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28條舉措保障疫情下的貧困群眾產業就業增收

6日,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等部門對《關於克服疫情影響確保貧困群眾產業就業增收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進行解讀。山西省政府新聞辦供圖

中新網太原3月6日電 (吳瓊)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確保貧困群眾產業就業增收,山西省推出28條措施,涵蓋特色產業、務工就業、產銷銜接、資金項目、金融扶貧和兜底保障等6方面內容。

6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山西省財政廳等部門對《關於克服疫情影響確保貧困群眾產業就業增收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行解讀。

“從專題調研、分析研判的情況看,疫情對山西脫貧攻堅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貧困地區農特產品一度滯銷積壓,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推遲等方面,影響了貧困群眾2020年一季度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的穩定增長。”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劉志傑介紹,在此背景下,山西出臺《通知》保障疫情下的貧困群眾產業就業增收。

根據《通知》,針對貧困地區積壓農特產品的問題,山西開展“一對一”產銷對接,開通“菜籃子”產供熱線電話,支持電商、郵政、快遞銷售貧困地區農特產品;深入推進“五進九銷”消費扶貧,組織農特產品進機關、企業、學校、醫院和軍營,省屬企業年度訂單採購額同比增長不低於30%;對全年網銷貧困地區特色產品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不超過網銷額5%(最高50萬)的獎勵,對貧困縣供銷社電商企業給予對應的資金優惠政策等。

在務工就業方面,對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山西採取“一車一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包車免公路通行費等措施,並對輸出和吸納貧困勞動力的中介及企業給予補助,對疫情防控期間培訓效果好的培訓機構和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可加大獎補力度;同時,對貧困勞動力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電商培訓,並採取以工代賑方式,組織貧困勞動力參與疫情期間開設的臨時公益崗位。

另外,山西加大資金項目支持力度,省級第二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傾斜支持受疫情影響地區,市縣專項扶貧資金加大對產業就業、產銷銜接、開工復工等方面的傾斜支持。

與此同時,在金融扶貧方面,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中小微企業、扶貧項目給予延期還款、融資擔保支持;對有合理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應貸盡貸,對復工復產的扶貧企業加大產業扶貧信貸投放,給予差異化支持;依託網絡為貧困戶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對受疫情影響逾期還貸的不做徵信不良記錄;推動保險機構開展返貧險業務,對貧困戶和吸納貧困戶70%以上的扶貧企業,按規定減免自繳農業保險費。

此外,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及時納入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救急難”作用,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