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就能暴露你是哪裡人

無論你的普通話說得有多麼標準

但只要一不小心

帶出一個辨識度高的方 言 字

(即方言詞彙經常用到的漢字)

就會暴露你是哪裡人

疆域遼闊、地形多樣的中國

是一個方言極多的人口大國

在日常口語的方言中

有很多字我們會說但不會寫

今天地理君變身語文老師

帶大家認識一些熟悉又陌生的方言字

別dèn了!再dèn就折了!

這裡的 dèn寫為

在字典裡,扽的意思是

“迅速有力地拉動”

北方地區的方言裡就這意思

比如扽衣角、把繩扽直

不過南方有些地方也會用這個字

但是讀音和意思不完全相同

比如粵語裡,扽字發音像英語單詞“done”

是震動的意思

想ruá你腦殼

這裡的 ruá寫為

四川、貴州、河北、北京等地的方言

不過意思不太一樣

西南官話裡的“挼”是動詞,意為“揉、搓”

比如挼面、挼衣服

韓愈的《讀東方朔雜事》也有寫到

“瞻相北斗柄,兩手自相挼”

北京話裡的“挼”是個形容詞

形容某人比較軟弱

或者某些方面水平能力不行

現在網上年輕人說的“rua”

就是挼,是西南官話裡“揉、搓”的意思

fiào過來!

這裡的 fiào寫為

吳語方言,合音字

由“勿”與“要”緊縮而成

“不要”的意思

例句:機會難逢,覅錯過~

吳語裡類似的合音字還有

朆[fēn],由“勿曾”合音

意為“未曾、不曾”

此外,其他方言裡也有很多合音字

比如,嫑[biáo],由“不要”合音

有些地方會念成biào、bài、bao、niǎo等

意思也有些許差異

不過大部分都是“不要、不會”的意思

認識了“覅”字,來道題實戰一下

“喜歡你”前面還有個“覅”字表否定,呵,情話

——你有錢嗎?

——mǎo。

這裡的 mǎo寫為

這個字在很多地方的方言中都有出現

河南、湖北、四川、廣東、福建、浙江……

但是在各地方言中

這個字除了讀[mǎo]還會被讀作

mé、mú、mó……

不過無論哪種讀音

都是“沒、沒有”的意思

可以說是“有”的反義詞

粵語日常對話就常用“冇”字

而不怎麼用“沒”字

“冇”字的年紀不大

有學者認為,若要溯源古代

當時人們寫的是毛、耗或靡等字

比如《後漢書》裡寫的“飢者毛食”

(飢餓的人沒有吃的)

《佩觽》:“河朔曰無有為毛。”

《增韻·豪韻》:“耗,無也。”

《聊齋志異·促織》:“靡計不施。”

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

但地理君沒深入研究

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去查查看

給我kuǎi一勺

這裡的 kuǎi寫為

常見於北方方言

“擓”字有三層意思

一是搔、抓,擓癢癢、擓破了皮

二是挎,擓著竹籃

三是舀,擓一勺水

在山東和東北地區

稱呼關係親近的中老年婦女為“老擓”

比如“我們家的老擓”就是指“我的老婆”

是一種戲謔的叫法,沒有惡意

“老半擓”則專指中年婦女

shào雨了,關窗

這裡的 shào寫為

這個字的意思是:雨斜落下來

“潲雨”可以解釋為雨被風颳進屋裡

很多地方都會這麼說

河南話裡的“夜裡潲”

意思是說雨把窗臺潲溼了

東北話裡的“潲臉”

用來形容大雨天和大雪天在外行走時

風(或被風吹來的雨/雪/沙粒)

打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疼

如:今天的雪特潲臉,難受

此外,“潲”字還有豬食的意思

《廣韻·去聲·效韻》有載:“潲,豕食。”

潲水→泔水,潲桶→泔水桶

“潲場子”可以理解為砸場子、攪局

知道“潲”字什麼意思了

來猜個字謎吧

人倚畫樓雨潲潲

(打一字)

點我試試看~

pū鍋了!湯pū了!

在pū鍋的邊緣瘋狂試探

這裡的 寫為

南方如四川、江蘇等地和部分北方地區的方言

形容液體沸騰溢出

江南地區的小吃“水鋪蛋”

就是將水燒熱後,打蛋進入沸水中

成型後盛起來放入酒釀和糖

其名稱的正確寫法應為“水潽蛋”

北京、山東、河南等地的方言

則形容這種狀態為鬻[yū]

你們piǎn啥呢?

這裡的 piǎn寫為

《說文解字》裡的解釋為

“諞,便巧言也”

花言巧語的意思

河南、安徽、蘇州等地的方言裡

意為炫耀、誇耀或驕傲地顯示

帶貶義色彩

比如“諞能”就是指誇耀或顯示才能

陝西、甘肅等地區的人們

多用“諞”來表示交談、聊天

諞閒[hán]傳,就是閒聊

區別於“正兒八經地說話”

類似川渝的“擺龍門陣”、北京的“侃大山”

難度分割線

考考你

這些拼音對應的字你知道嗎?

這些題目你不一定全都會

但方言一樣的老鄉都知道怎麼讀

有一種量長度的方式叫 zhǎ

提示: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

點我看答案~

有一種倒湯的方式叫 bì

提示:擋住渣滓或泡著的東西,將液體輕輕倒出

點我看答案~

有一種加熱方式叫 tēng

提示:把涼了的物體再加熱或烤熱

點我看答案~

有一種煙燻叫 qiū

點我看答案~

有一種奶奶叫 āi jiě

點我看答案~

有一種趕集叫上 xū

點我看答案~

有一種嘔吐叫 yuě

點我看答案~

有一種坐享其成叫 qíng 等著

點我看答案~

有一種捅(搡)叫 duǐ

提示:平時寫的懟是錯字

點我看答案~

可以看看《漢語方言大辭典》哦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方言不僅是人們與故鄉的情感紐帶

更是一門很很很很複雜的學問

一方水土傳統

的民俗、文化、藝術等

就濃縮在這“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的方言中

很多方言都有十分悠久的歷史

對民間文藝、地方文學等研究領域

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通過研究方言探索中國古代的歷史變化

也是一條有趣的線索

圖自《中華遺產》2017年7月

也許,我們忽視方言已經太久

……

話題

來評論區聊聊

你的家鄉那些有趣的方言吧

- END -

部分圖自網絡

別錯過

我喜歡一個人……

討厭的中國美食

2019賞葉指南

秦嶺 | 地貌 | 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