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氣候變化使澳大利亞毀滅性火災的可能性增加了30%

一組分析了這場災難的國際氣候科學家說,去年年底在澳大利亞,超過1800萬公頃的叢林被夷為平地的極端大火很可能是由於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

研究人員今天發佈的結果表明,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使引發火災的天氣條件的風險增加了至少30%。

澳大利亞幾乎每個夏天都會經歷叢林大火,但最新事件的嚴重性和規模是空前的。 世界天氣歸因(WWA)項目試圖衡量全球變暖對幾個月來澳大利亞東南部經歷的危險叢林大火狀況的影響。 該地區的大火特別嚴重,炸死數十人,摧毀了數千所房屋。

“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評估,”未參與分析的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墨爾本氣候科學家戴維·卡洛里(David Karoly)表示。

未來的擔憂

該小組使用跟蹤“火災天氣”的指數評估了叢林大火的狀況。這會根據溫度,溼度,風和降雨等變量來計算某個位置著火的可能性。該分析未考慮非天氣因素,例如起火的方式。

研究人員還說,結果是保守的。荷蘭皇家生物氣象研究所(De荷蘭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氣候研究專家,世界氣象組織分析的合著者Geert Jan van Oldenborgh說,模型大多低估了自工業革命以來觀測到的溫度升高。

Karoly說,即使考慮了模型的不確定性,他說,今年夏天澳大利亞發生的火災是世界當前氣候可能發生的基準。與當前的工業化水平相比,當前的氣候變暖了約1ºC。他說,但是隨著地球變暖一到兩個攝氏度,情況將變得更加糟糕。

該小組還研究了氣候變化是否影響了用來衡量火災天氣的兩個因素:極端溫度和乾旱。該結果已發佈在該組織的網站上,尚未經過同行評審。該結果表明,儘管人類活動使大火期間熱浪條件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但這些模型並未表明氣候變化助長了澳大利亞經歷的極端乾旱條件。

觀察趨勢

在第二次使用現實觀察而非模型的分析中,WWA項目研究了自1979年以來觀察到的火災風險的變化。研究人員發現,在2019-20年經歷極端火災風險的可能性增加了四倍,並且可能從1900年至今,增長了9倍以上。這組作者說,觀測到的趨勢高於模擬趨勢的原因是,氣候變化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土地用途的變化)也可能導致火災風險增加。

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氣候科學家安迪·皮特曼(Andy Pittman)說,氣候變化無疑是這場災難性火災的一部分。但是他質疑建模結果是否準確和有意義,因為模型具有有限的模擬火災事件的能力。皮特曼說,例如,模型無法模擬澳大利亞過去兩年半來經歷的乾旱或引發火災的大量燃料,這可能是事件的兩個主要影響因素。

他說:“我已經使用了30年的氣候模型,我認為它們非常有價值,但是這種研究以我認為超出其能力的方式使用它們。”他還認為,火災指數(例如火災天氣指數)過分強調了溫度對火災天氣的影響。

英國牛津大學的氣候建模師弗裡德里克·奧托(Friederike Otto)是WWA分析的合著者,他承認模型難以模擬區域和地方範圍內的極端溫度或乾旱,但與基於模擬的結果相比,結果是保守的根據觀察。她說:“如果我們等到擁有完善的模型,我們將擁有一個4ºC(或更高)的世界,直到我們開始談論當今氣候變化對現實世界的影響時為止。”

奧托還指出,此類分析有助於確定模型的問題,從而使科學得以發展。 “如果我們繼續只是進行預測,但從不對模型進行真實世界的測試,那麼我們的進展將會變慢。我認為,這才是事件歸因的真正力量。”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