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冠將引發產業怎樣的“蝴蝶效應”

很顯然,2020年新冠對我們經濟和生活的影響,遠比2003年的非典來得廣泛和深遠。

2003年非典主要影響於環港粵的珠三角經濟區和環北京的京津冀經濟區,疫期也相對較短,隔離措施在4、5月執行,約一個多月便基本結束。2020年新冠則發生在春節期間,是全國範圍的隔離,而且由於潛伏期長、可多途徑傳播和會反覆感染,至今何時可以結束仍不甚明朗。

——日前,媒體報道各地生產企業陸續復工,復工率普遍在八、九成左右,雖然復工,但企業仍面臨諸如原材料運不進來,產品運不出去,新訂單難以簽訂等不少實際困難。人們也仍難放下心中顧慮,願意走出家門進行活動、聚會、聚餐,大家迴歸正常工作生活的狀況還沒有恢復。

我們都認同,2003年非典客觀上加速了在線電商平臺的發展,這次新冠客觀上也促使了人們快速接受遠程辦公這一方式——這是兩次關鍵行為的改變,在線電商否定了人們到現場消費的必要性,遠程辦公否定了人們到現場工作的必要性,兩者背後都有深遠意義。

因此我們可以據此推斷,這次新冠和非典一樣,也扇動了“蝴蝶的翅膀”。我們可以藉助對2003年非典之後一系列走勢的覆盤,來推測2020年新冠之後的一系列走勢。

覆盤:2003年非典所引起的產業“蝴蝶效應”

2003年非典之前,中國網民網上的主要行為習慣是門戶衝浪、聊天室聊天、以及網絡遊戲,沒有通過網絡進行銀錢往來的習慣,最能引起消費的遊戲也大都通過線下購買點卡。

非典隔離期間被迫只能通過網絡來購買生活必需品,當時主要的電商平臺是B2C易趣等,C2C淘寶網則在非典期間的2003年5月上線,客觀上滿足了當時許多小店無法開門營業的需求——當時普通家庭的帶寬普遍只有10M-30M左右,需要光纖支持的遠程辦公因此沒有爆發,直到這次新冠。

非典期間及之後的網絡購物詐騙及違約現象非常嚴重,因此2003年10月份之後,誕生了支付寶等一系列第三方支付工具。從這裡兵分兩路,一路倒逼銀行、金融系統改革,最終引起一場全民的電子支付革命,現在大家拋棄現金、使用掃碼支付就是這場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另一路反推了B2B、B2C、C2C、以及移動互聯網普及後團購、O2O等一系列電商平臺和模式的繁榮與整合,這種繁榮與整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是通過擠壓線下零售市場向線上轉移來實現的。

零售業態的改變,首當其衝的是物流變革——快遞、外賣、倉儲、貨運相繼蓬勃發展。物流的加快進一步要求對交通工具和交通網路進行提速,高鐵、高速公路網、航空貨運在非典後都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

2003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是2.98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是7.3萬公里(其中高鐵為404公里[1]),航空貨郵運輸量是219萬噸;2018年底我國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4.26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13.1萬公里(其中高鐵2.9萬公里),航空貨郵運輸量是738.5萬噸,分別增長4.78倍、1.8倍(高鐵71.78倍)、3.37倍。

交通、物流的提速,最終要求中國製造業全面壓縮其管理週期——不論是產品生命週期還是資金週轉週期都明顯縮短。

為了跟上這種變化,上述產業幾乎所有大中型以上企業,在2003年非典後都集中陸續上馬ERP、供應鏈等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因此從2003年-2012年移動互聯網成熟期到來的這十年間,是那些提供ERP、供應鏈等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和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據國家統計局歷史數據顯示,2000年9月我國不過只有1000多家大型以上企業開始實施ERP。而如今,是個企業都已經用上了一些最基本的數字化管理手段。

非典這隻“蝴蝶”所引起的產業邊際效應,大概到2012年前後結束,有十年的時間跨度,產業深度達到第二產業,引發第二產業以上的第一輪普遍數字化轉型。2012年之後,基本被另一波浪潮接棒——雲計算在這一年扇動了它“蝴蝶的翅膀”(這一點另文闡述)。

非典的這一“蝴蝶效應”過程,繪製成示意圖如下:

2003年非典所引起的產業“蝴蝶效應”傳導路徑示意圖

當然實際過程要比這個示意圖所描繪的複雜和精彩。到了2016年[2]以後,由在線電商平臺所發端的這一系列產業系統調整,一種新的平衡開始出現——在消費者零售端,線下店面和商場逐漸找到新的定位,更多地負責娛樂、餐飲、體驗和即時消費等需求;在產業製造端,基本進行了第一輪數字化轉型[3]。

展望:2020年新冠所引起的產業“蝴蝶效應”

正如上文提到,遠程辦公否定了人們到現場工作的必要性,從這一點出發,寫字樓的辦公形態估計會有所調整,可能多年以後,寫字樓地產要面臨如今類似大型商場的定位調整。

疫情之後遠程辦公需求估計會有所回落,但是遠程辦公軟件們會想方設法留住這些用戶,逐漸培養起企業進行遠程辦公的新常態——他們甚至可以通過遠程辦公軟件洽談業務,與客戶、合作伙伴進行跨公司的外部遠程協同工作。

但是這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必要的改變,比如目前各類辦公軟件之間是無法通訊的,假如你和合作夥伴、客戶用的不是同一款辦公軟件,會很麻煩。因此可能很快會引起新一輪的辦公入口大戰,或者需要通過政策對API接口進行強制開放和規範。

這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因為企業入口和個人入口有本質的不同,如果把企業入口像個人入口一樣都趕到同一個平臺,則相當於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使產業經濟面臨巨大的系統安全風險,政策是否允許存在此類風險,值得觀望。

遠程辦公對如何保障企業數據安全、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提出新的要求——IBM把這類新要求統歸為“數據責任”,這背後需要一系列軟硬件技術和架構的調整。以後,類似普遍加密技術、數據隱私護照技術、以及混合雲架構可能會大行其道——目前IBM已經在Z15上實現了普遍加密和數據隱私護照。

數據責任技術取得突破之後,同樣會兵分兩路。一路推動銀行、金融、保險將數據觸角深入到第三、第二、第一產業當中。在2019年,IBM提出了“數字孿生子”[4]的概念,這一概念能使像農業貸款、農業保險這種高難度的業務得以爆發式發展,因此這一次新冠所扇動的“蝴蝶效應”,估計能超越非典,深刻波及到第一產業。

另一路是倒逼物流、交通、中國製造業普遍地進行第二輪數字化轉型——IBM將這一輪轉型稱為“數字化重塑2.0”,這是一次由內而外的轉型,主觀上以挖掘第一輪數字化轉型所積累下來的數據潛力價值、增強供應鏈柔性韌性、提升抗壓能力為目的,客觀上卻實現了向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的變革——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是實現物聯網生活方式的第一個產業步驟,我們可以另文介紹。

2020年新冠所扇動起來的“蝴蝶效應”可能傳導途徑示意圖

對於許多行業和領域而言,2020年新冠疫將成為發展的分水嶺。據清華大學管理學院和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對995家中小企業的調查,有34%的企業賬上現金只夠維持1個月,33.1%可以維持2個月,17.91%可以維持3個月。也就是說85%的中小企業可能熬不過3個月。

因此一些數字化水平較弱、數字耕耘深度不夠的企業,可能會被清出一批。而最終度過疫情的企業,會在未來的1年內恢復元氣之後,集中出現在數字化建設、供應鏈優化方面的普遍投資。因此提供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的科技企業,可能像2003年非典之後,也會迎來10年的發展黃金週期,而且可能比2003年-2012年間還要大,因為此時正值5G、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力期。

因此,類似IBM提供複雜產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的科技企業,可能客觀上會迎來歷史發展的新機遇,但是也將面臨巨大挑戰,IBM需要抓緊時間將他們針對“數字化重塑2.0”的一系列軟硬件技術、工具、架構和解決方案,進行基於混合雲架構的“雲化”,融合成有彈性的計算資源,使中國企業能像使用水電煤一樣“方便、快捷、按需”地獲取、使用這些技術、工具、架構和解決方案。

註釋:

[1] 2003年10月11日通車的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秦沈客運專線總長為404公里。

[2]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官方正式承認了二維碼支付的合法地位。

[3] 第一輪數字化轉型的主要任務是:將原來傳統的管理手段換成用數字化工具輔助,以及對生產數據進行數字化。

[4] 數字孿生子(Digital Twin):利用傳感器等數字化技術和設備,全方位採集土壤、氣象、病蟲害等農業信息,達到足以模擬出一個虛擬的數字農場的程度,人們可以據此預測產量、提高產量,銀行可以據此發放貸款,保險公司可以據此提供農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