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級了!MUJI 的極簡風海報,我超可


繼去年商標案後,MUJI 彷彿就此銷聲匿跡。但最近,它再次引起關注。


這次,只憑一組海報。


靜下心來,好好欣賞一下


上圖僅是這組海報中的一張。值得一提的是,這組海報,獲得了由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頒佈的雜誌廣告類 JAGDA 獎


或許你不太瞭解,共和君來科普一下你就知道有多厲害了——


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代表著日本平面設計的最高水平。這個協會的最高獎項,就是被日本設計界奉為神話的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可以說,MUJI 這次獲獎,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舉起了獎盃



不難發現,這組海報依舊是濃濃的 MUJI 風。


一如既往的大量留白,一如既往的沒有多餘點綴,也一如既往地只留下一句文案。


MUJI 就這樣把極簡風玩到了極致,畫面意境卻一點都不簡單:湖泊、藍天、森林、帳篷......


你更想不到的是,這樣清新的自然景象,竟全是廢卡紙

做成的。



先別驚歎於這組海報,因為如果你瞭解過 MUJI 就知道,這份獨屬於它的極簡美學,早已沿襲了40年


Less is more

專注極簡40年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句話:無印良品憑一張海報征服全世界。說實話,一點都不誇張。


1980年,MUJI 發佈了第一張海報。



簡單幹淨的牛皮紙上,印著幾個日文大字,翻譯過來就是“便宜是有原因的”。這張海報,準確地表現了無印良品物美價廉的品牌定位


背景裡密密麻麻的小字也不是為了湊數,而是當時所有商品的信息。包括材料、售價、產地等等。

也就是這樣一張簡簡單單的牛皮紙海報,在當時的花花世界裡,圈住了我們的眼睛。


之後,無印良品就紮實地把這種 MUJI 風海報玩了幾十年。


1981年的“愛無需美化”,誕生在無印良品剛出童裝產品線的時候,於是海報上有了嬰兒插畫。



“三文魚全身都是三文魚”的海報,則用來介紹同年的全部食品類產品。


海報設計正值全日本主張節約、鼓勵消費的時期,於是無印良品就打出了三文魚全身都是寶的概念。


仔細看你就能發現,MUJI 在海報上從不添入無用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圖案+文字,直截了當地告訴消費者:來我家,買它


這樣的設計,共和君真得誇一句。它不僅節省了銷售員工的溝通成本,也提高了商品銷售服務的自助功能。


反觀其他品牌的海報,則花裡胡哨,配色混亂,一眼看不到主題,毫無審美可言,也難怪讓人乏味。



審美升級

從“務實派”成了“意境派”


如果說初期 MUJI 的海報還注重“務實” 的產品,那麼從90年代開始,它就走起了意境風。


在海報裡融入自然元素的 MUJI,一時間多了不少煙火氣,也又一次給我們投下了視覺炸彈。


1990年 “早餐從田中來”


1990年 “棉質生活”


1998年 “最接近大自然的食物”


到了2002年,MUJI 又進行了升級。也是這一年的海報,讓共和君徹底被圈粉▽



這組海報的拍攝地點,就是傳說中的“天空之境”—烏尤尼鹽湖。


畫面裡一望無際的湖面,湛藍湛藍的天空,那不知道在何處連接在一起的邊界,都讓人心生嚮往。


沒有多餘的文字,也沒有過多的修飾,光是這樣一組展現真實大自然的海報,就足夠讓我們心生嚮往。



從這一年開始,MUJI 開始了每年一個主題的海報設計——


2004年 “家”


2005年 “茶屋”


2008年 “匠心和勞動”


2012年 “溫暖”


2014年 “自然、當然、無印”


2015年 “地球之色”


看了這麼多張,你一定也發現,MUJI 的海報,能帶給人一份寧靜。不管過了多久,也能回味無窮。


將極簡風浸染到每個角落


有人問:為什麼 MUJI 一直堅持這樣的風格呢?說到底,跟它品牌本身宣揚的“極簡生活方式”分不開。


在1980年世界能源危機的背景下,它提出“這樣就好”的口號,不追“流行”,專注“簡約”。這份高級美學,可以說是在 MUJI 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瞥見。


不管是海報


還是產品


亦或是門店

MUJI 也因為這份無處不在的簡約,讓人著迷。說起來,它在日本是好感度第一品牌(高達 51.1%)的事,也不難理解了。

其實寫這篇文章的初衷,不是單純為了誇獎 MUJI。而是看到這組海報,覺得能在人人焦慮的現在,給大家帶去一份撫慰,讓我們的心情舒緩下來。


越是在遭遇災難的時候,我們越需要美的力量。而世界的美好,不就存在於這些細微末節上嗎?


傳遞這份力量的,這次是專注極簡風的 MUJI。下次,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