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變成氣質男神?那一件Polo衫就夠了

這些年,大部分人對Polo衫的印象並不怎麼好。第一反應能想到的,就是把領子豎起來的土氣,“只有沒品位的土豪才這麼穿”。但隨著這幾年老爹風成為熱議話題,Polo衫也開始迴歸大眾視線。其實作為歷經多種風潮的經典復古元素,Polo衫背後的文化背景相當豐富。



從功能上講,Polo衫既保留了襯衫紳士風格,同時增加了運動功能。正式場合、運動兩相宜。從受眾上講,從中產階級到街頭的嘻哈歌手,英國貴族到南美毒梟,Polo衫幾乎無處不在。



Polo衫神奇的歷史還要從起源和品牌歷史說起。


Polo衫,因為馬球選手習慣在馬球賽Polo Matches穿著而得名。馬球運動最早起源於19世紀印度的曼尼普爾,後來經由英國軍人傳到了英國。當時的馬球制服為長袖七粒扣襯衫,但在比賽時領口位置經常滑動不方便,於是經過改良後有紐扣的Polo衫出現了。



最早製作Polo衫的品牌應該是Brooks Brothers。其品牌創始人John E. Brooks有次在英格蘭觀看馬球比賽,看著滿場奔跑著的Polo衫,立馬嗅到了一絲商機。等他回到美國後,立刻要求設計師把所有牛津布的禮服襯衫改版,複製了Polo衫的版型和細節,並命名為“最原始的Polo衫”。在1896年首次亮相便大受歡迎,從此,Polo衫開啟了男裝時尚的改革風潮。



但是,當時Brooks Brothers的Polo衫並不是我們今天常見的Polo衫。直到1933年,“鱷魚牌” Lacoste的創始人,同時也是著名法國網球明星的Jean René將網球隊服改良成了如今的Polo衫式樣。當時,網球運動員們穿著白色長袖傳統襯衫,有時還得打上領帶。看起來非常優雅但是超級熱,而且非常不舒適。



一向熱愛發明創造的Jean René有點受不了,沒錯,雖然是個運動員,但喜歡搞創作。於是,他在1926年的一次美國公開賽上,穿了一件自制的新網球服登場。



Jean René把原來的長袖改成了短袖,省了捲袖子的麻煩。從全開襟改成半開襟,穿脫更方便。後側的下襬設計更長,動作幅度大時,衣服下襬也不會從褲子裡跑出來。把硬挺的翻領變得更柔軟,等太陽太大時可以翻起來遮住脖子,免受曬傷之苦。身為一個網球運動員,Jean René自然很清楚衣服如何設計更利於運動。



同時他還在網球服前面繡了一隻小鱷魚作為Logo,因為他本人在網球場上的外號就是“鱷魚”,類似於科比的“黑曼巴”,代表了球風或運動精神。總之,Jean René的鱷魚Polo衫創造了現代Polo衫的原型。1951年,Jean René更是將鱷魚牌Polo衫遠銷美國。



與此同時,英國的網球明星Fred Perry推出了自己品牌的Polo衫版本,Logo是帶有月桂花冠的馬球,靈感來自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的標誌。



很快,Lacoste和Fred Perry的Polo衫風行了整個運動場。無論是網球、馬球,還是高爾夫、足球等運動員,都穿上了Polo衫。



但是,無論是Brooks Brothers還是後來者Lacoste和Fred Perry,當時的Polo衫設計都偏於傳統精英路線,顏色樸素,選擇又少。這時另一種運動衫登場,它就是Rugby Shirt橄欖球衫,因為兩者太像了,我們現在習慣統稱為Polo衫。



橄欖球衫,顧名思義是為橄欖球運動而生的功能性襯衫,這項運動始於19世紀30年代的英格蘭橄欖球學校。早期球員們穿的是法蘭絨襯衫或套頭毛衣,過於紳士不利於運動,容易被撕爛。於是改良版的Rugby Shirt出現了。



因為橄欖球本身是劇烈的對抗性運動,耐磨耐撕扯十分重要。所以早期的Rugby Shirt是由傳統的12號重量級棉布製成,配合平紋織法,布料厚重堅固。後來為了抗撕裂,還會適當加入合成纖維加固。在樣式上,短袖和長袖都有,長袖帶有螺紋袖口,袖籠寬鬆便於運動。在開襟處設計有隱藏式門禁。



相較馬球出身的Polo衫的精英氣質,Rugby Shirt更加活力時尚,最鮮明的標誌就是衣服上的撞色條紋。由五到六個水平條紋或者交替顏色的撞色紋組成,其顏色象徵著各自學校的主題色。頂級國傢俱樂部球隊的橄欖球衫都會帶有贊助商徽標,有些俱樂部也會設計自己的徽章,縫在Rugby Shirt的前面、後面、袖子、衣領等處。



Rugby Shirt的活力同時吸引了一群富有的美國大學生。眾所周知,50年代出現了美式風格中很重要的一環Ivy League Style常春藤風格。70年代則有Preppy Style預科生風格。更運動、更叛逆的Preppy Style將Polo衫視為其重要風格元素之一,把運動場穿著的單品變成了大學校園的日常穿著的服飾。



這時,最能代表美國的著名品牌Ralph Lauren開始把經典的Polo馬球標識印在網球衫上,專門創立了品牌Polo Ralph Lauren,將Polo衫潮流推向了高峰,風靡全球,成為中產階級和成功男士喜歡的服飾。以致到了80年代,大家一看到網球衫就叫Polo衫。小翻領,半開襟,撞色條紋,螺紋袖口,成為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單品。



而Ralph Lauren也成為Polo衫的代名詞。2004年,Ralph Lauren還特意創立了年輕高端品牌Rugby Ralph Lauren。雖然目前這個實驗性的品牌已經關閉,但Ralph Lauren對Polo衫文化的喜愛和堅持顯而易見。



如果說Preppy Style是Polo衫精英文化的表達,那麼後來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的唱歌手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把曾經代表上流精英的Polo衫穿得更加街頭。據說,當時說唱團體Brooklyn-based Lo-life的成員以在Ralph Lauren的店裡偷Polo衫為樂。



一隻腳在時尚圈,一隻腳在說唱圈的菲董Pharrell Williams,常常穿Lacoste的polo衫,而且會把領子翻起來。而他的好朋友侃爺Kanye West也是個Polo衫愛好者,剛出道的時候,沒少穿,而且各種顏色都上過身。



除了說唱圈,在朋克和搖滾圈,Polo衫也沒少引領潮流。


滾石樂隊的主唱Mick Jagger曾將Polo衫穿出了叛逆、個性的氣質。



無政府主義者,Sex Pistols性手槍樂隊主唱John Lydon簡直是Fred Perry Polo衫的擁躉者,恨不得當品牌代言人。不過,Fred Perry官網也確實為John Lydon創建了個主題櫥窗。



英倫頂級樂隊The Who,引領了Mod族穿Fred Perry Polo衫的風潮。英倫朋克先驅The Jam樂隊的主唱Paul Weller、浪子樂隊的主唱Pete Doherty也是Polo衫的忠實支持者。



英國街頭的暴力分子曾一度把Polo衫當成工作服,Polo衫甚至成為一名合格英國光頭黨的必要裝備。



而遠在幾千公里外的南美,Polo衫在毒梟群體裡也佔有一席之地。全球頭號毒梟矮子古茲曼被捕時,身上穿的就是Polo衫。



在南美毒梟的影視作品裡,Polo衫幾乎穿在每一個大佬和小弟身上。一件Polo衫、一副墨鏡完美造就了那個年代毒梟的浪蕩不羈。



比如《疤面煞星》裡,艾爾帕西諾身邊那位身材魁梧的小兄弟,永遠穿著一件Polo衫出場。



自誕生以來,Polo衫就是全球男性衣櫥裡的MVP。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風靡美國,成為中產階級和成功男士最喜歡的服飾,到七十年代的大學校園,再到八、九十年代,流行於說唱歌手、搖滾歌手。從上流社會、英國貴族到暴力街頭和南美毒梟,Polo衫組成了難以述說的複雜氣質的存在。



它可以精緻、可以商務、可以運動、可以充滿性感與力量、可以暴力和狂野。但不得不承認,Polo衫非常考究氣質和搭配功力。穿的不好確實土氣,搭好了那就是過目難忘、無法跨越的復古和時尚氣質。



哦,對了,關於Polo衫還有一個世紀辯題,“穿polo衫到底能不能把領子翻起來?”。可以告訴大家,能,目前最好不要,即便上世紀確實流行翻領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