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戀與熱血的青春時光都在《我的少女時代》這部影片中

青春記憶中,男生的視線總是圍繞陶敏敏那樣的女生,每個女孩也都曾暗戀過歐陽非凡那樣的男生,只是未必有幸能夠遇到一個徐太宇。

《我的少女時代》​這部影片勾起很多人對青春的回憶。初戀的美好從暗戀開始,少女們對心中偶像的崇拜,所有與青春有關的回憶撲面而來。該影片的票房成績是2015年臺灣國語片票房冠軍,可謂實至名歸。

據說這部電影火爆臺灣的時候,還曾經引發了觀眾集體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少男少女照的社會風潮。同時,也印證了這一招青春懷舊牌打得甚好,就此颳起了一股“懷舊青春”風。

《我的少女時代》主要講述了平凡少女林真心暗戀男神歐陽非凡,校園老大徐太宇暗戀校花陶敏敏。機緣巧合下,林真心和徐太宇組成“失戀陣線聯盟”,誓要助力彼此奪回所愛,在相處中,林真心和徐太宇日久生情的初戀故事。

影片以林真心和徐太宇的感情線為中心,為觀眾展現了一段搞笑,有趣,正能量的青春記憶,引發人強烈的共鳴。

與其說《我的少女時代》是一部校園愛情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一部懷舊青春的電影。初戀,暗戀,追星,熱血又美好的青春記憶,導演用這部影片致敬青春可謂誠意滿滿。

一、人物塑造:性格鮮明,引發強烈共鳴,牢牢吸引觀眾的視線

《我的少女時代》以真實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很多普通人青春記憶中的樣子。因此,在這部影片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青春記憶中的影子。

在人物塑造上,從形象到性格十分鮮明,牢牢吸引觀眾的視線。

①導演用大眾化的視角,為觀眾展現了平凡女孩的少女時代,普遍化、大眾化,更能引發共鳴

宋芸樺飾演的林真心,在影片中她畫著粗眉毛、戴著金框眼鏡,頭髮凌亂,和她以往甜美的模樣反差極大,但卻真真實實演出了平凡女孩林真心的少女時代。

除了相貌平凡,她常常走路不看路,總是摔倒,很傻很笨很普通的外表下,是一顆單純善良的少女心。

她想考臺大,可是數學很差,但她從未破罐子破摔;她喜歡周星馳的電影,偶像是劉德華,課桌、文具盒、家裡的牆壁上貼滿了劉德華的照片和海報,最大的願望是長大可以和偶像見面,並且嫁給他;她每天最難的抉擇是早餐要吃鐵板麵還是蘿蔔糕;她暗戀學校裡的校草歐陽非凡,總是去看他打球,為他加油,會因為他的一個眼神傻笑一整天。

林真心是大多數女孩少女時代的樣子,不得不說導演陳玉珊對女性觀眾青春電影的心理需要把握得恰到好處。普通又平凡,沒有出色的長相,沒有突出的成績,還常常摔倒,但林真心也有她高於外表的過人之處,非常善良,而且不服輸,不輕易放棄,努力進步,雖然只是前進一小步。

林真心是平凡女孩的縮影,才會引起強烈的共鳴,因為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②導演用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個性壞壞的不良少年,徐太宇真實,熱血的青春

王大陸飾演的徐太宇,影片中的他高大帥氣、性感中帶點邪氣的酷勁,看似瀟灑隨性又輕佻,實則熱血,仗義,善良。

在90年代,在那個保守傳統的年代,女生都會喜歡上像歐陽非凡那樣的男孩。風度翩翩的白馬王子,成績好,長相好,品學兼優,老師器重,家長放心,他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足以討所有女孩的芳心。

反觀徐太宇,校園一霸,拉幫結派,打架鬥毆,逃學曠課,連教官都不敢教訓。看似是一個壞壞的不良少年,實則他對朋友仗義,對兄弟重情重義,因為曾經的兄弟在他面前溺亡,他心有虧欠,從一個資優班的尖子生淪落到不良少年,這種巨大的改變,是他懲罰自己的方式,更是他對兄弟的愧疚。

徐太宇代表了少數不良少年的青春縮影。在老師眼中他不學無術,同學眼中他惹是生非,但他的青春其實是熱血沸騰的。他遇到事從不怕事,對老師的虛偽看不慣,對流浪狗充滿愛心,對死去的兄弟難以釋懷,被人誤會懶得解釋,被教導主任汙衊考試作弊,雖心有不甘,卻不願為自己辯解一句。

徐太宇有校園一霸的痞氣,更有江湖義氣的豪氣。沒有人規定青春就一定要像歐陽非凡和陶敏敏那樣,林真心和徐太宇的青春更加真實,更加豐富,更加充滿活力和熱血。

人物塑造的成功可以說是這部影片大獲成功的關鍵之一,林真心是大多數少女的代表,徐太宇是少數不良少年的代表。男女主帶動觀眾回憶起青春時的樣子、重新點燃觀眾年少時的熱血情懷。

二、象徵手法:懷舊元素和本土元素相結合,戳中人的懷舊情緒

《我的少女時代》這一招青春懷舊牌打得甚好,將懷舊元素和本土元素相結合,戳中人的懷舊情緒。

影片中出現的老式錄音機和磁帶將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在沒有智能手機,沒有微信、微博的年代,錄音機裡循環播放的一定是偶像的歌曲。

那個年代人手一本的畢業紀念冊,總是會用不同顏色的筆寫下個人信息,喜歡的人,討厭的人,還會貼上貼紙。只想讓喜歡的人,暗戀的人在畢業紀念冊上留下印記。

影片中出現劉德華、草蜢、孫耀威、MC HAMMER這些人的金曲是90年代最具有代表的。當草蜢的《失戀陣線聯盟》歌曲響起時,我們的思緒一下子回到那個年代,身體也會不由得扭動起來,想跟著音樂跳舞。

劉德華在影片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因素,真實展現了那個年代校園裡的追星風。

課桌上、文具盒裡、家裡的牆壁上一定都是偶像的貼紙、照片和海報。幻想長大後就能見偶像一面,甚至幻想嫁給偶像,給偶像偷偷寫信,買和偶像有關的一切,這些追星的可愛伎倆正是那個年代的真實現象。

除了這些懷舊元素,還有“抽鑰匙選機車”、“寄幸運信”、“福利社”這些本土元素讓臺灣觀眾也很買賬。

為符合90年代的時空,影片中學生背的書包,使用的筆、橡皮擦,甚至學校的垃圾桶這些細節導演都很用心。

三、主題呈現:美好的初戀從暗戀開始

或許,大多數人的初戀都給了校園中暗戀的男神女神,那是最懵懂,最純粹,最乾淨的情感。

很多男孩都曾像徐太宇那樣給暗戀的人寫過情書,大段大段的抄歌詞,落款是自己的筆名,然後趁沒人塞到對方的書桌裡。

也有很多女孩都曾像林真心那樣犯過花痴,在操場看著他打球,為他加油,會因為他的一個眼神而傻笑一整天;在便利店假裝和他偶遇,心臟都會停跳兩秒,看著他的背影會走不動道;為了他的安全,甘心受徐太宇脅迫,組成“失戀陣線聯盟”。這些生動的小細節雖然俗套,但卻流露出很細膩的情感。

當徐太宇和林真心看流星劃過共同許願時,兩個人的願望中都和對方有關。徐太宇被林真心的單純善良所吸引,林真心被徐太宇的重情重義和真誠所打動。

徐太宇最終出國去了美國,走之前他在醫院開刀手術,還不忘給林真心寫了一本數學大補貼,還留下一盤磁帶,向她表白:“林真心,雖然你又矮、又笨、還喜歡別的男生,即使這樣,我還是很喜歡你!”不只林真心淚流滿面,我相信,很多女性觀眾也會哭的不能自已,為徐太宇和林真心的錯過而遺憾。

好在導演是感性的,為觀眾的遺憾設定了一個美好的結局。成年後的林真心遇到偶像劉德華,還拍了合照,受邀去參加演唱會。成年後的徐太宇做到了少年時對林真心的承諾:我讓劉德華唱給你聽。他們在劉德華的演唱會門口重逢,彼此說出那一聲:“好久不見。

成年後的林真心是陳喬恩出演,宋芸樺飾演了少年時代的林真心,多少會讓人有些出戏,如果是少女時代的林真心和徐太宇相遇,說出那句“好久不見”,應該能更賺眼淚,那是欣喜的眼淚。

寫在最後:

《我的少女時代》全面真實的記錄了90年代的青春記憶,懷舊元素與本土元素相結合,吊足觀眾的胃口和心理把握。

對於暗戀的小細節,小情緒把握得非常精準,演員精湛的表演十分打動人,青春的回憶撲面而來,帶給觀眾很多感動和感嘆,那段時光真美好啊!

影片中的臺詞也讓人記憶深刻。例如徐太宇在磁帶中錄下對林真心說的話:“後來才發現,原來喜歡一個人,是不知不覺。感謝那輛車,搭住她肩的那一刻,我第一次發現,心,可以跳得那麼快。”還有林真心對徐太宇說的:“女生說沒事,就是有事;女生說沒關係,就是有關係!女生說她再也不理你的時候,就代表她真的很在乎你。”

每個人的青春記憶中總會因為一個人而閃閃發亮,追逐他的身影,喜他所喜。最後,各自變成優秀的自己,即使再無交集,仍感謝青春時光裡有那個人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