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我願意做你象棋裡的一顆卒


“班長,我願意做你象棋裡的一顆卒!”

這句話出自一個新兵戰士之口,真誠的眼神閃爍在新戰士的瞳孔中,簡簡單單一句話擲地有聲,也撼動了班長和戰友的心,不禁使人陷入深思。

“過河的卒頂個車”,卒在整個棋盤上看似微不足道,對局中也往往被棋手忽視,但“卒”很多時候決定了最後的成敗,“卒”雖小,一往無前,步步為營,堅守崗位,不驕不躁,是其精神所在。

“卒”質樸堅韌。《史記》言:且壯士不死既己,死既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卒”是平凡的亦是珍貴的。習主席說過:“一滴水可以放映出太陽的光輝”。它既小且弱,對付頑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價值和成果體現在無數水滴前仆後繼的粉身碎骨之中,體現在終於穿石的成功之中。“卒”有“卒”的簡單,“卒”有“卒”的價值,戰場上打頭陣,不做累贅,為馬打通道,為炮擔架子,擔當需要的時候總是不懼生死、一往無前。“卒”雖弱小,但它秉承持而不息、前進不止的韌勁,往往能攻關破敵。“繩鉅水斷,水滴石穿”,這是“卒”子身上的韌勁;“破釜沉舟,迎難而上”,這是“卒”子心中的韌勁。


“卒”沉默堅守。在象棋中,也許卒在一場戰鬥中絲毫未動,戰鬥就已經結束,在崗位上堅守著,等待調遣,只要有需要隨時準備衝鋒陷陣;沒有橫衝直撞的瀟灑,也沒有跳“日”走“田”的花哨,雖不起眼卻能勇往直前,是謙虛謹慎,也是低調淡泊的寫照,踏實往前走著每一步,忠於職守,勇於擔當,敢於作為,這是卒的心態。每一次訓練,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站哨,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在一次次挑戰中迎難而上。正是這一顆顆卒,用揮灑的汗水和奔騰的血脈,保衛了一方水土的安寧與祥和,換來人民群眾的歲月靜好,就是這樣的心態,是鼓舞全軍將士的精神力量。

“卒”勇敢擔當。軍旗,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國徽,是三軍將士的衣襟擦亮的。記得在此之前,看到《亮劍》中,李雲龍手下的騎兵連在阻擊日本鬼子,在為戰友斷後的過程中,打光了所有的子彈,經過一次次的衝鋒廝殺後,只剩下騎兵連連長一人,敵人看到精銳勇敢的騎兵連之後,勸其歸順天皇,但連長絲毫沒有妥協,單刀匹馬的連長舉起刺刀,在自己衝鋒口令中,進行最後一次衝鋒,看到這一幕時,激動地眼淚奪眶而出,心裡對這種一往無前,視死如歸的“卒”精神,充滿敬仰。“一將功成萬骨枯”獲得最後光榮,可能是幾個有名的將領,但人們也絕不會忘記為勝利打開大門的幕後英雄。每個戰士的理想看似渺小,但這些微不足道的理想匯成了中國軍人的擔當,當我們一鼓作氣,三軍將士的理想和幹勁集中到一起,我們的“強軍夢”也就實現了,軍隊強盛,社會穩定,這是強國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