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人拍的這部紀錄片,也太治癒了吧

挪威是什麼呢?

挪威是巍峨的群山和深邃的峽灣。

挪威是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

挪威就是你們,就是我們。

——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

Photo:ins@irenelovund

(請跟隨主題曲開啟我們的旅程吧)

談到挪威,人們總會先想到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峽灣,挪威的山巒,

挪威的湖泊,挪威的極光,

這些,構成了人們對挪威

這片大自然賦予的美好土地的想象。

但是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

更是挪威的重要組成部分。

Photo:VisitNorway

今天為大家安利一部治癒系挪威紀錄片《兄弟》,豆瓣電影的評分高達8.7,被稱為挪威版的《少年時代》。

這部紀錄片先後拿下2015年挪威電影Amanda獎最佳導演獎(挪威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32年來首次由一名紀錄片導演獲得最佳導演獎)、2015年北歐紀錄電影節觀眾獎、2016年臺灣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大獎、2016年HotDocs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

《兄弟》

| 2015 | 挪威 Norway | 106min |

導演:奧絲蘿•霍爾姆(Aslaug Holm)

《兄弟》講述了一對挪威兄弟的成長故事,同時傳達了導演對生命與時間本質的追問。希望影片中挪威人所展現出的生命的狀態,和片中取景的挪威自然風光,能夠撫慰大家宅得太久的那顆焦灼的心。

弟弟盧卡斯

兄弟倆躺在故鄉斯莫拉島的大草地上

——————

我們如何變成現在的樣子

北歐電影導演似乎都具有一股子哲人氣息,

無論是瑞典的大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還是丹麥的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都嘗試用電影來思考人生。

本片的導演大抵也是。

無與倫比的北歐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

——馬庫斯?你覺得媽媽要是拍一部

關於你和盧卡斯的電影怎麼樣?

——很龐大的工程啊

但是等差不多十年後,等到電影完工了

再看自己小的時候一定很有趣!

導演奧絲蘿·霍爾姆(Aslaug Holm)

挪威女導演奧絲蘿·霍爾姆

在自己的小兒子盧卡斯5歲那年,

拿起了攝影機,開始拍攝這部

關於她兩個孩子馬庫斯和盧卡斯的家庭紀錄片。

經過八年時間的拍攝和兩年剪輯,

濃縮到這106分鐘的影像中,

裡面每一幀都是歲月流逝的印記。

——你知道為什麼媽媽一直在拍攝嗎?

——因為,你想讓我記住你,在你死的時候。

導演媽媽說:“我想要記錄一對兄弟成長中有趣的小插曲,但是我也想探討一些更大的議題,比如生而為人,我們究竟如何一步步變成當下的樣子;生活的本質是什麼;通過一代代傳承,這個世界的未來會是什麼面目……所以,《兄弟》不是一部只屬於我們家族的私人性的作品。我希望觀眾能通過觀看這部紀錄片,思考自身與人類未來的境遇——這一點非常重要。”

兄弟倆在斯莫拉島的海面上泛舟,詩意的鏡頭配上詩意的臺詞,讓影片極具感染力。

——————

我們的生活貼近自然

挪威人天生是自然之子,

無處不在的風景時刻召喚著

他們與自然來一場親密接觸;

夏天,他們熱愛徒步登山,

熱愛在森林中遠足,

冬天,滑雪更不在話下,

大自然,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

Photo:VisitNorway

夏日,暖風

暴雨

深潛海浪之中,這就是斯莫拉島

媽媽長大的小島

《兄弟》畫面很美,主要的取景地有兩處,一個是導演他們一家居住的城市奧斯陸,另一處則是挪威郊外風景宜人的斯莫拉島,他們一家在那裡的海邊有一座紅色的小木屋。每到暑假,他們一家就會遠離城市,來到這個風景迷人的小島上度假,親近自然,與家人一起享受快樂時光。影片一開始,就是兩兄弟從海島的深處披著斗篷,在夏日的海風中自由奔跑。

馬庫斯Tips:

奧斯陸,挪威的首都,一座以自然為靈魂的首都,曾被《孤獨星球》評選為全球最佳十大旅遊城市。奧斯陸位於山之邊緣,峽灣之盡頭。不僅有別致新潮的北歐建築,也有觸手可及的自然風光。

Photo:ins@stratosferik

你既可以在漫長的夏日黃昏徹夜狂歡,也可以選擇冬季在城市裡滑雪(奧斯陸擁有全世界唯一一座市區跳臺滑雪場霍爾門考倫,在市裡就能享受到滑雪的樂趣)。

Photo:VisitOslo

來到挪威,奧斯陸有太多值得你體驗。雖然在電影中奧斯陸的出現沒有斯莫拉島搶眼,但穿越在奧斯陸這座兼具現代與歷史感的城市街道中,感受挪威人生活的慢節奏,何嘗不是一種對生命的敬意。

盧卡斯Tip:

斯莫拉島,挪威小小後花園,坐落在挪威西北方的一座離岸島嶼,與克里斯蒂安松、特隆赫姆隔海相望。斯莫拉島擁有挪威最大的“低地大草原”和平坦的沼澤地,這裡有著未被城市所打擾的鄉村式的淳樸生活。踏進斯莫拉島的那一刻,你大可關閉手機,將時間交給大自然。在這裡租一個面對大海的小木屋,平靜的一天,時時有海鳥的聲音相伴左右。

Photo:ins@Jorunn

你還可以租艘小船,在海上釣魚、燒烤,看海灘上壯觀的日出日落,探索這座島上有著近千年歷史的Edøy教堂,令人興奮的挪威沼澤地博物館,以及羅弗敦群島以南最大的Veiholmen漁村和壯觀的Hauggjela燈塔。

Photo:ins@Kristine Kiran

當然,斯莫拉島也有熱鬧的時候。每年七月,這裡還有大型的文化節和戶外選美比賽,美景配佳人。無論你是喜靜或喜鬧,斯莫拉島總能為你提供絕佳的選擇。

地址:Hopen, Smøla

聯繫電話:+47 7023 8800

——————

我們珍惜眼前的一切

挪威人出了名的懂幸福,

自聯合國2012年開始發佈

《世界幸福指數報告》以來,

挪威幾乎年年保持前五的好成績,

生活在這個幾乎“全世界最幸福國家”裡

挪威人說:一大秘訣就是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挪威人發明了一個詞:Friluftsliv,代表一種專注於當下的平靜生活方式,享受與親友共處的美好時光。

我曾經周遊世界,

捕捉拍攝重要的瞬間

我發現拍攝近在眼前的事更有趣

這些細小的瞬間蘊含了一切

導演媽媽用鏡頭記錄下平凡的生活,記錄下自己孩子們的勇氣和膽怯,夢想和煩惱。在這些平凡的細節中,我們或許能看到挪威人對生活的態度,對日常的尊重,對當下的感悟。

哥哥馬庫斯從小喜歡踢球,他夢想著進入利物浦球隊,長大一些後又愛上了音樂;弟弟盧卡斯非常害羞,身體沒有哥哥強壯,踢球也不如哥哥,常常鬧脾氣,經常讓媽媽頭疼。

我們看到他們的童年,

同時想起我們自己的童年。

第一天上學時的緊張;

寫作業的煩惱;

一言不合就生氣;

專注於“無聊之物”;

第一次足球比賽的怯場;

對人生的迷惑;

兄弟倆鬧矛盾;

一個禮物又和好;

探討“對女孩兒”的經驗;

遵從內心打耳釘染頭髮;

即將畢業;

不知不覺,兄弟倆在鏡頭前長大,

故事也要告一段落了;

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

在導演的鏡頭下獲得了新生。

光影裡留下的不僅是兩兄弟的童年和變化,

也是絕大多數挪威家庭的縮影,

《兄弟》也因此成了某種公共記憶的代言人。

在導演的鏡頭下,寒暑交替,景色變換,時間慢慢流逝。

縱使時間對於孩子來說是無窮無盡的

但對於母親而言

時間流逝得太快了,當我們回首時

又能記得住哪一天呢?

導演媽媽不僅記錄孩子的成長,

也記錄下自己的生日;

大兒子馬庫斯則在日記裡寫道:“每一年都像是一陣風,吹拂而過,38,39,40,41,42,43,44,媽媽四十四歲了。”

小兒子盧卡斯說:“時間永不終止,它一直走啊走啊,即使其他一切都終止了,時間還會走,時間只是不停地走啊走啊,我們都不知道最後的最後會發生什麼。”

變與不變

如何結束一段旅程呢?

我們抵達了,但那會是結局嗎?

還是新的開始?

影片結束的時候,

導演媽媽和自己的兩個孩子

在鏡頭前來了一次告別式的合影。

兩個孩子面色凝重,與多年前的合影對比,

少了幾分天真,多了對未來生活的憂慮。

倒是母親,依然一身

翠綠的碎花裙,很滿足的笑了。

母親完成了養育孩子的重任,

兩個孩子羽翼漸豐,

即將各自開始新的生活,

眼下長達近十年的紀錄片的工作

也將告一段落,是值得欣慰的結果。

母親冷靜地說:

“影片的結束就是你們離我而去的時候”。

這是關於挪威人的故事,

也是關於我們所有人的故事,

希望這個故事能撫慰每個人;

生活,就像挪威人常說的:

幸福的一大秘訣就是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

生活才是人的國度

才是一切

它才是需要拯救的

每個人

都有自己的位置

——馬洛伊·山多爾

- Let's visit Norw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