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畫家黃胄作品賞析,趙忠祥就師從於他


黃胄,男,字映齋。因其父四十多歲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黃胄”是初中時自己起的筆名,以後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葉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題名梁蓬、梁泉。黃胄先生自幼酷愛繪畫,自學成才。1933年隨母親到陝西寶雞上小學。1939年(已卯,十四歲) 2月15日,日軍飛機轟炸潼關,後又轟炸西安,黃胄先生隨母親和姐姐逃難到寶雞,在寶雞紡紗廠辦的惠工中學讀書。 一次學校組織的體育比賽中,他獲得一面上面寫著“炎黃之胄”的錦旗。經語文老師講解後,遂取名黃胄,立志做有為的炎黃子孫。

梁黃胄不僅是一位人民藝術家,同時還是社會運動家。80年代初,他與著名畫家李可染、蔡若虹、華君武等共同創建了中國畫研究院;而炎黃藝術館的創辦則是梁黃胄更為傑出的代表作。1986年黃胄在新加坡辦個人畫展時引起了轟動,有人提議建立黃胄藝術館,他說,我個人不足以建館,要建就建屬於炎黃子孫乃至人類的炎黃藝術館。經過4年的籌措興建,1991年,中國第一座大型民辦公助的現代化藝術館——炎黃藝術館終於建成了。梁黃胄任藝術館館館長,並捐獻出自己收藏的古代書畫文物200餘件和代表代、速寫作品1000餘件。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黃胄先生的作品吧!


黃胄先生畫的驢也很生動,趙忠祥老師就是師從他門下。










































黃胄先生藝術道路上遵循“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長期深入生活,足跡遍佈祖國邊疆、海島、高原、牧區,勤奮作畫上萬幅,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無所不精。尤擅畫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的主體性鉅作,不少作品陳列於國家重要政務場合或以國禮贈送外國首腦。其作品屢次獲國際獎,受到海內外人士的愛戴。

最後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並收藏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