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在新冠疫情期間,如何做到高效複習


高三學生,在新冠疫情期間,如何做到高效複習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活、工作安排,尤其是高三年級學生,還有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要面臨大考。在這個重要的轉折時期,誰都不想錯失這次機會。那麼高三學生,在家如何做到高效複習呢?

1、 環境育人。

人是環境的產物。家人共同營造溫馨的舒適的學習環境,創設學習型家庭氛圍。環境清幽,人際關係和睦無疑是一個人成長的必要條件。

由於宅家隔離,家庭成員較多地聚集地家裡。這時我們就要自覺營造一種溫馨的舒適的學習環境。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設置一間書房,位置偏僻、安靜。家庭成員應自覺不在家裡大聲喧鬧。如打牌,唱歌、看電視。以免造成相互干擾。家庭其它成員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看書學習,給自己充電。也可以處理自己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大家各自都有任務,自然形成了一種學習型的家庭氛圍。

大多數人都喜歡在安靜的環境裡學習。萬一沒有這種條件,這就要看一個人的意志力了。毛主席年輕求學的時候,喜歡在鬧市裡讀書。由於他的心思全部集中在書裡面去了,達到了忘我的境地,所以在他的世界裡,鬧市也是一片安靜的學習環境。專注的學習,即使在嘈雜的環境裡,也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二、立志成材。

人若有所戀,必定有所搏。高三學生一定要有奮鬥目標。在總目標下要有小目標。目標越小越容易實現,小目標一實現,就有成就感,幸福感。就越容易激發學習的慾望。學習勁頭也十足。一個一個小目標實現了,大目標的實現也就不遠了。

《墨菲定律》中有一個關於幸福遞減律的觀點:"幸福遞減率"就是指人們對同一事物幸福的感覺,會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降低。如果只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較小,恐怕不用費什麼功夫就能實現;如果這個目標很大,一時半會兒難以實現,自制力差的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因此,把大目標分成小目標,目標越小,就容易實現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會有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會給你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就離大目標的實現就會越來越近。



3. 規劃設置。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規劃設置就是制定學習計劃。完善的的學習計劃,對於一個人的活動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規誡作用。計劃的越具體,越詳細,就越容易實現目標。

1、設置學習活動時間任務表。

許多學霸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善於控制自己時間的人,他往往能幹成別人認為不可能幹成的事情。我曾經在"一站到底"節目裡看到一個學霸,一個暑假讀了200本書,而且還都記了筆記。活動現場做了展示。他是怎麼做到的呢?他就是精確的制定了學習時間表。什麼時間幹什麼事,清楚呈現出來。我發現這張時間表精確到每分甚至每秒。作為一個高三的學生,都要有這樣一種規劃意識。千萬不能腳踏西瓜皮,溜到哪裡算哪裡。

四、落實行動。

不管多麼高遠的目標,不管多麼完美的規劃,都必須落到行動這個關健點上。行動意味著付出辛勤的勞動汗水。很多人不能在這一步紮紮實實的去落實,導致很多事情不能成功。最終化為泡影。

落實行動,包括實踐活動。實踐出真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很多學生學習強調的是記憶,其實有些課,比如說物理、化學課,通過實驗,許多難以理解的東西,一下子就明白了。

自律形成習慣。學習是一件艱辛的事情。需要強大的意志力。苦行僧般地耐得住寂寞。在新冠疫情期間,高三的學校都會開通在線教育,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很多學生能夠自覺學習,但也有一些學生,把它當成一種形式,走過場。學習期間偷偷的玩手遊,打電腦遊戲。很明顯,這樣的學生就是缺乏意志力,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一個能自律的學生,不管在什麼環境裡,他都能嚴格要求自己。

五、勞逸結合。

人的身體不是機器,他會出現身體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現象。所以在學習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

在家健身鍛鍊。做運動與讀書交叉進行。因為是疫情期間,我們選擇一些空間較小的活動項目來進行鍛鍊,如跳繩,原地跑,俯臥撐,仰臥起坐等等,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有選擇的進行活動。這樣既鍛鍊了身體,又調節了大腦。

不同的學科交叉進行學習。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不同的區域,管理不同的事情,讓大腦的各個部位交叉進行學習,也能緩解疲勞。比如,語文屬於語言、記憶的區域管理,而數學則屬於邏輯、推理管理的區域,如果交叉進行學習,這些區域都會得到鍛鍊,又不至於疲勞。



6、 合理的營養搭配。

高三學生,學習壓力較大,也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家裡要做好後勤保障,保障營養均衡,科學、合理。 為孩子的成長提供物質保障。這裡我不詳細解說。

總之,高三的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時段,高三學子既要給自己壓力,也要有學習的動力;既要有科學的規劃,也要有紮實的行動。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最後,希望我們所有的高三學子,能夠克服疫情困難,能夠順利的完成嗯,高考任務,走進自己理想的大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