主,他們大多是這次事件的受害者,他們用視頻當成自己的武器,表達著對肖戰粉絲的不滿,也發洩著長久以來畸形粉圈規則擠壓自由創作空間的不滿,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如果再說直白一點,蔡徐坤是素材,肖戰粉絲是敵人。素材會長久的流存在過往的創作者心中,成為多年以後的一個互聯網記憶點,但是敵人是短時間內的洩憤工具,想起來不會有緬懷,只有憤怒。我不知道是被後人說“打球像蔡徐坤”“雞你太美”更慘,還是提起來就要吐口唾沫的肖戰更慘。從這個角度講,肖戰沒有救蔡徐坤,也救不了蔡徐坤。

前段時間有個關於“明星失聲”的討論,一時間大家都在討論明星到底應該怎麼樣對待粉絲的行為,之前還有一個議題叫“如果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那還要不要表達”,時間再往前推,還有一個議題叫“明星的錢有一半是捱罵的對不對”甚至如果連我上文提到的“粉絲行為,偶像買單”都算在內的話,光是明星與粉絲就有這麼多立場可以選擇,那明星本身呢?粉絲眼裡的哥哥,營銷號口中的流量,B站創作區的素材,A03上的再次創作,都是他,也都不是他。大家不過是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相信,順帶把自己的看法加在明星身上來印證自己的看法而已,粉絲是,黑粉是,路人也是。在這場盛大的網絡遊戲中,沒有人能救明星,除了他自己。可明星自救是個偽命題。粉絲數決定話語權,黑粉數決定紅的程度。粉絲喜歡自己想象出來的“哥哥姐姐”黑粉汙衊自己斷章取義的“哥哥姐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到底誰贏呢?大概不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