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期版本最多的遊戲機,PS One翻新修復

Part1. 最後的PS1

PlayStation我想應該沒多少玩家會感到陌生,作為索尼PlayStation整個系列的開山機型,PS帶給索尼創造歷史的機會,也使得索尼在家用機戰爭中打出一大片天地。


作為90年代最為成功的家用遊戲機之一,索尼在1994年12月3日這一天,在日本首發最初的PlayStation,價格是39800日元,首次發售的這10萬臺馬上就被搶購一空,半年後PlayStation就發售了100萬臺。在這之後,索尼陸續發售的型號,都對主板設計,光頭設計,接口設計進行不斷的改善。

當然,伴隨版本增加的還有縮水程度,比如下圖中三臺美國機型,在最上面的是SCPH-9001型號,中間是SCPH-5001,底下是最早發售的SCPH-1001,肉眼可見的接口縮水,印刷文字縮水,RCA接口沒了就算了,甚至9001這個後期機型,連最左側的並口都抹去。

除了型號發展,電路設計變化造成接口不同以外,地區版本也有一些接口差別,例如說日版的1000型和美版的1001型相比較,就擁有輸出接口上的差別,文字用了日文,而視頻接口則多了一個S端子。

雖然外觀可能差不多,但如果拆開來從主板來看,這種差異更明顯,1001主板是這樣的

到了多年後的9001則變成了這樣,可以明顯發現,芯片和電路都有極大的改變,甚至感覺不是查缺補漏的迭代升級,而是對整個主板的電路都重新設計了

有傳說在5500型上用了AKM的DAC音頻芯片,使得音質更為優秀,但實際上查詢後我發現在1001上就使用了AKM的AK4309AVM 16位DAC芯片,用於處理音頻,而三代機7501就用了別樣的方案了。一位網友對於這一設計差異做了一份包含頻率響應,信噪比,轉換損失率的評測報告,有興趣可以看一下:https://www.stereophile.com/content/sony-playstation-1-cd-player-measurements



索尼生產的PS傳統系列型號以及後面的簡化型號的版本非常多,即使不包含上一些紀念限量以及捆綁合作款,也有20+種機型,每種都有一些區別或者簡化,即使只是算上PAL機型,PlayStation在1994到2000年之間同樣高達7個型號。


在2000年左右,進入21世紀,索尼在9月14日發售了PlayStation簡化機型並且命名為SCPH-10x,這個系列大幅度提高了光頭的讀盤能力,在散熱性能OK的情況下,將電源供應器外置,一來二去減少體積達到30%以上,這就是PS One,PlayStaion的小小白色遊戲機。這一機型被削的只剩下電源和視頻輸出接口,末尾數字1是美版,2是歐版,0是日版

同時索尼還為這一機型設計了一個屏幕附件,方便攜帶,隨處可玩,按照現在來說就是配合主機手柄的豪華套餐

這一個液晶屏附件可以直接插在SCPH-10x的後面,再使用螺絲進行固定,顯示效果中規中矩,還算能用甚至可以直接用PS One的電源適配器供電,相比較電視機來說,這樣的小液晶屏幕打遊戲體驗還是差了點意思,主打一個便攜


此次,我就搞到了一臺末代機型以及一些零部件,並抱著希望他們可以正常工作的心態去整理,具體如何,請看接下來的文章。

Part2. 開箱,清理

在收到這一份快遞的時候,第一個感覺是“小”,因為歷先收到的機器包裹,往往都是具有很實在的個頭

打開後映入眼簾的還是主機底部,下面擠壓著手柄和線纜,還有一張透明記錄卡

最終掏空整個箱子之後,所有的物件如下

PS One標識有點模糊,不過彩色Logo依然十分清晰,這臺機器的外殼在許多地方都有一些摩擦和氧化的痕跡,

背後的接口僅僅有兩個,同時可以看到DC輸入電源電壓是7.5V,而DC接口也改成了在一些日系筆記本上使用的圓口,我用5.5mm接頭沒能插進去



附帶線纜狀態優良,沒有短路等問題,因為這些線纜很可能一直插在遊戲機的後方。中國在90年代末期到05年之前,電視遊戲廳大多還是以PS為主。也因此有大批量的7x01型號還有9001型號流入到二手市場 ,同樣也包括一些SCPH-101機型

附帶的存儲卡,看易碎貼應該是沒有拆過

早期PS的存儲卡容量為1MB,一些所謂的8Mb存儲卡實際上都是8Mbit的意思實際情況要除以8,此外,國產組裝的存儲卡還有16Mb和32Mb

PS1的接口和PS2的存儲卡以及手柄的接口是通用的,同時PS2的手柄也可以向下兼容,所以從PS1過渡到PS2,一些外設還能保有其使用價值

手柄和存儲卡與主機的連接甚好,同時也可以看出SCPH-10x系列的設計語言是大半徑的弧面弧形為主,周身沒有太多的菱角


最終連接效果如圖,這一臺的光盤光驅位看起來還挺正常,沒有損壞,磕碰碎裂等,這一點可喜可賀

開關光驅的按鈕卡頓,電源鍵也卡頓,需要解決一下

7.5V電源適配器,外置款電源好處是有更好的散熱,易於更換,缺點是插座佔位太大

有一個有趣的設計是電源插座腳右邊顯著的凸出了一段,也許是為了緊固而設計

連接電源並上電,指示燈能正常點亮,是個好兆頭

但是,不知道是線短路或者插口氧化,這裡的DC接口必須用手按著才能上電,這一點使得測試時候難度還挺大的,一邊手按著電源接口,一邊手換盤,使用手柄,有那麼點艱難的意思..



再來看看手柄的情況,兩個手柄一個看起來就是發黃氧化嚴重,髒汙情況明顯,搖桿帽的橡膠都變黑。而另一個,我深刻懷疑是不是誰家的錘子沒了,又很需要有個重物來砸釘子

它的左搖桿無法正常復位,表面橡膠被去除了,而右搖桿橡膠表面缺損,像是沒事幹用指甲摳了一類的,縫隙中的汙漬證明使用時間還挺長,功能按鈕的氧化的情況也略為嚴重

此外還可以觀察到在下方的Analog模式指示燈的導光條都消失了,變成一個前後對穿的孔。

按鍵部分看起來還算正常,但不知道內部是否真的正常

為了確認一下主機有沒有正常的運行,拿一張空白盤刻錄了一個鏡像進去



居然還不錯,可以正常的運行,手柄也有反應,PS One的系統電路沒有問題。

和另一臺舊款PS比較一下,可以看到SCPH-101的體積相比較老款的SCPH-7001來說,在外觀上確實小了很多

右邊的這一臺灰色的SCPH-7001出的是電路問題,大概要後面才考慮如何修復了。

Part3. 電源和機身翻新

因為要先恢復機身的正常使用,所以我決定先對電源進行翻新操作解決一下接觸不良的問題,先上一些溶液,清理表面的氧化和髒汙


因為需要按著接頭,臨時沒有對應的這種4.8mm口型號,所以,我決定把接頭部分剪掉然後重新接線

可以看到使用的是同軸線纜,而不是目前常見到的並列兩線,這一種方式的線纜可以增加電磁屏蔽性能

我在剪掉一部分後,重新進行連線,整個操作把原裝的L頭削減成直插頭

然後上機試了一下發現接觸不良的情況並沒有變化,看來還是要從主板著手。

將背後的六根螺絲悉數擰下

打開,可以看到亮銀色的屏蔽層,不過表面已經有一部分被氧化,在高於氣溫的情況下長時間運行,氧化速度會更快一點

分離上部分外殼,可以看到整個上表面屏蔽層全部氧化了,光頭看起來還很新淨

光驅的驅動板直接集成在主板上,光驅光頭在X軸向位移靠的是直流電機,而用於感測移動距離的編碼器和電機是分離的。在這時候的設計和21世紀的電子遊戲機還有一點區別

我往電機這邊加了一點潤滑油,以延長塑料齒輪壽命

最後可以看到主板,整塊主板體積嬌小,元器件數量眾多,大量使用貼片元件,同時還可以看到左上角飛線的直讀芯片,用於繞過正版光盤驗證

我用毛刷清理了一下,一下就有一個虛焊的電容下來了,沒有帶著焊盤說明不是我太用力的緣故

試了一下感覺是接觸不良使得正極負極在電源接口上會蹭到一起,我把電源接口焊下,以方便清理


這個電源接口的腳位和常用的有點點不一樣,中間引腳是正極,作用兩邊是負極,很莫名其妙,當然索尼能弄一個不是中間負極外圍一圈是正極的我已經覺得很有心了(這裡指MD和FC)

簡單用還原劑進行清理,這種強烈焊接劑可以還原氧化的問題以增加觸點可靠性

完成電路部分的修整後開始著手拆解上殼,上殼結構主要是機械部分比較多,像是存儲卡插槽也都用了兩根極小的彈簧來完成自動防塵的設計功能。說是防塵其實更多應該是防氧化

取下主板並對接口進行清理,這種接口有個毛病就是清理起來不簡單,我用最小號的毛刷才完成清潔操作

電源開關和光驅開關都是用卡扣固定在上表面,拆卸難度不高

拆除光驅蓋彈簧,然後需要把光驅蓋拆卸下來,為了節約成本,這裡設計的是塑料形變來完成固定,和DC相比較來說我覺得壽命不高,如果塑料氧化變嚴重這一拆就斷了。




上蓋的零部件沒多少,我把他們裝進杯子裡,加上買的二氧化氫

分離下來的上蓋和光驅蓋,塗上二氧化氫然後包裹紙巾(多數時候不需要)和保鮮膜

使用雙氧水一定要注意自身防護,戴一個吃雞用的一次性手套,雙氧水浸泡時間太長,即使是3%這樣的低濃度也會有影響

因為藥店提供的這種濃度太低了,為了催化反應我使用紫外光對著杯子照射12小時左右,在完成照射後,可以看到底部有一點點氣泡


所有零部件已經明顯的變白,這種方法的翻新效果很顯著,國外還有一些加某種洗潔精的配方,但我覺得沒有很大的差別

底部外殼在用藥水翻新後,我發現腳貼需要進行更換,但肯定沒有合適大小,手頭也沒有這樣整片的DIY材料

我試著做一些替代的方法,首先用撕下來的腳貼黏到亞克力薄板上,之後按照輪廓進行剪裁

之後就可以得到一個近似的圓片作為模版

繼而使用其他替代的材料貼到這一個塑料圓片上,依據圓片大小進行裁剪然後再撕下,我就能得到一個可以使用的腳貼

重複這一個操作四次後,即可完成


在完成底部操作後可以開始安裝,先放置底部

放置主電路

在合併前先通電測試一下光驅和滑軌電機沒問題後再繼續組裝,不然裝完後有問題又要拆解

放置頂層的屏蔽和散熱層,底部金屬片,PCB敷銅,頂部金屬片,這三塊構成的運行環境能增強電路的抗ECM性能

最難的部分其實是這裡,將記憶卡的蓋子和彈簧組裝在一起花了我快半小時的時間

合併上下蓋,再擰上所有的螺絲



這樣PS One主機的翻新就徹底完成了。

Part4. 手柄修復和翻新

先修復損壞更加的嚴重的手柄,首先還是把螺絲全部卸下


這一個手柄大概率是組裝的,內部結構和電路都有差異,關鍵是儘管模具有空位,但它只有一邊的振動馬達

卸下搖桿部件,可以看到透光部分塑料件是縮入到PCB下方了,沒有丟失,

這部分PCB實在是粗糙的可以,組裝的東西確實是比較xx的替代品

檢查了搖桿,回位性能還可以但有一些內裡發生摩擦的粗糙手感,彈簧沒有失效,還有救


拆下用來容納電機的框體

把所有的零件整一整,方便下一步處理

最先還是做一點簡單的水洗,把一些髒汙去除

外殼先放著不做去黃處理,我簡單的刷洗了一下,包括清理縫隙和手柄背後的浮雕文字

在上一部清理後,這些拆下的按鍵全部都丟到過氧化氫中,以去除黃色




使用紫外光進行照射,以催化反應

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再拆另一個損壞不是那麼嚴重,但手柄線老化看起來嚴重得多的手柄


這一個手柄具有雙電機,電路板的質量也更上乘,感覺上是更接近原裝

用了三種螺絲進行固定,是剛剛的副廠手柄所不能比較的

最終拆解,模具和做工都比爛掉的那個好了很多

我想把PCB以外的元件先進行一下清理,因為這一隻看起來汙垢(生物成分)比較多,用金屬碗裝一下零件然後加入熱水和洗衣粉浸泡

PCB上的搖桿組件,和第一隻同樣有卡頓的情況,這個事兒解決起來很簡單,用潤滑油加一下再轉一轉就好多了

PCB這邊有一些助焊劑殘留,使用酒精進行清理,一個是防腐蝕,另一個是看起來更舒服點

有一個暫時沒想到怎麼處理的地方是按鍵缺少圖案的問題,早期的按鍵圖案是印刷到塑料上,所以很容易因為磨損而模糊,這部分先保留,後面定製點水貼紙貼上



螺絲用小蘇打加熱水浸泡


在開機測試時候有接觸不良的情況,我使用磨砂紙去除按鍵觸點上的氧化層

使用這種物理方法其實沒有很需要擔心損傷PCB,當然用助焊劑來減少氧化增加導電性能這也是可以的

完成第二個手柄的翻新後,和已經翻新過的第一個手柄比較一下,兩個都基本恢復到白色的樣子

另外,我發現兩個手柄的按鍵顏色也有點細微的差異

清理,過水,因為難度更低一點,所以先安裝第二個手柄的按鍵

再把所有的薄膜裝上

這裡出現一個損壞,是L2的PCB的機械層斷了還好線路是完好的

反正看不到,簡單用AB膠水粘一下再拿亞克力板進行加固

最終背面安裝如下


塞進L2和R2按鍵,

測試一下,按鍵手感其實還不錯,搖桿回位正常,搖桿帽因為接插位置磨損所以有點歪

使用上挺正常,不過早期手柄的Analog按下後會有一些問題,這一個按鍵主要用途是啟動讓手柄上搖桿去模擬方向鍵的功能

第二個手柄元件清理後看起來會更新了一點,但搖桿帽依然沒救

我先拿油泥,在損壞比較嚴重的那個搖桿上抹一層並整形,直到和另一邊差不多

之後根據油泥(中間)的體積,搓一團一樣大小的AB補土(下圖左右),然後塑形成與另一個搖桿帽類似的高度和輪廓


順便把多餘的AB補土填充另一邊搖桿帽殘缺的部分

最終,兩個凝固後效果是這樣的

安裝到上面PCB搖桿上試試看,手感可以接受,做的不算太差

拆的時候蹭了一下還把馬達的接線給蹭斷了,焊上

在一段時間後確定完全補土已經固化,對搖桿帽進行打磨,以增加上油漆後的光潔感

因為沒有現有的顏色所以調了一個近似色,從照片看和原色沒有很大的差別

完成後效果如下

放入按鍵帽,導電橡膠薄膜

安裝PCB,固定電機座,再加上肩部按鍵

塞L2和R2,合併手柄

最終就可以得到一個經過修復的PS One搖桿了

Part5. PS One主板芯片解析

簡單介紹一下各個芯片的作用,SONY CXD2938Q是SPU(Soud Processing Unit),通俗來說也就是PS1的聲卡,負責處理聲音,輸出音頻信號。在PS1上這一塊芯片有512KB的內存可用,最大支持44.1kHz,24通道。


在SPU左側的這一塊AS4C256K16F0芯片是DRAM內存,它的用途很明確,緊貼在SPU邊上主要就是緩存音頻原始數據,它的容量是512KB

索尼自己做的這個CXD8561CQ是GPU,用於處理圖像,索尼分配了1MB的顯存給這一芯片使用,最大輸出480p,支持解碼JPG並且能以1秒30 FPS的速度播放,右側的芯片是顯存

還有就是Sony CXD8606BQ,這一款是索尼給PS1開發的處理器,用於處理運算信息,RISC架構,32位,運行頻率在33.8Mhz左右,最大支持2M內存

來自夏普的LH28F004SUT芯片,是一個4M的flash存儲器,用於存儲的是BIOS數據,BIOS除了提供一個簡單的圖形界面,還負責引導系統自檢,查錯的作用。

Sony A2106R芯片看起來體積非常小,特別是對於其他的GPU和CPU來說,但實際是,它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這一塊芯片是一個視頻數據轉換器,主要用途很明確,將從GPU輸出的信號從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然後再放大,並且輸出到視頻接口。

還有一個不起眼的芯片,CY2081,這一個芯片是時鐘發生器,配合CD控制器來使用


SC430943PB芯片是CD驅動器的控制器芯片,負責CD驅動器基礎邏輯的控制

東芝生產的T7X16是一個DRAM,它主要用途是作為整個系統的內存,用於保存隨機讀寫數據,而這一個芯片的方案甚至延伸到PS2上,早期PS2依然使用T7X16。

而在T7X16下面的BA5947FP芯片,是一個四通道的橋式推輓驅動器,主要用途是用於驅動光盤電機和滑軌電機,光驅控制器用PWM對這一塊芯片進行控制

A2575M芯片周圍電容器很多,這是因為這是一塊電壓轉換芯片,用於將輸入的7.5V電壓,提高到12V,以驅動光盤驅動器

TL594CD作用是降壓,把輸入的7.5V電壓降低到5V,供給大多數的芯片電力

在主板上,除了索尼自產自銷的芯片以及日本國產的芯片外,還有其他一些廠家的芯片,用於支撐整個設計

三星在PS One的整個設計中提供的是存儲器,比如說這一個K4G163222A/L70 就是一個1MB的SDRAM,最高頻率143Mhz。用途是作為GPU的顯存,為什麼不用東芝的存儲器?根據時間推測,很大原因可能是同期東芝還沒有這樣的高頻內存


電路芯片作用一覽

Part6.完成,總結

PlayStaion初代機以299美元擊敗同期的世嘉土星,而PS One的設計,除了證明PlayStation 1賣的很好以外,還展示出索尼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技術特點,專注於生成精密,設計獨特,有著品質保證的電子產品


作為最後的PlayStation 系列1代主機的最後型號,PS One成為絕唱,但PlayStation則跟隨遊戲市場進入歷史的洪流中,一直存續到今

曾經擺滿數量眾多的遊戲的機房如今基本上已不復存在,而手遊又佔據有大半遊戲市場,但喜歡遊戲的玩家們依然會在PlayStation上繼續玩(Play)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