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職業:健康照護師職業分析、從業要求、工作內容、從業人員狀況

近日,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近日聯合向社會發布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

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

下面為大家介紹下健康照護師職業情況分析、從業要求、工作內容、從業人員狀況等。

新職業名稱

健康照護師

新職業定義

掌握一定的醫學護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知識和技能,主要從事家庭老人、孕產婦、嬰幼兒,住院病人,養老機構老人健康照護,區別於臨床護士和家政服務員。

與相關職業的關係

育嬰員、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健康管理師。健康照護師優化集成了以上四種職業的主要職能,是一種具備健康照護綜合能力的新職業。

所屬行業

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

職業分析

1.新職業產生背景

改革開放40年來,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正從生產型主導向服務型轉變。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就業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第一大產業,愈發細分的市場需求,不斷催生出更多生機勃勃的新興職業。與此同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13至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5%,跑贏了GDP的同期增速。富裕起來的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也推動了社會職業的增減變化和新老更替。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健康照護師這一新型職業應運而生。

當今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老齡人口數量逐年攀升,健康養老的矛盾和問題越來越突出,加之二孩政策出臺,家庭人口結構的變化,僅僅依靠家庭成員對老人、孕產婦、嬰幼兒進行照料往往力不從心,而且不夠專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健康養老、健康照護、家政服務的標準化、多樣化、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而健康照護師這一新型職業的設立恰恰滿足了以上這些現實需要。

2.新職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國民經濟的三大產業已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朝著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減員增效趨勢明顯;第三產業服務業則呈現出增員提質的趨勢,1978年-201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4.6%升至51.6%,提高了27個百分點。2017年,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1.6%。擬設立在“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大類中的“健康照護師”這一新型職業,在吸納、創造、擴大就業方面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將會日益凸顯,對提高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前,貧困人口中職業素質偏低,就業困難是影響脫貧的一個重要因素。新職業的設立,有利於把扶貧與扶智結合起來,主要面向貧困人口開展健康照護師培訓,通過職業技能的提升,使貧困人口上崗入職,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達到精準扶貧的效果。

設立健康照顧師,可以有效促進農村人口就業,提升農民收入水平,對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農村建設也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3.與新職業直接相關的技術和從業方式的發展變化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中所收錄的育嬰員、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健康管理師等四種職業,與健康照護師這種新型職業有三個方面區別:一是服務內涵不同,以上四種職業要求承擔一般的生活照料和簡單護理,與“醫療”相關知識和技能所涉及的更高層次的健康服務需求很少。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老齡化社會的推進,傳統的照料型保姆或護理員已經不能滿足照護對象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他們的需求更加趨向專業、精細。從國外情況來看,許多發達國家的養老機構都有醫養融合職業從業者,而不是簡單的主要從事生活照料的勞動者;二是從業人員缺乏系統的、有組織的培訓,整體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專業科學知識匱乏、優質服務意識較差、職業技能單一、綜合服務能力不足;三是缺乏專業化的管理,大多數從業人員,無論是專業技能學習,還是求職上崗,往往都是個體行為。由於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之間信息不對稱,既增加了從業人員尋找工作的麻煩,又為服務對象因為尋找合適的服務人員多方奔波徒增很多煩惱。健康照護師經過有組織的專業培訓,經考核合格後發給“健康照護師”證書,由公司統一錄取就業、統一上崗派遣、統一監督考核、統一薪酬待遇。

4.新職業的發展前景

雖然服務業佔GDP的總量已提升到51.6%,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18年上半年美國服務業佔GDP總量80.6%,德國佔70%,全球均值佔70%,這就說明我國包括健康照護師等第三產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健康照護師這一新型職業主要安排的是掌握一般技能從業者,就業門檻較低,就業範圍較廣,使廣大農村閒置勞動力、城鎮下崗職工經過一定培訓都可以上崗就業,在吸納、創造、擴大就業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健康照護師關係到千家萬戶老人、孕產婦、嬰幼兒的健康福祉,關係到家庭和社會的和諧安寧。同時,也有益於在全社會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提高全體人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從業要求

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愛崗敬業、盡職盡責;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細心照護;善於溝通、和諧相處。基本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特殊能力:從事高級健康照護師需具備一定的外語、計算機、汽車駕駛能力身體素質與體能:身心健康人際協作:人際關係好職業安全:具備自我安全防範意識,掌握基本的應對措施

主要工作任務

照護孕婦生活起居,指導合理用藥與運動,配置膳食,觀察護理常見症狀與併發症照護產婦生活起居,指導產後運動,配置膳食,觀察護理產婦常見問題,進行心理疏導指導母乳餵養、人工餵養,嬰幼兒輔食添加,處理常見乳房問題提供嬰幼兒睡眠、入廁、洗浴照護、撫摸按摩及時發現嬰幼兒不適、常見疾病問題及危急症狀,提供恰當護理措施定期測量及評價嬰幼兒生長髮育,進行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和社交能力訓練照護老年人飲食、清潔、睡眠、排洩等日常生活採取安全防範措施,提供老年人用藥安全及防止意外傷害對老年人常見疾病觀察,提供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協助開展急救,進行老年人急症、危重症護理及臨終護理為帶有造口及PICC置管者提供家庭照護對家庭成員進行健康管理,收集家庭成員健康信息,評估健康危害及疾病發生的風險為被照護者及家庭成員提供健康指導及中醫養生保健護理為被照護者及家庭成員提供康復運動護理制定家庭成員健康促進及非醫療性疾病管理計劃運用溝通技巧,緩解被照護者及家庭成員心理衝突為被照護者制定衣食住行管理計劃,如購物、理財、獲得信息、外出等,並制定實施照護措施

從業人員情況

全國從業人數:按照目前公開發布的數據,我國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總數4400萬,按照國際標準每3個失能老人配備一名健康照護師推算我國當前需要1400萬以上專業照護人員,但目前全國專業化照護人員不到100萬,缺口巨大。地區分佈情況:地區分佈廣泛,經濟發達地區及大城市需求量大最近一年勞動力市場供需情況:社會需求巨大,供需矛盾突出薪酬情況:5000-10000元人民幣

如有職稱晉升考試培訓、職稱晉升方面問題都可以私信免費詳詢。