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西安有座千年清真寺,有六位皇帝下令修繕,完全的中式古建築

引言

從小喜歡學歷史,對西安這座古都充滿了感情。每每來西安總要去回民街打打牙祭,然後沿著巷子漫無目的閒逛,走著走著給外地人看的熱鬧沒有了,走進了老西安人的生活。去年就有那麼一次走著走著發現了一座清真寺。而且名字也特別有意思叫“大學習巷清真寺”。我作為漢族人,沒有宗教信仰,去過最多的宗教場所是佛教的寺廟。而伊斯蘭教和清真寺相對於像我這樣的漢族人來說始終保持著陌生和神秘。在我的印象裡清真寺就是洋蔥頭式的大圓頂建築。但顯然眼前的大學習巷清真寺不是,它從外觀上看更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古建築,融合的建築基因裡中國風要遠遠大於阿拉伯風情。

歷史

凡事都有因果,所有的這些都應該在歷史當中找答案。我就把這座清真寺的歷史找了出來。這座清真寺之所以叫大學習巷清真寺,是因為這座清真寺建在大學習巷。而學習巷的名字來源於唐朝,汾陽王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後,從甘肅涇川返歸長安,有西域各部將官等200餘人隨從班師回京,唐代宗恩准他們居住在唐皇城內禮部衙署所處坊內,學習唐朝的一切法令、制度和文化禮儀,所以這條文明交匯碰撞的巷子被稱為“學習巷”。這些西域人當中有一部分是伊斯蘭教徒,於是就在巷內建清真寺。這是大學習巷清真寺始建比較流行的說法,但是唐朝的東西早就沒了。我們現在能看得見的這座清真寺和明朝的瓜葛最深,主體建築大都是明朝所建。之所以建成以木結構為主,這麼鮮明的中國傳統四合院建築風格,跟明朝的強大以及當時嚴厲的宗教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

這座清真寺是陝西省的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資歷是相當的老,並於2013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體建築由照壁、石坊、大門、三間庭、省心閣、中院、碑亭、沐浴室,禮拜正殿等建築群組成,空間上有強烈的序列感。更難得可貴的是它是免費對外開放的。

照壁及四柱三間石坊

四柱三間石坊正面

入門處是一個四柱三間石坊,正面上方寫有“敕建陸次”四個大字,意為曾經根據皇帝的命令大規模的修建、擴建過六次。

四柱三間石坊背面及照壁

石坊的另外一面寫著“其尊無對”,“其”就是伊斯蘭教的真主安拉。意思就是安拉的尊大是獨一無二的。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路對面的照壁,當時忘了給照壁拍“單身照”,它建於康熙年間,磚雕紋飾精美。

大門

大門內清真寺牌匾

敕建清真寺牌匾

石坊後是一個綠色琉璃瓦覆頂的大門,裡面順次懸有兩方匾額,前面為“清真寺”、後面為“敕建清真寺”。前面的就是一個名字,而後面的相當於一個金字招牌。意思就是皇帝下令修建的。落款日期為大明洪武十七年,落款人是當時的兵部尚書鐵鉉。

三間庭

三間庭廂房

穿過大門有一個庭院,叫三間庭,右手邊映入眼簾的是寺內的廂房,重簷樓閣充分體現出了伊斯蘭教清真寺在中國早期的建築風格。

三間庭側門

三間庭側門

三間庭側門門樓雕刻

三間庭在兩側都開有通往中院的長方形石質門樓和圓形門洞。上方雕有阿拉伯文和各種花卉圖案。透過門框向前看就是一副框著的風景畫,這種框景體現出的是中國古典的園林造景藝術。

省(xǐng)心閣

省心閣正面

省心閣背面

回到中軸線上接著看到的建築是省(xǐng)心閣,為四角三層三重簷歇山頂建築,這個建築佈局莊嚴古雅、玲瓏絢麗。是清真寺當中功能性非常強的一個建築,在舊社會這個樓的高度是周圍街坊比較高的,每到要開始禮拜時宣禮員登上二樓進行宣禮,公告大家趕快來清真寺進行禮拜。說白了這就是現在清真寺裡都有的標誌性建築邦克樓,也就是宣禮塔。那這裡為什麼叫“省心閣”呢?這是明朝末年這裡的阿訇馬君實題的字,意在提醒每天來做五次禮拜的教眾,要用伊斯蘭教的道德規範嚴格檢查自己,反省自己。

省心閣內抱鼓石

省心閣門口的抱鼓石,雕刻有傳統文化中的上古神獸,這是中式傳統古建築當中常見的小物件。

中院

中院全景

過了省心閣就是大學習巷的中院,中院當中最有看點的就是院中立的石碑,其中過道兩側的兩方石碑建有碑亭,其它石碑或者蓋有碑樓或者直接矗立。

北面碑亭阿拉伯碑文

北面碑亭之下的一塊兒石碑碑文通體使用阿拉伯文所刻,我是真不認識寫的什麼。

碑亭藻井

南面碑亭裡的“鄭和碑”

南面碑亭裡的石碑非常有名,叫“重修清靜寺碑”,建於大明嘉靖年間,當地的坊民都叫它“鄭和碑”。我們都知道鄭和七次下西洋,但是保存下來關於鄭和航海的資料非常的有限。而這塊兒碑文卻是有真真切切記錄的,說的正是鄭和第四次航海的相關事情。其實鄭和本來和西安沒什麼關係的,當時的首都在北京,鄭和去的又是海外。但是鄭和要去的地方有相當一部分講的是阿拉伯文,信奉的是伊斯蘭教。它需要請一個精通阿拉伯文的高級顧問和翻譯。在全國找了個遍,只有當時西安大清真寺裡的阿訇哈三最為合適。於是哈三就跟隨鄭和進行了第四次航海,建立了功業。皇帝封賞之時,哈三沒有其它要求,只請求修繕大學習巷清真寺。

“敕建陸次”碑全景

“敕建陸次”碑近景

在門口的石坊上寫有“敕建陸次”,而中院當中相對應的也有一個明朝末年陝西有名的大儒馮從吾寫的敕建陸次碑。為我們講述了大學習巷清真寺的發展歷史和不同朝代六次被皇帝分別敕建的過程。

中院廂房屋簷

中院廂房屋簷

中院廂房飛簷

中院南北都有廂房,廂房之上無論是飛簷斗拱、屋簷走獸還是懸魚惹草,都帶有非常典型的中國古建築特徵。

二柱石坊

二柱坊一邊石雕象眼及護欄

二柱坊下陛石

二柱坊正面

二柱坊背景

中院的盡頭通向大殿的位置有一個二柱石坊。靠近中院的一面書四個漢字“祝延聖壽”。意思就是在禮拜寺祈禱時為皇帝祝福,許多清真寺都是假借此名而修建的。而對面寫的是一排阿拉伯文,大致的意思是“從第一天起就以敬畏為地基的那座清真寺,確實是值得你們在裡面做禮拜的”。

禮拜大殿

禮拜大殿

禮拜大殿正中阿拉伯文匾額

白崇禧“興教建國”匾額

張雲山“道冠古今”匾額

禮拜大殿前石墩

石坊之上的平臺叫月臺,月臺後面就是禮拜正殿了,禮拜正殿是平常伊斯蘭教做禮拜的地方,因為信仰的關係並不對外開放。只能在外面看一下,外面無非就是幾個匾額,“興教建國”是民國桂系軍閥白崇禧題的,“道冠古今”是陝西光復軍兵馬都督張雲山所題。還有兩塊兒非常重要的匾額一塊兒是慈禧太后題的 ,一塊兒是光緒皇帝題的,去的時候都正在修繕。

大影壁

大影壁

大影壁前抱鼓石

大影壁

大影壁細節雕刻

大影壁細節雕刻

大影壁細節雕刻

月臺兩側,各有一個大影壁,影壁之上雕刻有非常多的祥瑞圖案,以花草植物為主。再一次體現了古人的雕刻藝術,精美絕倫、精緻入微。

沐浴室

沐浴室大門上方脊飾

沐浴室磚雕門樓

沐浴室門樓雕飾

沐浴室門洞

影壁之後大殿兩側各有兩個門洞,通往後面的“沐浴室”,沐浴室作為伊斯蘭教的清潔之地同樣是不對外開放的,但門洞上面的磚雕非常值得駐足,雕刻的文字由中文和阿拉伯文相結合,體現了相互之間的融合。

寫在最後

大學習巷清真寺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承載的是伊斯蘭教東傳之後不斷髮展的信念。如今不遠處的回民街火了,而大學習巷清真寺還在堅守著信仰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