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無等等》:方方,紛紛擾擾,讚美諷刺,是非對錯,不過如此

《是無等等》:方方,紛紛擾擾,讚美諷刺,是非對錯,不過如此



名字很怪,讀之前搜了下“是無等等”的意思,有人說出處是來自於《心經》,我還一直奇怪,《心經》我還算熟悉,沒有,怎麼會有這個詞兒,我還以為信息不準確,一直等讀完小說,突然間才意識到:“我的天,出處還真是《心經》。”

《心經》中的原文是“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也難怪我一直沒意識到,因為按照《心經》裡的上下文,斷句應該是“是,無等等咒”。

無等等咒是個名詞,一個咒的名字,這樣才和前面幾句能對的上,如果按照“是,無等等咒”這樣斷句的話,那麼含義就是“這是無與倫比的至高無上的咒”的意思。

但按這個意思,卻很難與小說對應,尤其是小說中的上部,標題是“是”,中部是“無”,下部是“等等”,既然小說的上中下三部的標題這麼進行了拆分,那應該標題的含義不是《心經》原文中的斷句。

\u0015\u0007\u0015\u0007\u0015\u0007


弄不明白,接著搜,搜到的“是無等等”的另一個解釋,我覺得和這部小說更為貼切些,這個解釋是說,崇禎皇帝死後, 當時的泉州同安知府不肯歸降清廷,一心想光復大明,先後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王予望,王子望,意思是先把光復大明的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後來看清朝一時半會兒滅不了,就再寄託在兒子的身上,到最後看到清朝滅掉的可能性為零,就又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瞭望。

後來他隱居多年後,去麥積山禮佛,一路上看到大清的景象要比明朝末年好很多,到了麥積山,跟廟裡的老方丈攀談,大徹大悟,歷史的轉變,有其自身的規律,跟自己的執念是沒有關係的,於是寫下了“是無等等”四個字。

他寫下的這四個字,一般解讀為“ 對錯得失,不過如此 ”,“ 我活明白了,全都由他去吧!”這類意思,倒也貼切,更能說的通,與小說的主題,小說裡的人物命運,乃至小說上中下三部的標題,都能對的上,以此,我覺得作者的原意應該是這種解釋。

我是在讀完小說後,才搞明白了標題的這層意思,回過頭再去看小說,到底是不是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好像也沒有那麼強烈的憤慨了,好像憤慨裡多了一層釋然。


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這個說法我沒有考據最早產生於什麼時候,但從熟知的歷史掌故里,這類案例顯然是自人類有文明以來,就普遍且大量存在的。

這個說法,一直困擾著我,因為它不合理,怎麼能好人不長命,壞人反而活千年呢?現實生活中見到的大量事情,往往又印證這句話,除了慨嘆和困擾,也找不出什麼其他的法子。

但若仔細分析,所謂“不合理”,不合的是什麼理?是人類文明和人類文化所定義的“理”,這個“理”在中國文化裡是仁義禮智信等等,在其他的文化裡也多是類似的正向的價值,由此可知,這種“理”是人為定義的,卻不是大自然本身的“理”。

就像王瞭望一樣,他所執著的“理”,是程朱理學的“理”,是大明的“理”,但這個“理”,和歷史演變規律的“理”,顯然不是同一種理,前一種執念也顯然並不能影響到後者。這個意義上說,兩種“理”不是衝突了,而是根本就不在一個維度上。

這部小說裡的故事,也是一樣,“公平、正義”這些“理”,是中國人的道德倫理所人為定義的,而四個搞了場驚天詐騙的黑衣人,他們的“理”,卻是利用了社會運轉的某些客觀“規律”的“理”。

而那四個詐騙犯,就利用了這種客觀存在的“理”。小說裡的故事跟“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一樣,也是兩種你說衝突也好,你說不同維度也好的“理”,發生的互動。


王瞭望寫下了“是無等等”之後,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完全放下了心中的執念,但即便讀完了小說後,搞明白了“是無等等”的這層意思,我也仍然憤慨,雖然裡面已經多了一層釋然。

對錯得失,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