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開口,差距有沒有?別讓孩子說話輸在“起跑線”

春節,表姐帶著4歲的孩子圓圓從城裡回鄉探親,剛好弟弟家的小女孩糖糖同歲,兩個女孩子就天天玩在一起。

這時,大人們明顯發現城裡來的圓圓說話清楚,而且能說很多,像個小大人一樣。所以兩個人玩耍時,總是圓圓在安排玩什麼遊、怎麼玩、在哪裡玩,糖糖只能做個跟屁蟲。有時候糖糖想說個什麼,支支吾吾半天,感覺逼在嘴裡說不出,她爸媽看著很是著急。

圓圓和糖糖平時都是老人帶,但圓圓的父母下班後,每天都會給他講故事,週末還帶她出去玩;而糖糖的爸爸下班後經常打麻將至深夜,媽媽為此經常吵架,常常在家以淚洗面。

因為父母的陪伴方式不同,同歲的孩子,就出現了一個能說會道,一個只能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的情況。

在《父母的語言》一書中作者提到:在孩子三歲前,父母對他們說的話直接影響其大腦發育。換句話說:父母的語言,直接塑造著孩子的大腦。

也就是父母在孩子耳邊說的話將直接影響孩子開口說話的數量與質量。父母給孩子語言輸入的不同,讓孩子一開口就差距明顯,輸入不夠的孩子一開口說話就輸了。

說話不利索怎麼就輸了呢?

孩子一旦開口說話,大腦就開始思考,一旦開始思考,孩子就有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將為孩子日後的社交、情商和認知能力的開發奠定基礎。

小團體時更能突出:語言基礎豐富的孩子常常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意願,描述事情的過程。表達得更清楚的孩子往往佔交流時主導地位。能和大人更好的溝通:隨著孩子的詞彙量越多,他和成年人溝通起來越沒有障礙。能更好的理解和閱讀:詞彙量大的孩子懂得理解的知識會更豐富,入學之後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也會更容易懂,甚至很可能會出現成績就會更好。

不同家庭,孩子聽到和掌握的詞彙量不同。來源《父母的語言》

在《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中作者提到:智商指數在140以上的孩子都幾乎很早就會說話,能夠迅速的理解因果關係,有超強的閱讀能力。

語言輸入: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語言對於孩子來說是一門語言從0開始掌握的新技能,需要長期對孩子進行重複輸入,孩子會成為大腦記憶,在合適的時機會用嘴巴說出來。

但如果我們只教了2歲孩子10個詞,孩子是無論如何說不出第11個新詞的。所以,孩子會說的少,一定是自己大腦裡記憶的詞彙少。

早期的語言環境才是影響孩子最終學習能力的關鍵,即,父母應該對孩子說多少話,應該怎麼和孩子說話。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語言越多,語言能力會越好,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會經濟地位沒有太大關聯。——《父母的語言》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同樣可以將反射出對孩子的語言輸入。所以我們有必要有目的的增加孩子的聽到的詞彙量。

15個月以後嬰兒的語言進入爆發期

1.多瞭解:通過情緒感受孩子的需要,才能有效進行語言引導

嬰兒在子宮裡就能通過拳打腳踢來告訴媽媽我不舒服,即便寶寶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也能用自己的哭聲、笑聲、表情、動作等非語言的語言來表達。

為了能和孩子更好的交流,我們有必要對孩子的反應瞭如指掌,比如寶寶哭鬧,是口渴?還尿了?還是想喝奶吃飯?如果我們不明白寶寶的真實意圖,便無法和他進行交流。

寶寶一出生,每1秒都會產生700~1000條額外的類神經連接,其帶來的讓人難以置信、錯綜複雜的大腦回路便是大腦的構造,影響孩子所有的大腦功能,包括記憶力、情感、動手能力,當然還有語言表達能力。

懂得寶寶的真實需求,並且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寶寶就會覺得“媽媽原來這麼重視我”,從而更願意和媽媽交流。當家長能夠通過孩子的非語言來解決寶寶的問題時,就可以用語言來引導孩子“說話”。

比如:寶寶早晨醒來因沒有看到媽媽而哭泣,媽媽出現在寶寶的面前說“寶寶醒了嗎?媽媽來了。”這句話會讓寶寶記住:自己現在做的動作是“醒”,你是“媽媽”。

嬰兒無時無刻不在學習

2.多輸入:多給孩子客觀描述他正在做的、看到的人、事、物

假如我們從來沒有告訴寶寶頭是“頭”,那麼他就沒有辦法用“頭”來描述自己的腦袋。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和孩子多說話!

孩子會的詞彙量少,說明他輸入的詞彙也少。想要孩子過10個詞語,至少我們要給他輸入11個詞語。在給寶寶語言輸入這件事上,家長一定要勤!

最好的早教課堂就是孩子的生活環境,他的家。從生活的中眼睛看到的(物品)、手摸到的(觸覺)、耳朵聽到的(聲音)等等,開始輸入。不要從認字開始,應該從“爸爸媽媽”開始教,接著是和自己有關的詞彙(手、腳等),身邊相關的事物(桌子椅子等),文章構成語句(我或誰)。

利用聯想,從身邊的詞彙著手

先輸入孩子身邊的內容,孩子聽的多了後,就會形成記憶,看到某個物品會聯想但某個詞。

比如:認識自己的身體(眼睛、鼻子、嘴巴等),家裡的物品(遙控板、手機、杯子等),手能拿到的(軟的、硬的、帶毛的等)。

我們給孩子說的越多,孩子聽的也就越多,形成的記憶也就越多,對周圍的認識也就越多。等到寶寶開口表達時,腦袋裡的這個詞彙庫,會讓寶寶有內容說。

孩子先學會媽媽和爸爸

3.多交流:試著讓寶寶用肢體和語言來表達

當我們足夠了解寶寶的情緒後,就可以和寶寶進行交流。引導孩子用肢體語言(手指、揮手等)來表達,並用語言來描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教會孩子如何表達

①用動作學會一些動詞:來和去、給和拿、吃、睡等。這些詞語都可以讓寶寶用行為來表達,表達的次數多了,寶寶也就自然能理解他們的意思。

②給寶寶下指令:讓寶寶開始聽懂你所下達的一個指令。比如把球撿起來。當寶寶能給出正確的動作時,說明孩子聽得懂,也能理解,還能作出反應。但家長要注意,每次只下達一個指令,指令由易到難,每當孩子完成後,給我誇張的表揚。

③回應孩子:交流的目的是為了看見彼此。當孩子對我們有所行為表達時,我們一定要積極正面的回應。用標準的發音,正確的表達方式描述孩子的行為,並鼓勵孩子複述。


4.少翻:做孩子最低調的陪練

大多數寶開口晚,都是因為有人幫他表達了。孩子都聰明的,當自己只需要一個眼神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後,變會不用自己再開口。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手指”,嘴巴發出“啊啊”的聲音時,就說明孩子在表達。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個懶家長!

做個低調的陪練,鼓勵孩子說出口。當寶寶想要喝水時,問“你是想要喝水嗎”,觀察他的反應,再繼續引導。不斷重複“水、杯子、喝”這些關鍵詞,鼓勵寶寶說“水、喝、渴”等詞語。而不是寶寶手一指,就立馬給他拿。

在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流中,父母應該時刻和孩子保持互動。

符號參與的共同注意力:母親和孩子在分享某一活動時使用有意義的詞彙和手勢。

溝通的流暢性與關聯性:連通母親與孩子的互動流程。

日常慣例與固定活動:例如玩“我先你後”的遊戲,或者進行做飯或就寢等日常活動。

良好的語言環境不但能開發孩子智力,還能改善親子關係!總之,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會增長得越快,孩子日後測試出來的智商會越高。

留心以下3點,做最好的老師

教孩子語言是一件很耗費精力的事情,稍有鬆懈就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

1.面對孩子耐心十足

兒科醫生崔玉濤說大部分寶寶在3歲左右能夠較好的與人交流。也就是孩子的語言發展週期非常長,學會用語言表達的週期也會很長。學習語言的過程往往是一邊玩一邊學,而且玩的多,學的少。有時候學習一個詞,需要的時間也會很長。

這就需要我們有十足的耐心,要根據寶寶的節奏來引導孩子說話,避免自己急躁的情緒讓孩子排斥說話這件事。

2.接受孩子吐詞不清

由於2歲孩子的口腔肌肉和舌頭髮育還沒有完善,所以他發音會有一些模糊,甚至很奇怪。有的寶寶如果一開始沒有糾正發音,也會出現奇怪的發音。

這個時候不能嫌棄寶寶,依然通過觀察來理解寶寶所說的內容,並且用正確的發音和寶寶進行交流對話。比如說寶寶說“我耐你”,你也要溫柔的說“我也愛你”。

3.增加自己的知識面

孩子問“我是從哪裡來”?有的家長會說撿來的,有的說父母結婚後就有了,有的說受精卵的故事,而王朔在《致女兒》一書裡就“你從哪裡來”,從人類的起源到朝代形成、經過朝代的變更再到自家的發展,足足給女兒講了一次人類發展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如何給孩子描述他眼前的世界,孩子就學會那些詞彙來表達他所看到的世界。要想孩子能說會道,就要讓自己的知識體系豐富起來。

結語

民間有句“十聾九啞”,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聽不見任何語言,那麼他將不會開口說話,成為“啞巴”。這也指出語言環境對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

廟裡小孩會念經,街口的孩子會吆喝。所以你想讓孩子開口說什麼,就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怎樣的語言輸入吧!

帶著孩子碼字,如有錯別字,請理解。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關注 ,碰撞更多育兒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轉發、點贊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