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在意人言,只會迷失方向


最近,小森表示心情很不平靜。

事情的起因,是他最近被捲入了單位的人事鬥爭,江湖上立刻出現了許多關於他的傳言。

有些傳言有點出處、可以勉強附會一下,有些則根本毫無根據,連他自己聽了都想笑,都覺得難以置信。

.


.

比如:

關於男女關係

因為工作原因,小森要經常去一個女領導那裡取材料。人與人之間一旦熟悉了,難免要多聊聊、溝通溝通,很正常不是嗎。

可最近,小森到處聽說關於自己和那女領導“有親密關係”的傳言。而且傳得有鼻子有眼,好像有人在現場觀看、記錄一樣。

.


.

關於工作成績

小森的業績是沒得說的,幹得又好又快又有新意,平時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可最近,小森到處聽說自己的工作原來是通過“搶同事的、搶下屬的,給人下套弄來的”等諸多歪門邪道而來。

.

關於就業資格

單位的技術人員需要持證上崗,小森早早就以高分考取了資格證。

可奇葩的是,小森到處聽到有人說自己“沒有資格證”、“資格證是假的”。

這種明顯虛假的事都能編出來,小森表示佩服。

.


.

關於性格

小森平時話不太多。他工作多嘛,很忙,和同事交流不是很多也正常。

可最近,小森到處聽到關於自己“孤僻”、“多疑”、“敏感”、“易怒”的性格特質。

.

這些傳言給小森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無論走到哪,他都覺得自己沒臉見人、矮人一頭。

因此,小森早上6點就進單位門,中午吃飯不去食堂,晚上10點才灰溜溜地出單位,整個像做賊一樣。

平時,也是絕不出辦公室的門,窩在房裡當烏龜。

小森覺得,自己原有的高大形象,在這短短的日子裡,已經完全崩塌。在這個本身好多人就愛傳閒話的單位,自己名譽掃地,再無立場。

一度,小森生萌生了想要離開這單位的想法。

.


.

其實,事情完全不是小森想的那樣,他只是人生經驗不足,過於注重他人看法,以至對自己的處境有了不正確的評價。

.


.

也許有少部分人愛聽閒話、傳閒話,但大多數人是理智的

不可否認,每個單位都存在一些愛說小話、愛傳閒話的人。對於“聽來的消息”,他們沒興趣分辨真假,“一律認定是真事來討論”。

他們不會在乎這種“討論”和傳播會對當事人帶來多大的傷害,他們只要自己當下的快感。

但上天並非不長眼,這種人很快會被周圍人打上“閒話者”的標籤,對他們說的所有話抱有質疑——即使他們說的是真話。

成員構成越好的單位,在“無根閒話”面前保持理智的人就越多。

.


.

沒人不會受到傷害,利益面前人人平等

雖然我們一直被教育要“溫和、簡單、樂於助人”,但在利益複雜的職場,即使做到了這些,也未必就能獲得所有人的愛戴。

同事會愉快地接受我們的幫助,無事時可以幫說幾句好話,但在利益襲來之時,曾經的“溫和、簡單、樂於助人”,在同事眼裡只會轉化為“沒防衛能力”的標籤。

一個對周圍人利益產生一定影響、但沒有防衛能力的人,只會受到更多肆無忌憚的傷害——無論他平時有多好,也不論他為單位掙了多少錢。

.


.

受得了誹謗,才能立得住身形

人間世界,來來往往的人各懷心思,也各有需要、各有性格。

處於這人間世界,我們只能管得了自己,別人的心思、行為,我們無能為力——無論自己再善良、或是再兇惡,也是無能為力。

面對惡意的中傷,唯有不動身形、安之若素,才能讓謠言慢慢散去,才能讓相信你的人更加堅定。

而中傷者,也會因“對手”的淡定、平靜、無謂而失色,並心生畏懼。

而越是優秀、越是成功的人,曾受到的中傷和誤會就越多,概莫能外。

.


.

幸運的是,在傳言面前保持理性的人,大多有一定的話語權。也因此,大多愛誹謗者不至受到無端的迫害

受到誹謗是挺讓人煩惱,但對生活充滿勇氣、真正堅強的人,是不會在意這些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真相自會浮現水面,本來是什麼樣子,那就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