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槍實彈」的全網直播,太TM刺激了

說起最拼的演員,廠長提名一個: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這位我們熟悉的小哈利,從11歲演到20歲,為了尋求突破,他可謂是“不擇手段”,堪稱“自毀”式轉型。

怎麼說?

看看他都接演了什麼角色——

23歲就在《黑衣女人》裡演父親,《如果的事》裡的小三,《驚天魔盜團2》裡的大反派。

其中最怪的,當屬《瑞士軍刀男》裡的“屍體”。

總之,鬍子留起來,髮型亂起來,怎麼糟踐形象怎麼來。

丹尼爾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這不,他再次放飛自我,直接貢獻出2020年第一部爽片

《腰間持槍》

其實,廠長早在本片還在拍攝的時候,就關注到它。

全憑丹尼爾的一張劇照——

照片中,他鬍子拉碴,頭髮凌亂,穿了件睡袍和短褲,腳上踩著一雙毛絨熊爪棉拖。

外加他手上的雙槍和無辜的表情,活脫一個表情包。

廠長當時就覺得,丹尼爾看來是真“棄療”了,完全沒有偶像包袱,一點兒也不在乎形象。

就連網友們都看不去,表示心疼。

但相信,在看完影片後,你會覺得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

畢竟它全程節奏緊湊,足夠刺激,讓人看得血脈噴張,酣暢淋漓。

從上圖丹尼爾的形象便能猜出,他飾演死宅本宅。

他名叫邁爾斯。

是位技術流,在遊戲公司任職的程序員。

程序員壓力大,是不爭的事實。

再加上女友離開他,上司總拿他開刀,當出氣筒,邁爾斯內心的“黑暗力量”越積越多。

於是,他只能在網絡上揮斥方遒。

別看他現實中不善言辭、手無縛雞之力,一旦打開手機電腦,手一碰鍵盤,那簡直是無人能敵。

看到看不慣的發言,上!

看到有人在爭論,上!

甭管有理沒理,總歸一句話,“口吐芬芳”,看誰贏過誰。

這波無理取鬧、不講道理的操作,就連邁爾斯本人都承認,他就是一位終極鍵盤俠。

然而,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網絡那麼大,指不定哪一天,哪句話就戳中了誰的痛點。

果不其然,邁爾斯闖禍了,他收到了斯基姆的參賽邀請。

那麼什麼是斯基姆?

其實,這是一個大型網絡直播平臺機構。

它在社會中隨機挑選瘋子、怪胎、罪犯等人,進行兩個人24小時,一對一的廝殺對決,誰先殺死對方,誰就是勝者。

按規則,勝者再等待下一位挑戰者。

聽起來是不是慘無人道?!

但正因為它血腥、暴力,才得以吸引成千上萬,甚至超百萬的觀眾。

斯基姆會安排無數臺無人機全程多視角的拍攝,同步直播,以賺取關注度和酬金。

那萬一被選中的人不想參加怎麼辦。

看邁爾斯就知道了。

他先是被一夥人迷暈,醒來後,伸出手一看,上面死死焊著兩把槍。

可以說,他毫無選擇的權利,只能硬著頭皮上。

想報警?

沒門。

因為下一秒你最親近的人可能就會被斯基姆的人,拿槍抵著腦袋。

又或者你求助的那位警察,正是斯基姆安插在警局的臥底。

這麼一圈看下來,感覺除了參加,彷彿別無二路了。

邁爾斯也考慮了很多。

但正當他還沉浸在懵逼狀態的時候,對手已經拿著重機槍、根據手機定位信息找上門來。

她就是尼克斯。

遇神殺神,遇鬼殺鬼。

嗯,沒錯,她就是這麼diao。

別看人家是個女孩兒,身手那叫一個矯捷利落,翻跟頭、飛簷走壁,別提多順溜。

開搶、掃射,逐一擊中目標。

尼克斯不帶一絲的猶豫,她被稱為無情的殺人機器。

看來,咱們的男主怕是凶多吉少啊。

可那又怎麼樣呢?

邁爾斯只能應戰,因為只要他稍微猶豫一下,子彈可就飛過來了。

於是,邁爾斯和尼克斯的真人追擊槍戰遊戲開始了。

畢竟是一場遊戲。

講真,無論是從場景,還是特效,能看出,導演是花了大價錢的。

漫畫遊戲感十足,觀眾坐在屏幕前,彷彿真的在看一場遊戲直播。

畫面中,在爆燃的火花中,成噸的血漿漫天,本片把塗鴉式的髒亂差發揮到極致,是典型的cult動作大片。

這位導演不愧是做視覺特效出身的。

不過,在精彩之餘,影片也有明顯的瑕疵和缺陷,那就是遊戲味兒過濃,邏輯上存在硬傷,不能死扣細節。

但倘若你只是抱著看一部爽片的心態,它還是值得一看的。

畢竟,單能做到讓人意猶未盡這點,就是相當難得的。

更何況,它還玩轉黑色幽默。

我們想象中的廝殺應該是慘烈的,可咱們的小哈利丹尼爾,怎麼看都像是來搞笑的。

此話怎講呢?

說是對決,膽小的邁爾斯活脫打成逃亡戰。

他原本就害怕,結果手變成“槍”,使得他行動不便,最後輪番上演搞笑的一幕幕——

打開手機、上個廁所,怕射到自己;

此外,他連衣服也穿不了,只能半裸奔。

他以這幅模樣跑遍大半個城市,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流浪者,討口吃的。

誰知,還被塞了個放置八個月的熱狗。

OMG,此時的邁爾斯,只有一句fuck要講。

經歷了這些落魄,以及報警失敗後,邁爾斯逐漸明白,他只有進行這場遊戲,才可能擺脫困境。

於是,從開始一味的逃竄,到接受現實開始對決。

再到說服尼克斯,合體共同對抗沒人性的斯基姆,影片本質上講的是一個鍵盤俠成長蛻變的故事。

還記得他對著攝像頭,向坐在電腦前觀看直播的人咆哮。

鏡頭裡的在玩兒命,鏡頭外的,卻在看熱鬧。

無疑,這一幕諷刺極了。

但這也是一種最直觀的方法,讓我們感受到被網暴,被不認識的人惡意攻擊、嘲笑,以及被吃人血饅頭的那種痛苦和折磨。

鍵盤俠不是俠,網絡暴力亦是一種暴行,這是一場沒有鮮血的屠殺。

“我就是鍵盤噴子,我需要腦子嗎?”

在此廠長想說:

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網絡裡,說話還是要思考一下的。

畢竟天道好輪迴。

誰都無法預料下一個站在漩渦中心的會是誰。

說不定就是正在敲鍵盤的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