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都在討論,這檔9.1分綜藝為何這麼火

世界上有三種東西無法隱藏:咳嗽、貧困和愛情。

這句鬼知道誰說的名言,被無數愛情的善男信女奉為座右銘。

而慣來會搞事情的韓國綜藝,甚至拍了一檔綜藝來證明“愛情無法隱藏”。

就是這部最近討論度頗高的《心臟信號2》

開播兩個月豆瓣評分9.1,在韓國多次力壓《Running Man》成為綜藝話題榜首。

為何如此吸引人?當然有其過人之處。

與以往相親類、或者真人秀類綜藝不同的是,《心臟信號2》的臺本設定很新穎。

4男4女8位素人入住一棟“信號小屋”進行1個月合租生活,鏡頭全方位記錄他們的活動細節和情感變化。

每晚,嘉賓可以向心儀對象發送一條匿名短信,但不能表白,也不能分享聯絡方式。

想想都比那些“我有車有房存款X位數”的爆燈相親節目好玩有沒有?

同時演播室裡還設置了6位明星觀察員,根據他們的眼神、動作等蛛絲馬跡分析嘉賓的感情線走向,預測當晚的短信去向。

妥妥兒的大型八卦現場。

這一季的嘉賓,年齡不同行業不同,性格更是五花八門

,按照入住時間,小萬簡單介紹一下人物:

女一(吳英珠)海歸,微軟市場營銷,獨立大方,細心周到。

女二(林玹珠)服裝設計系大四學生,外向開朗,愛笑愛撒嬌。

女三(宋多恩)演員練習生,顏值出眾,熱情親切,恰到好處。

女四(金薔薇),品牌店策展人,知性溫婉,懂傾聽,善溝通。

男一(金道均),喜歡畫畫的中醫,木訥耿直,堪稱鋼鐵直男。

韓國鄧倫瞭解一下?

男二(鄭在浩),IT創業男,外向健談,時而體貼時而霸道。

男三(李奎彬),年下學霸,準公務員,精神獨立。

男四(金賢佑),日料店老闆兼廚師,舉止紳士,氣場強大,魅力滿分。

韓國小栗旬在這裡

其中男四和女四分別在第一集後半段和第六集作為“鯰魚效應”出現,憑藉性格最有吸引力的男女嘉賓強勢入侵。

就像突然投入池塘的鯰魚,攪亂原本已初現端倪的感情走向。

節目組的心機可見一斑。

內容上,《心臟信號2》堪稱打開方式最多的韓綜。

它可以是浪漫韓劇。

《心臟信號2》的拍攝手法與唯美清新的韓劇別無二致,背景音樂也恰到好處,無數彈幕在求BGM。

加上豪華別墅、俊男靚女、複雜的情感走向、微妙的情緒變化……

如果把觀察員部分拿掉,那完全就是一部典型韓國都市愛情劇。

它又可以是愛情版《明星大偵探》。

8位素人在大別墅裡吃吃喝喝玩遊戲,演播室裡的6位明星觀察員可一點都不輕鬆。

他們留意嘉賓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甚至一句話都要掰開揉碎,解讀出三四種含義來。

它還可以是現代版《甄嬛傳》。

三個女人一臺戲,三個明爭暗鬥的女人,簡直能拆了戲臺子。

尤其是當性格反差巨大的女一和女二同時心儀男四的時候,好戲就要開始了。

女一詢問男四“今天做什麼”時,男四明明回答了“什麼都不做”,女二卻加戲:“要去看漫畫啊!”

還不忘提醒女一“你該上班了”,即使女一早就說過“今天休息”。

把位置換到男四旁邊後這個撩頭髮的動作可謂氣場全開,平日笑嘻嘻的樣子毫無蹤跡。

別看大家看上去其樂融融,但暗藏著濃濃的火藥味兒。

女一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開口邀請男四一起去超市購物然後一起下廚。

不動聲色的正面交鋒不僅讓觀察員們汗毛倒豎,也讓男四如坐針氈。

它更是一部高能戀愛教科書。

6位觀察員中有專業的心理分析師,有社會經驗豐富的女性代表,不時給出的專業解讀讓不少觀眾直呼“要拿小本本記下來”。

比如社交場合中,女一這樣的“畫句號型對話”人格,喜歡用下定義的方式聊天,容易把天聊死。

而女二這種“疑問句型對話”人格,善用提問,延續溝通,就屬於社交高手了。

比如“手肘效應”:戀愛初期,身體接觸最好先從胳膊肘開始,觸碰神經不敏感的肘關節可以不增加負擔的形成紐帶關係。

再比如被女生問到“我頭髮是紮起來好看還是散下來好看”這種送命題,如果敷衍地說“都好看”,那跟送死沒差了。

正確示範請看男四:“你指今天還是平時?”

言外之意:我每天都很關注你。

求生欲很強了。

但如果說,看了這檔綜藝就一定能掌握收穫愛情的方式,那一定是瞎說。

畢竟,愛情從來都是一門捉摸不透的玄學。

第一集,6個彼此陌生的年輕男女初次見面,節目組又規定不能透露年齡、工作等信息。

沒了尬聊的由頭,大家的相處難免顯得尷尬至極。

於是當女二出場,外向開朗的性格加上總是咯咯咯笑個不停的接梗神技,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

So,在隱藏年齡工作的情況下,女二收到了在場所有男生的短信,女一女三杯具了。

但到了第二天,女三展現的料理技能和漸漸外露的健談性格又成了吸粉神器。

前一晚發短信給女二的3位男生,這一次又集體發給了女三

隨著節目組後期規則機敏的嬗變,以及兩波鯰魚效應影響下,8位嘉賓的感情線更是變幻莫測,纏來繞去堪稱迷宮。

比如沉默寡言、總是遊離在邊緣的老中醫男一,卻對外向聒噪的女二一見鍾情。

放縱不羈愛自由的男四,卻對看似嚴肅正經、中規中矩的上班族女一念念不忘。

但當觀察員一致斷定男四喜歡女一的時候,男四的短信卻發給了女二。

呵,這變幻莫測的人心。

我們總在猜測,或許出眾的顏值是收穫愛情的必要條件?

或許開朗的性格更容易找到對的人?

或許小鳥依人和霸道總裁才是天作之合?

而《心臟信號2》就用一次又一次的反轉告訴我們:

愛情這門玄學啊,終究不會有什麼標準手冊,照著做就一定能有收穫。

所謂戀愛技巧,終歸不過是社交規則的升級版而已。

面對愛情這道送命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並沒有什麼一以貫之的標準答案。

有人鍾情靈魂契合,有人堅持門當戶對;

有人鼓勵你“勇敢去追”,有人告誡你“耐心等待”;

有人始終樂觀,堅信對的人在路上;有人悲觀主義,覺得自己是“注孤生”的那一個。

這些都沒錯,只是適不適合你,得你自己去探索。

所謂人生導師的話,也不一定是適配你的忠言。

畢竟生活並不像偶像劇,有分配好的角色,設定好的感情走向。

不管過程如何虐戀情深,最終都會走向一鍋配一蓋的Happy Ending。

現實世界裡,契合的人可遇不可求,能與一個人彼此中意,才是值得慶幸一生的好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