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筆一線去追逐心中那個詩意的夢



他的畫大多畫的是野徑、田園中的植物,如蒲公英、南瓜、葫蘆等,或是鄉間、田野中的草蟲,如蟈蟈、蟋蟀、蚱蜢等。





他說這是一個充滿樂趣與感動的創作過程,一筆一筆地勾描,一線一線地塑型,去追逐心中那個詩意的夢。





姚秀明:1966年5月出生,山東蘭陵人。先後畢業於信陽陸軍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師從劉大為、王天勝、任惠中、袁武諸教授,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工筆人物畫研究生班,導師唐勇力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副秘書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花鳥畫藝委會副秘書長,原濟南軍區美術書法研究院副秘書長、原濟南軍區政治部創作室專業畫家。中國工筆畫學會創作培訓基地特聘教授。中國文聯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他的傳統基本功深厚,主攻國畫人物,兼畫山水、花鳥,工、寫皆能。他的工筆畫,無論是主題創作的軍旅人物,還是墨趣生動的工筆花鳥,信手拈來的花花草草、昆蟲禽鳥,常常充溢著兩宋的古典氣息,或濃或淡,點點染染,不難看出他對生活的熱愛和觀察事物的細緻入微,特別是那些表現野逸之氣的花草和昆蟲,生動逼真,自然天成。





做為與具有宮廷趣味的黃筌相比照的花鳥畫家,他的花鳥所表現的主要是汀花野竹、水鳥淵魚,體現一種高邁志向及野逸風格。放低視點,俯下身來去描繪那些鄉野或江湖風味的自然物,這是徐熙開創的一種工筆花鳥畫傳統,這一傳統受到宋代文人的大力推崇,併成為後來文人花鳥畫的重要價值取向。





他熱愛大自然,經常深入山野之中,體驗鄉民近似原生態般的古老生活,尋找藝術表現之靈感。每次寫生回來,他的收穫頗豐,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也平添了一份與生活貼近的質樸情懷與生命激情。





姚秀明工筆花鳥畫中的植物多是生長於北方的,這或許與他自幼生活在鄉間有關,他的家鄉在山東蒼山,漫山遍野的閒花野草,還有雀躍在期間靈性十足的禽鳥、蹦蹦跳跳的昆蟲……





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之中,他通過這些自幼就在其身邊觸目可見的草蟲果疏等,描述的是自己與這些植物成長的經歷,狀寫他們經受陽光、雨露、風霜、雨雪的歷程。





這些植物在他的筆下熠熠生輝,帶給人無盡的遐想與渴念,因為這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印跡和飽滿豐盈的生命氣息。這是一部有關自然土地上萬物生長的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