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男排人才培養的疑問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伊朗男排崛起的時間,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2008年奧運會結束之後的亞洲盃男排比賽。當時,剛剛在奧運會男排比賽打到並列第五的中國隊也是派出了以年輕運動員為主的混編球隊參賽,結果輸給了伊朗。那時候,中國隊中正在當打之年的有邊洪敏、梁春龍、方穎超、焦帥等一批隊員,寇志超、張晨、李睿等身體條件不錯的隊員已經冒頭,加上後面的U字號男排在亞洲及世界比賽上屢獲佳績,也應該有一批可塑之材提供。可為什麼國家隊永遠是“新隊員”在打球?

我們看下:由鞠根寅率領的2015年在亞洲和世界比賽上屢獲佳績的U21男排,除了張哲嘉、劉力賓、饒書涵、於垚辰之外,當時表現不錯的夏潤濤、唐川航、林瑋琦、朱志遠、李淵博、支家澄都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其他屆的隊員比如前面的韓添伊、王隆瑞、寇志超、李睿,後面的張景、繆阮彤、劉濛、俞元泰,先後進進出出那麼多人,身體條件都不錯。為什麼年年換人,換了十幾年了,永遠是一支新軍?

我看男排也不妨學下男籃,組建紅、藍兩隊,另一隊可由鞠根寅帶,輔以外教。兩隊都請專職球探,延長集訓時間,有針對性地大練基本功,結合專項技術攻關、提升力爭在能力上突破,形成多人競爭,把在地方俱樂部缺失的部分補回來。對內可促進提高聯賽質量;備戰大賽有足夠的人員保障。如此,男排才能保證苗子不浪費,水平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